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军队“副官”是什么军衔?什么级别的军官才有副官

副官,一个具有历史印记的军衔。曾经在历史的史册上跃然出现过,但又在一段时间后消失了,为这个职位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军队,是如何产生这样的职位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秘这背后的故事。

作为领导者身边最亲近的人、最忠诚的拥护者。随着他们拥护的“老大”身份地位越高,自己的权位也会水涨船高。

那么,这些人在又在军队中负责什么?什么级别的军官才配有副官?又是在什么机缘下产生了副官这个职位?副官又是什么级别的军官呢?

特殊职位 时代造就

副官这一职位的雏形最早要追溯到清末新军。早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着新军营制条令的出台,每个级别都设立的很严谨的副官配备。

比如每军设“执事官一员,随同护军官办庶务;护军官一员,经理庶务,管辖制内弁目兵役。”在镇这个级别中,设置中军官、执事官各一员;协、标只设管理庶务的执事官一员;营、队则均无。

协、标及以上才能设立护军官和执事官,这两个就是副官职位的雏形,什么时候出现副官一词呢?

那就要追溯到民国了,原来的军队设置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师、旅、团、营、连”。中军官和护军官换了个称呼:副官长、执事官称呼变为:副官。由此,副官这个称谓应运而生。

那么副官和副官长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在民国副官和副官长同时处于副官处。而副官处隶属于人们习惯称呼的“八大处”之一,即参谋处、副官处、秘书处、军械处、军法处、军需处、军医处。

副官处的编织也是按照级别不同,设立的岗位不同,例如军这一级别的副官处编有上校副官处长1人,中校、少校则配备副官各3人,上尉副官4人。师级别仅设有副官长1人、副官2人。

逐次递减,到旅、团、营级别,就没有副官处长和副官长了,只配副官1-2人,负责传达、风纪、警卫、及庶务等上传下达的事项。

看到这里大家也能明白了,级别越高,配备的副官就越多。所以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所有的军官都有资格配备副官,起码团级以上军官才能配备。

而且副官在同一级别中其他军事主管相比要低3级到3级半,如团长的副官是正连级、旅长的副官是副营级、师长的副官是正营级,军长的副官是正团级,等等。

说白了,就是活儿没少干,但是地位还没上来。属于现在单位里面脏活儿累活儿都干,但受到公平待遇的那波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副官”是有时代烙印的,是在封建主义尾巴出现,逐渐在官僚主义盛行的民国愈演愈烈,是时代造就的职位。这时的副官是实实在在有编制的岗位,但后续逐渐衍生出了其他含义。

身为配角 数无实权

副官身份加持,其实多显无奈。要想知道为什么?还得先了解下后续国民政府军队改制成了什么样?其实,还是沿用北洋时期的旧制。缩减为了六个部门,分别是:参谋、副官、军械、军需、军医、军法。

由1938年订制的《陆军暂行编制纲领》设立,被习惯性地称“八大处”,副官处编制共由6个名额,包括了:

官处长为中校副1人,少校、上尉副官各1人,同时,还配备了同中尉书记2人,中尉副官3人,同准尉书记4人,同上尉书记1人,少尉司号长1人,另有一个辖16人的传达班。同时旅这个级别仍然不设立副官处。

看到这里,大家能够了解到,军队制度并没有过多的改变,副馆处依然是第二大处。

这时负责的事物很多,比如管理平时人员、马匹各名簿及人员之补充,考察各团、旅、营关于经理各事宜;掌理命令所关事物及命令传达;掌理司令处内之人事攸关事宜;掌理各项命令之勤务;维持司令处内之军纪、风纪;管理司令处内之守卫......

可谓无所不为其细,这里可以提到一个人,就是跟随张学良将军14年之久的副官谭海,张学良十分信任他,很多秘密任务都交由他来做,包括“西安事变”前期,知道自己下场不好,就和谭海分开保证其安全。

比如到了明国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团、营两级,也都依北洋陆军惯例编有副官,一般是团编有营编副官1人,副官2人。除了以前的职责外,还包括了在传达具体事宜的时候,要求必须照本规则文书处理章规定条文办理所有事项。

担任本部士兵夫之管理训练事宜。要将每天要办理的各类文件,分配专司各员办理,并给出相应的拟定办法,呈请上次决定。11.本部军官佐以下,当出现了受处罚得人,悉数其姓名、处罚科目及日数等,统统通告于有关系诸长官。

这些都是基本职责上的扩充,掌握很多核心机密,因此人选很重要。刘多奎能力突出,作为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可谓帮了他很多,敌人曾多次想要收买,但他依然忠心耿耿。

由此,可以看出副官负责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负责的事项越来越繁杂详细。它的职责与当今类比的话,就比较像如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副官处长就是办公室主任,各类副官就是办公室的人员。

看似虽然复杂,但面对的对象还依然是服务于整个军队,服务于整体。但真的如此吗?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实际上军队中,出现了很多非编制内的“副官”,往往跟着上司鞍前马后,这时的副官说白了,就是高级长官为了享受别人伺候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而设置的“随从副官”,就是“跟班儿”。

既然都叫副官,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此副官非彼副官。所谓的“随从副官”类比于当今,就相当于老总的私人秘书,可以随便设立人数,比较随意。比如彼时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将军,身边的随从副官就多达8名。

民国时期,不仅仅军、师、旅长为在军中安插亲信而私设副官,甚至连团、营长这一级别的也私自为自己设立副官,后来连长官身边的随从人员,也被称为副官。

这时的副官看似是一个风光的职位,但是与编制内的副官不同,他们并不被认可为正式军官,没办法进行正常的人事调动或升迁。更多的是活在了上司的光环中。同时也是长官的贴心部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配角。

