父亲为父老乡亲写祭文 || 作者 武卫兵
生死是人之大伦,亦是家族中的大事,人们往往以对待生人那样,对待家族中的先辈逝者,中国文化有“天子祭天地,诸候祭社稷,士人祭祖先”的优良传统。儒家提倡孝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通过丧礼,人们延骨主,迎宾朋,设菲仪,行奠礼,追忆逝者,吊唁亡灵,寄托哀思,并以此来规范家族伦理,培育儿孙对家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仁爱之心和尽孝之道。
1987年4月桑榆之年,父亲从会宁三中退休回归泉坪故里,这里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面对熟悉的山川,耕耘过的土地,族中长老质朴敦厚的音容笑貌,人们披星戴月,勤劳耕做的身影……所有这些对父亲而言是何等的鲜活与熟悉,遂之便同父老乡亲一块儿同生活,共劳做。
泉坪村瓦瓷沟社常君占伦与父亲是孩提之交,同窗好友,对常公之患病早逝,深感悲痛。1988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日,兹值三周忌辰大典,被遗子邀至家中行礼属文,在《大德望常占伦公之墓表》中,父亲写到:“君为人忠厚,性格旷达,于国家于集体有较大贡献。解放初,为保政权,投笔从戎,荷枪实弹,历经艰难险阻,建树军功。退伍后,为解除民众疾痛之苦,背负药箱,行村走户,走遍千家万户”。文中父亲表其生平梗概及深沉的怀念之情。
1997年农历十月卅日,值泉坪村大渠下社武公世宪之孺人九周之忌辰,武公家族生育四子,其中二子均为县级干部,为国家做事。父亲在《大德望武门柴孺人之墓志》中写道:“窃闻家之隆者积其德,祖德厚者昌其裔。吾乡武门柴孺人亦如是焉……孺人公正有素,忠厚仁心,天佑吉人,不负懿行,玉树繁衍于庭前,兰孙生秀,光辉争荣于学堂。振家声,以孝悌成风,处乡里,以友爱和平为事,今观堂前,螽斯衍庆,膝下兰桂飘香,岂非孺人之仁慈所致哉!”
泉坪村蔡湾社卢门孺人,卒于公元2000年腊月二十九日,其家人与父亲是世交,次日被邀至卢府述事迹,写墓志。在《大淑德卢孺人之墓誌》中写到:“孺人虽为没文化之农妇,但思想性格大有可歌可颂之处。其思想高尚,站得高,看得远,遇到困危,意志坚强,对事能拿得起,放得下。在患病期间备受病魔侵害,使她深感剧痛,为减轻亲属之思想负担,默默忍受,从不呻吟,儿女见状,深感痛心并言,自愧不如。”
新庄塬柴梁之四姑,早年归于柴氏门户,一生勤劳,操持家务,披星戴月,历经苦辛,抚育儿孙,呕心沥血。父亲在《悼念姑母文》中写到:“哀哉吾姑!山川犹在,人事独异,入堂唤姑,杳无声息,唯见遗躯,昂然而卧,追思曩昔,心肝断裂……姑母功德,山高水长,盖棺入殓,隆礼安葬,姑母来日,安息冥乡。”
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里,父亲退休后常常利用闲瑕之余,受家属之邀,丧礼上行文追记逝者生前之经历,颂扬其品德业绩,为父老乡亲尽一点绵薄之力,激励生者。
二O二O年十月二十五日于会宁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