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故事3:将预期的难度和时间扩大一倍
“你的计划怎么延迟了?本来应该是周三完成的任务,怎么到现在还没完成?”
“你计划一个小时做完这份数学卷子的,为什么磨磨蹭蹭快两小时了还没做完?”
“我去,野外烧烤的木炭怎么就这么难点着?网上教学视频好像一分钟不到就点着了,我搞了半小时还搞不定,怎么回事?”
“地球已经自转十次了,你的总结还没写出来?”
这样的语言和语气,是否很熟悉?
在做工作或者学习计划时,我们总是过于乐观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降低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难度,最后要么在截至时间点前匆匆忙忙完成任务,要么延迟提交任务,结果都是被骂一顿。
为什么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一方面是我们都是以往成功经验堆砌起来的雪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充满自信的基础,也是过度乐观的源头,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犯这个错误。
另一方面,将最低成本当成平均成本。即我们一旦遇到问题,首先想的是“最快解决的成本、难度”是什么,然后以这个成本作为估算和规划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喜欢将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估算标准,例如某买洗化产品的公司在3年内上市了,很多创业的人就以此为基准规划自己的业务发展阶段。
说白了,每个人都希望用最小成本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所以做出的计划就显得过于乐观,需要具备很多最优条件下才能执行到位。
每个人都容易高估自己
一个故事
某次我们做一个展会,需要现场安装设备,需要向供应链申请借货。我刚开始的时候没太在意这个,因为以前我借货的时候,只要两周就能到货了。
展会开始前一个月,某次领导问我:“借货的进度咋样了?”
我特别自信地说:“没问题,两周就能到货。”
但是下班前我还是发了封邮件给供应链接口人,他很快回复了:“因为xxx物料缺货,你要的设备中有三款要一个半月才能发货。”
我一听就急炸了,一个月后展会就开始了。赶紧到处协调,最后将某个实验室中的测试设备借过来应急一下,这才匆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事情预计只要几个小时就能解决的,最后花费了两天才搞定。
如果我不是下班前问一下进度,这件事可能就由重要任务变为紧急任务,而且很可能危及到展会的正常开展。过度的乐观和以往的成功经验变成了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最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它。
不要将重要的事情变为紧急的事情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将预期中的成本、难度、时间等因素增加一倍
在最终的效果上,我们都希望能够能用最短的时间输出最好的成绩,所以会倾向于设定一个很乐观的成本和难度。
将自己的乐观因素狠狠向下压一下,将估计的工作难度(主要是成本和时间)扩大一倍,这样才有可能解决掉。
打天津时,刘亚楼将军乐观估计30小时就能拿下,但是在汇报时还是用了“3天”这个时间,当然,最后用了29小时拿下来。
这既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也能通过对比凸显出最后成果的可贵,所以将困难预估得困难一些,对工作、对自己、对团队成员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也能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
换个视角:从全局角度管理预期,解决与他人的边界预期
每个人制定自己的任务时,都不可避免地从自己的立场来预设结果,就是“我的做完了就完事了”。
装修时特别容易遇到这种问题,做油漆的师傅往往只负责墙面部分的油漆,如果有衣柜挡住了墙,有些责任意识不强的油漆师傅就不管了,因为衣柜挡住了墙,所以“那部分我就管不着了”。
这就需要有个人从全局角度来统一规划和安排任务进度,让每个执行者预期中的任务边界都是服务于整体的,而不是各搞各的,避免最后还要做一定的返工。
也可以使用约定好的边界标准,例如你给下游的同事输出什么样标准的任务,上游同事应该输出什么标准的任务给你,这样就可以减少双方的冲突。一句话就是界定双方的预期结果,不用在这种事情上再扯皮。
在很多大厂,一个任务需要多个环节来完成,这种边界预期的约定和管理就尤为重要。
全局视角解决合作边界的问题
一句话总结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会准确估计工作量的人更靠谱。
将你最乐观估计的难度和时间增加一倍,可以有效保证你的工作输出质量和效果。
(请关注镭师兄,华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