由于不再编制,不享受实权,因此,虽无实权,但平日也是狐假虎威。

往往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位,往往背后是看不到的艰辛。

身兼数职 服务一人

现实中,那些割据一方作威作福的军阀们又不完全不受军队编制条例,于是,副官的职责除了原本负责的军事相关庶务,有了更多的无限延伸,慢慢变了味道。

于是,就出现很多想都想不到的职责,各种各样的副官,比如有专门给长官饲马、养狗、陪打牌、陪唱戏玩票的副官。

所以会出现荒唐一幕,在旧桂系陆荣廷公馆中,竟然有专门的“马排长”、“狗排长”、“金鱼排长”,甚至出现了给上司养金鱼、养狗和养马的一些所谓的副官,虽然身穿军装,佩戴军衔,但干的事情和带兵打仗没有丝毫关系。

像这样干着类似工作,就是担任副官的职位,让副官职位定义一变再变的有很多,只是换汤不换药,称呼不同而已。

比如文艺作品《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就是用“饲马副官”的身份化装的土匪。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取材,可见“饲马副官”这一官职确实是当年的实际情况映射。

副官这一差事在官员之间被很夸张地使用,在一些社交场合,副官这个称呼就像酒席上人们说的恭维话一样,身边的卫士、随从等等也以副官称之。

比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部电影《天罗地网》这一片中,卧底的公安侦察员就利用这一称呼成功混入敌后,被特务专员郭浩介绍他为自己的随从后,国民军招呼王副官去休息,这是当年军中习俗的真实反应。

总结概括来说,副官衍生为了处理长官个人杂项事务的人,身兼数职,但终其来讲,还是服务于长官一个人。只不过从工作延伸到了生活等等各个方面。

主尊副卑 昙花一现

“参谋满街走,副官多如狗。”这是民国时期特别流行的一句话。既然有饲马的养狗的副官,逐渐地,也有了专门伺候少爷小姐姨太太的副官。

这个现象在1936年出版的《张宗昌祸鲁记》中有所描述,张宗昌那些数不清的姨太太们,“均有副官一人,护兵二人,汽车一辆,其余奴仆厨役无数。”这生动的描写就是当年副官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副官这一差事的窘相。

副官的地位是卑贱的,也是低人一等的存在的。比如,张学良用了自己的讲武堂同学徐承业做了副官,挂着中校肩章,却干着打麻将都得在外面候着准备送钱的事儿。

那时的旧军队,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随着官僚作风的盛行,本不该配备副官的职位都为了排面私自配备了副官,跟在身边提包儿打伞,耀武扬威。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团长、营长也都配备了。

本来参照编制,他们是不能配有副官的,但实际情况是,编制并不影响他们配有副官,贪图享受。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因此而丧命。比如1950年被捕牺牲的吴石将军,当时任台湾国民党军国防部次长,他的两名随从副王正均和官聂曦,就需要追随上次的脚步,在吴石将军英勇就义后,两位也追随而去。

彼时长官身边的随从副官,和当今老板身边的生活秘书是一样的,负责长官的接待、安排、生活起居、警卫、传达等很多杂项事务

在长官和副官的身份上充分体现了封建主义残存和官僚主义真实写照。因此,在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后,基本就不再沿用了。

选对道路 光明前途

虽说如此,好像副官最终的命运和事业都不尽人意,但也不能以一概之。选对了道路,都能重获新的生机。比如,张学良将军的副官比较多,有名有姓的都有十几位,但在众多的副官当中,有几位副官不仅仅站在上司的光环下,更有了独树一帜的光辉。

吕正操将军陪伴了少帅6年之久,1923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就担任张学良的副官,最后为晋升东北军116师16旅参谋处长。西安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在国内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于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万毅将军1926年开始担任张学良少尉副官。受到了共产党革命理想的吸引,于“九一八事变”后任海陆空副总司令。在1938年秘密加入革命队伍。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们能够终有一番事业,就是因为他们不仅仅自身足够优秀,更重要的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谢方将军被送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后。于1930年学成回国。担任了天津保安总队队长,他坚决地反击了日本的炮击。且在后续的徐州、台儿庄以及抗日战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产党取得胜利后,他已经是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且兼任参谋处处长。抗美援朝,长期担任志愿军司令部参谋长,连一向严苛的彭老总都对他赞不绝口,人送外号“小诸葛”。1955年,谢方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被誉为开国第一少将。

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足以正面谢方能力是多么强,在当年的评选办公室中,彭老总得知谢方只评了少将,颇为激动,拍着桌子大喊:“解方是少将,我撑死中将”。足以见得,谢方是多么的受到认可以及肯定。

除了在军人职业上的发展,还有一个人箭头偏锋,但是也赢得了自我的精彩绽放。这个人就是何世礼,他非常懂得会处理人情世故,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在1930年成为张学良的副官后,很快就步步高升。

直到1959年,何世礼退役后,来到香港开始进行经商。而后经过多年努力,成为了香港的首富。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可见,每个人的发展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得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副官在一代副官既是时代需求的产物,也终将由于社会的进步文明而被淘汰。

下次,如果再和朋友聊到副官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要先理清它本身的两重含义,不仅是我们印象中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各级长官身边的那些个跑腿、跟班,同事,也指的是编制内负责部分日常勤务的政务工作人员。

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会因为每个人的眼光、格局、审时度势的前瞻性,最终获得不一样的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