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场主人叶海滨 | 霸气的马头岩配上霸气的铁罗汉居然是花香!
说起叶海滨基本算是Y老师一年一度的仪式感,好像哪个年份的内容里没有了他,当年的数据库好像就有缺陷。也正因为我们形成每年固定几次的拜访,和叶海滨的沟通也达成了莫名其妙的默契。
比如每年我们都有王威王喝,比如每年喝不懂的品种他都恰好可以给我们解惑,再比如我们一起从来只聊正事,聊完正事立马走人,绝不喝酒。
不要问为什么,真正的钢铁友谊从来都是只灌天价茶,绝不迷恋酒局。
▲山场主人叶海滨
往期关联链接:
1.
能把品种做出品种味的工艺才是好工艺
迷恋叶海滨的茶,从王威王、茗角、刁茗这些流量担当开始,再到八号单株、九号单株这样的培育品种,甚至还有公的金骏眉夷眉这种玩家之物,铁罗汉这样的传统名丛,基本上也就是他产品系列里的基本功。
但这基本功恰恰正是最难得可贵的部分。
我们在聊名丛推广难度大的时候,除了很多名丛自己本身的特点不够突出之外,制茶师傅对于这个名丛的工艺数据也是极其有限的。
一年可能一桶青叶都不到,没有做好就要再等一年,而且因为本身数据极少,对于做到位的名丛和没有做到位的名丛之间的标准也毫无概念。
久而久之,在制茶师傅的手里名丛就变成了一个班级里拉低平均分的差生,来不及重点培养就在规则里淘汰,能做出品种味的品种实在是难能可贵。
但就在叶海滨这里,基本算是我们做名丛专题系列寻找什么品种究竟有什么特殊气味的数据库。
比如像马头组成员必备的名丛白牡丹,这是一款武夷山当地土生土长的群体种,母树就在悟源涧上的水洞头。叶海滨家的白牡丹就是第一批从母树族群里扦插出来的名丛。
可是这个名丛Y老师我在喝了一圈之后完全不明白它的品种特征是什么,即便喝过母树也因为树龄太高,老树味替代了品种本身的味道,唯独在叶海滨的白牡丹里,喝到了白牡丹品种本身自带的清凉薄荷味。
叶海滨告诉我们,“名丛这个东西除了工艺制作外,能不能出品种味还跟管理和采摘有关,像白牡丹这样的品种就不能按照正常开面的采摘,要正常开面后再老两天,不然叶面太薄、叶脉又粗,走水太快容易变得很干,这样就不容易保留滋味。“
“像铁罗汉这样的品种就是叶面比较厚,也就是我们说的角质层厚,所以下手做青的时候就会重一些,采摘的时候也会比正常开面稍微提前一天,这样它的香气滋味会清晰很多。”
▲马头岩和岗铁罗汉
虽然Y老师不会做茶,可是每次从他这边学到的一些小技巧好像都可以变成在跟别人聊茶时候的干货谈资。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每年制茶季叶海滨的厂里就像一个培训机构,所有的年轻人都在那观摩学习,用江湖流传的语法表达就是,“我们不配跟把一芽一叶做成王威王的人谈工艺!”
2.
