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油画:以意取象,探求空灵、诗性审美,以情赋彩,强化色彩意境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象”,原本指物象自然的物理形态,也包含着对时空、万物的抽象认识。而“意”更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才情与修养。意不注重所描绘的对象本身,而注重绘画者自我的内心情感,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自己的油画表达方式,形成自己在中国文化精神构建下的独特绘画语言。这里所说的“人”的概念也并非自然人,而是一种文化人,是由某种文化所塑造的审美形象。艺术与人、作品所述说的思想保持一致,达到艺术的整一性。意象进入个人世界,思路变得无限宽广,它是时间和空间、理性和感性的无限延伸。 #文化#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一、以意取象,探求空灵、诗性的审美意味

中国传统美学经常谈到一种艺术的认识方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以自然为师,而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内心与自然景象的交流、融合中所获得的结果,获取其中真意。以意取象,通过强调审美主体的才能与修养,构建由意所规定的象之品性。写意本身是个性的、主动的,这就超越了具体的形象概念。笔者常年以女性作为创作题材,最初表达的是真实、唯美、写实的描绘,但感觉这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写照。作品创作除了阐释女性美的那层表面美感外,还应遵从内心的情怀,弱化形象本身,强调一种主观的感觉。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女性的美是多元的,是有遐想空间的,只有虚化形象本身的描绘,在朦胧、模糊中萌生新意,才能更好地传递女性美和诗意情怀。笔者近期的作品《悦影》的表达主题就是喜悦,是对美好情怀或事物的一种描绘。主体人物造型弱化细节,嫁接具象和抽象,画面的描绘更注重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状态和意境。画面有些地方看似不完整、不确定,加入有意、无意的穿插,但在不完整中产生意的连接和阐释,使女性的美演绎出许多的可能性,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拓展。笔者在作品创作中的表现和思考,对女性人物意象的塑造有了新的认知。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二、以情赋彩,强化色彩表达的语言意境

色彩在绘画中是画面构建的重要语言和元素,色彩比形状、线条更能影响人的情绪。南朝谢赫就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的“六法”,其中的“随类赋彩”就远远超过视觉色彩范围。色彩不是简单解释物象的固有色,大千世界,万物各归其类。“类”包含了物体的物理属性分类,还包括人类情感分类,这使中国画的色彩获得了无比的灵活和自由性。赋情、赋意是“随类赋彩”的最终目的。“现代艺术是对写实再现(或者叙事再现)的再现,也就是对再现的再认识和概括,因此也就再现了自然本质。”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在创作中主观强化色彩运用是笔者对自然的再现方式,也是对意象呈现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依据物体的固有色彩来处理画面,而是根据所表达的人物情感和意境展现色彩,夸张色彩对比;在造型上淡化描述性,为色彩表现的夸张化、平面化、单纯化展示提供了保证。从叙述中解放出来的色彩更加自由,色彩语言意境更加丰富。笔者的作品《夏日馨香》整体造型弱化体积,背景以有规则的大块暗色调渲染人物,人物的脸、头部的用色采用模糊的形式展现出来,画面的三分之一用来渲染具有夸张色彩的人物衣着,衣服的天蓝色与背景的褐色、紫灰、蓝紫等,在对比中展现出夏日阳光下的味道。通过情感引导色彩,为色彩注入了灵魂,使之充满鲜活的生命,突出了思想内涵。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三、在偶发与必然中,构建油画语言的空间意境

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特点。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指出:“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境界。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西方油画以实见长,笔触厚重,物象结实,构图丰满;而东方绘画讲究虚,追求意境。社会的发展使不同文化交流互通。通过长时间的作画,笔者在油画材料(媒介剂)的运用中找到化实为虚的方法。通过松节油的流淌偶发,巧妙利用偶发或保留偶发,在不经意挥笔的抒写中,连带笔触与色块形成了一定薄厚对比的肌理美感。在保留传统西方油画语言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立足自身、反观自身,树立个体立场。通过对这种偶发因素的对比、强化,产生出强烈或微弱、明快或暗沉的效果,将中国画的书写性融入油画创作中,敞开自我意识,从而阐释出别样的意味。
杨飞云油画作品欣赏
笔者在创作中以中国传统美学观念表现现实,这是中国独特文化对艺术家的影响。领会意象精神,以境界提升人格,以修持养成品性,在自我审视、思考中,实现作者与作品、心境的高度契合。创作者要坚持自我完善,承担文化责任,传承文化精神,构建绘画的当代性,探索意象油画的创新发展。作者:关永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