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随风而至。
《诗经》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山上有桑,水中有荷。
荷花的历史可比两千五百年的《诗经》悠远太多了。
人类出现以前,那时还是恐龙和蕨类植物的世界。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其顽强的被子植物能生存,荷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始人类出现后,凭着对食物的生存冲动,发现了野荷的莲子和莲藕是甘甜的美食。于是,荷花就成了人类生存的象征,弥足珍贵。
历次考古中,发现了很多千年荷叶与花粉化石,还有炭化的莲子遗存。
古老的荷花文化从食物开始了。
三年前,在圆明园遗址考古中,又发现了数十枚百岁古莲子。用它们播种,还成功开出了荷花。
历经千百年依然保有活力,莲子种子的结构功不可没。
表皮那层厚且致密的组织,使种子在内部不易受腐。长埋地下,温度恒定,莲子于是长期休眠,一旦条件成熟,仍能萌芽开花。
《本草纲目》中解释,因为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荷花。
荷花(Lotus),又名莲花,睡莲科莲属植物。
莲属植物只有两个原生种,一个是中国莲,花色众多,但唯独没有黄色。再一个是美国莲,只有黄色。
左边是中国莲,右边是美国莲
西周时期,荷花从野生状态走进了人工栽培。
它的优雅风姿也渐渐开始深入精神世界,人们为它起了很多名字:菡萏、水芙蓉、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静客……
这些名字有表示不同状态的,比如,荷花的花苞叫“菡萏”,盛花者则称“芙蓉”。有点明它的生境的,如水芝、水华。有表达意境的,如君子花、静客。
对它的钟爱可见一斑。
作为观赏植物,到了魏晋,培育出了重瓣荷花。在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并蒂荷花。
据说,在十几万朵荷花中才会出现一枝并蒂莲。豆豆的运气很好,拍到了这朵并蒂莲。
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农历六月间的花神,当下正是赏荷的大好良机。
南朝的乐府民歌《西洲曲》唱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可见荷花生在花梗顶端,是高高托于水面之上的。
这也是它和睡莲(下图)浮于水面最直观的区别,关于鉴别两者,参看:你好,睡莲,我的女神!
睡莲
荷花品种极多,有单瓣、复瓣、重瓣,至而重台等花型,都云锦可观。
荷花的雄蕊极多,重瓣、重台大都是雄蕊瓣化的结果。雌蕊离生,藏在花心中那个像蜂窝的花托里。花托未来就叫“莲蓬”,每一个小洞里面就是莲子。
再来看荷叶。
关于荷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雨中,洒落在荷叶上的雨滴会形成水珠,滚来滚去,迟迟不散,荷叶像是披了一层防水涂布似的。
这是因为荷叶表面布满无数个表皮细胞组成的突起,水会自动形成水珠而不散去。叶面上的那层蜡质晶体,让水珠不往下渗入。水珠滚动,就会把落在叶面上的灰尘污泥带走了。
这就是荷叶的自洁效应,也太神奇了,不愧出污泥不染之名。
不媚不俗,清浅安详的莲花在佛教文化中举足轻重。
从释迦佛出生时的步步生莲,到供佛的鲜花和佛像的莲花座,再到装饰佛教寺庙、壁画和日常器物的莲瓣纹……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花的味道就是如此,淡雅幽远,却久久不散,尤其是当你和它独处之时。
和畅的惠风起,荷香随之而至。香远益清,如君子之风。
小提示:阳光做了个尝试,把本文朗读了一下,希望得到各位的鼓励啊。用声音来听荷花吧。
(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