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芳:毋、夫冠首的古族人名古意

作者:李锦芳

李锦芳,男,1963年生于广西田林,壮族。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4-2019)。研究领域:壮侗语族语言、南亚语言、南方民族语言与文化、濒危语言保护研究、民族文字、民族语文应用研究 、地名学。

借鉴李锦芳教授的研究,古代人名毋句、毋盐、毋将、胡毋、毋丘、毋波、毋寡、毋边(西南母家称母边),地名毋乡、毋敛、毋单、毋棳等里的毋字,并不是否定词,本义很可能是“王、首领”的意思。

百越的活动时间大致为春秋至两汉,其支系较多,春秋时有句吴、于越,秦汉时有东匝、闽 越、南越、西匝、骆越、滇越、越裳等。汉代西南夷中的夜郎、且兰、句町(鉤町)、漏卧也是百越支系,至少其主体属百越。百越语言与华夏语言大相径庭。若从汉语出发,文献所载诸多百越族名、国名、地名、人名甚难理解,甚至引起望文生义。历代学者多以百越地名、人名、族名中常见的冠首字于、余、毋、夫等当作无意义的“语发声”,恐属穿凿附会之说。东西部百越的族称、地名有不少共同之处,东有东瓯,西有西瓯。东西部地名同为齐头式(通名在前),冠首字皆以姑、句(苟)、无(毋)夫、朱、都等为常。 例如春秋吴越及两汉东南沿海会稽等郡有姑苏(姑胥)、姑蔑、句无、句章、无盐(毋盐)、无锡、夫椒、夫夷、朱方、朱室、朱虚、都阳、都平等,西部的南越、瓯骆、滇越、夜郎之地(西汉南海、苍吾、合浦、交趾、牂牁等郡)有姑复、姑缯、苟漏、无功、无阳、毋单、毋敛、朱提、朱崖、都梦、都梁等。东西越族名、地名相通,说明二者语言近似。现代侗台语诸民族主要来源于西瓯、骆越、南越、滇越及夜郎等西越支系,西越与东越语言相似,所以侗台语言也应与东越语言有亲缘关系。古籍文献记载了东越的一些语言,其中一部分可用侗台语言材料解读,如吴越语“野地”称“莱”、“河滩”称“獭”、“盐官”称“朱余”、“大舟”称“艅偟” (见《国语·吴语》)等 , 都与侗台语相通,语法特点也相符(修饰成分后置)。历代文献记录了不少百越人名,它们多与同时期的华夏人名不同,具有自身特色。

无(毋)、夫冠首的人名。百越人名中的这类冠首字是“王、首领 ”之意,由于是音译字,所以不太稳定,有时也写作近音的“孚、不、颇”。于越王或首领(于越自无壬称王,无壬之前的无余当为部落首领)有无余(后世又称之武夷君)、无壬、无译、夫谭、不寿、孚错枝、无余之、无颛、无强,句吴王或首领(吴自寿梦称王)有颇高、夫概、夫差,出土青铜器上有“吴王孙无土” , 闽越有王无诸,句町有王毋波。古无、毋同。无、夫、不、孚、颇上古音mĭwa、pĭwa、pĭwə、phĭəu、phua(拟音据王力,下同)、与侗台语父亲、祖父二词音近。目前侗台语言主要 借用汉语“皇、皇帝、王”及巴利语“国王”(德宏傣语ma、mahalatsa)来表达“国王”这一概念 , 而用本民族语“父亲”、“祖父”二词表示“首领 ”、“头目”、 “尊长者”。另外在侗台语民族的神话、民间传说中,不少神、部落首领也用“ 祖父 ”一词称呼。从民族学、历史学的观点看,部落由具有同一血缘的氏族组成,而氏族又是由同一 血缘的亲族发展而成的,同此亲族之头领“父”或“祖父”便有可能发展成为氏族首领、部落酋长,随之“父、祖父便具有“首领、国王”的意义。汉代时西越也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夜郎、 句町、南越等奴隶制国家。春秋时期百越始建立国家,他们很有可能沿用部落时代酋长的称号来称呼国家首脑。史籍中这类百越首领名称的冠首字常可省略,因此它们可能是王号,而不是首领人物本名。如《吴越春秋》言:“……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无壬。壬生无曎,曎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曎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常立,当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无常即允常。史籍中孚错枝也称错枝。上述百越首领名冠首字当即“王、首领”之意,无壬、夫谭、不寿、无余之、夫差等意即壬王、谭王、寿王、余之王、差王。 我们还注意到史籍中身份不是国王或部落首领的百越人物当中很少发现有无、夫之名,于越灭国后的三代首领侯(之侯)、尊、亲之名也不带这些冠首字。另外这些百越王的兄弟或没继承王位 的儿子名字中也没有这类冠首字。 例如吴王夫差兄名波、子名友。这些材料或可作为无、毋、夫等冠首字为“王 ”意之旁证。很早以前,法国东方学家保尔· 伯列特(Paul Pelliot)及我国学者罗香林先生就推测百越首领名冠首字“无”为“王”意。

摘编自李锦芳:《百越族系人名释要》,《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第94—100页。

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内外毋氏年轻人,彼此感到了家族姓氏的孤单与家族历史文化记忆的迅速失落,正通过QQ群、微信群串联在一起。历史文化记忆迅速消亡,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迅猛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这个在所有姓氏中均存在。但我们目前是小姓,全国仅有十万人左右,没有足够多的历史文化记忆可供挥霍,如果不有意识地加以收集、整理、保护,中华毋氏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将大部湮灭。鉴于这种情况,大家决心彼此串联,汇编一本能够整合中华毋氏历史文化记忆的书。目前我们已经建立毋氏宗亲会微信公众号,毋氏全球联谊微信群,提供您的微信号可以把您拉进来。

《中华毋氏文化辞典(暂定名)》是一部完整保存中华毋氏家族文化记忆的工具书。信息空间范围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世界其他地方。本书收录全国的毋氏聚居地、零散分布地,毋氏家谱文献,毋氏杰出人物,与毋氏有关的地名,与毋氏有关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诗歌文艺作品,与毋氏有关的其他信息,男女不限。详情参见微信公众号“毋氏宗亲会”里“中华毋氏文化辞典(暂定名)编辑凡例(征求意见草案)”。特此征集毋氏家族文献,家谱、家史、碑刻墓志,毋氏家族聚居或散居信息,毋氏家族个体成员信息,欢迎大家积极提供!

目前编辑委员会还没成立,具体事宜暂由本姓兄弟、任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毋有江老师代劳,电子邮箱:wuyoujiang@whu.edu.cn,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毋有江 邮编:430072,电话13476098679(因本人有公务在身,联系请发短信)。

点击右上角选择关注毋氏宗亲会。点击毋氏宗亲会“查看历史消息”观看往期内容。毋氏家族成员发消息留言告知本人微信号或电话,加您入毋氏全球联谊微信群。

征集毋氏家谱、家史,家信,有关毋氏家族和个人回忆,征集毋氏家族群居或散居信息,男女不限。关注微信公众号毋氏宗亲会,在历史消息里查看中华毋氏文化辞典编修情况。

呵护中华家族珍贵文献,传承毋氏历史文化记忆,请关注“毋氏宗亲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