铁罗汉的山场在马头岩和岗
对于叶海滨来说,品种既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的无奈,无奈有一个比他更爱品种的亲爹。
叶海滨的父亲叶天宝是村里、乃至业界出了名的“品种控”,因为当年流行大红袍拼配,讲究喝不出具体哪个品种的综合度技艺,为了较量品种资源,叶师傅种植了大量的品种,越是冷门的名丛山场位置越好,其中就包含了叶师傅自己将奇种培育的两棵单株,8号和9号。
▲ 天宝岩茶厂里最多的时候有28个名丛和品种,这几年的肉桂大潮陆陆续续也改种了不少
叶海滨曾经和我们说,他们家最多的时候种有28个品种,这几年陆陆续续改种了一些,但是有一些量的品种也还有近二十个,这些品种都种在和岗。
加上这次,应该算是我们第三次跟他前往马头和岗这个山场了,虽然第三次的和岗之行我们在一周时间里就邀约了三次。
第一次约在早上8点,就在我用了三个闹钟挣扎着从床上滚下来的时候,叶海滨一个电话打来告诉我们,马头现在下大雨,今天的爬山计划取消。此刻我就住在距离马头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三姑度假区。
▲ 半山瑟瑟半山晴的马头岩
虽然武夷山这样半山瑟瑟半山晴的景象我见了许多次,但是大多数是在夏天,秋天还有这样的天气却是第一次碰上。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武夷山这个地方小气候的真实存在。
马头就是这样的小气候、小环境的集中体现。
马头岩的山场范围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龙窠)的万丈山场,涉及了四十多户的山场主,我们做了两期集萃,14户人家,可是经常来马头还像走迷宫一样分不清东南西北。
马头这个大山场不像牛栏坑或者慧苑坑不管你去哪儿大概都是往同一个路口进去,去马头的路四通八达,可以说条条小路通马头,无论从大红袍的停车场上去还是兰汤的后山,只要你不怕爬多走几步,总能走到马头,再加上超高的颜值,因此马头也成为武夷山野导们最著名的免票景点。
以至于现在景区在马头岩通往悟源涧和天游峰的路口设了一个检票卡口。
路口多只是马头丰富的风貌之一,而对岩茶滋味影响的重大的土壤在马头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比如桃树窠一带是大颗粒的风化岩土壤,而开山坪、云峰一带是比较深厚的黄壤,离的不远的三花峰脚下又是细细的灰色砂砾壤,和岗一带则是混合了风化岩的土壤。
▲第一张:桃树窠附近砂砾岩 第二张:悟源涧土壤 第三张:马头和岗土壤
影响香气的日照条件在马头也是各有不同,既有全日照的岗顶山场,也有半阴半阳的坑涧山场。如此丰富的地貌对于制茶师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更何况还要加上“品种”这个变量。
和岗听上去海拔不高,爬起来却是要了半条命的地方,我们从景区公路边的小路开始爬山,这边的山路是直达叶海滨和岗的山场,不用绕路,路程近了,但是山却更高也更陡。
叶海滨说,这条路前几年更加难走,这还是前几年他组织几户人家一起拓宽了,才好走了一些。
▲通往和岗的路
从路边一口气爬升200米,期间穿过一块巨大的裸露岩石,对面就是三姑度假区的双利街。再往上穿过一条茂密的林间小路,叶海滨的和岗山场就在眼前。
▲铁罗汉山场
和岗位于马头区块的最东边,海拔近400米,从和岗的山头可以俯瞰远处的马头岩。
可和岗又不是完全日常充足的岩堡地貌,在和岗的山坡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坑窝,叶海滨家的品种基地就分布期间,会根据品种的不同需求把他们种在日照充足的岗顶,或者相对遮阴的岩凹里。
▲和岗顶肉桂山场
早些年,铁罗汉在叶海滨家里还算是主流品种,这片铁罗汉树龄也都在40年左右,无论是岗顶还是坑窝里都种着不少的面积,这几年也陆陆续续改种了一些肉桂,但是品种基本都还留着。
▲马头最早的一片矮脚乌龙
比如有一款本土名丛金观音,虽然改种了,但是还留下一行做种,多年采访的默契在于他有一套完全堵住我们无限好奇心继续驱动的热情,“这是金观音,是武夷山当地名丛,就这么一行了,你们赶紧拍一下,今年的都已经没有了。”
▲本地金观音
一句话over。
3.
马头岩和岗的铁罗汉究竟是什么味?
虽然这一期铁罗汉集萃的意义我们一直强调品种的稀缺,凑齐七户很难,各家铁罗汉数量也都算多,可说到叶海滨家的铁罗汉,可以说几乎是从他已经卖出去的客户手里给拦截回来的,不然大家就要错过这款风味独特的铁罗汉。
为什么说是独特呢?就是因为这款铁罗汉保留了原生奇种的滋味。
其实奇种的滋味很容易找到,但是要把它形容出来分享给大家特别困难。它像是某种特定环境里出来特殊性状的能量,比如一碗热腾腾的豆浆放置一会后,豆浆上会形成一层豆脂膜,法式蒸蛋里浮在上层的那一圈焦糖味的蛋乳。
这些同样物质不同温度下剥离出的上下两层滋味的区别,就像奇种和一般被驯服后的品种滋味的区别,有过滤后的味道,和难以收敛的味道。
这款铁罗汉奇种就是带着野蛮生长出的绽放花香。
这种花香的绽放不是小白花类那种充满求生欲的表演,而是似兰花的若隐若现、似牡丹的高贵大气,从容且不动声色的融合在每一道汤水中。
第三水开始,略微有些许暗色药味的广藿香裹着香草的甜,没有谁多谁少的比例,就是恰好好处的在你口腔中感受到他们的和谐,四五水之后,依然是花香调的老树味继续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