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也不会写作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作为读者的代理人,记者是读者派到现场去的眼睛。因此,如实地讲好一个故事,当记者的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
首先,讲故事的记者是诚实的,他的感情是真实流露,他的态度受到事实和结果的支配,而从来不会用自己的态度去支配事实和结果。
所以,记者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律师”。因为“律师”的工作就是让人们相信他们对于是非的判断,他们注重的是观点。所以讲好故事,才成了每一位记者的责任。
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一书中,作者威廉·E.布隆代尔给出了自己关于写作的思考与践行。作为《华尔街日报》 的资深头版撰稿人,曾获奖无数的他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平时构思一篇文章的步骤和方法。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让写出来的文章就像在讲故事一样和人亲切地交谈是每一个文字创作者都应该学习和践行的。
把你写出来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给一个外行人听,如果对方能听懂,那么你写的东西就能够有很大的普及性,发挥的价值将变得更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获得的经验给需要的更多人,信息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产生价值。以下是威廉·E.布隆代尔自己的思考与总结。
在非人物特写时,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历史:凡是发生在此刻之前的事,都可称之为历史,此刻发生的事,也许很大程度上都与过去的某种行为有关。同样的,未来发生的事,很多时候也将与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
A,事件是否牵扯过去?
B,过去的继续,怎样继续?
C,能否使用潜在故事?
2,范围:故事里的中心事件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强?变数有多少?
A,地理范围?
B,定量因素?
C,多样性/强度因素?
3,原因--导致事件现在发生的因素。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政治/法律因素?
D,心理因素:自我意识,复仇意识和愿望满足等。这是很多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4,影响--事件导致的结果。
A,带来的好处,范围多大?
B,受到的伤害,范围多大?
C,获益者或受害者的感受?
5,作用一一反作用的的形成及其行动。
A,谁会对发生的一切抱怨最多?
B,有哪些实际的努力在弥补?
C,这种努力的结果如何?
6,未来--如果中心事件不受干扰, 会发生什么?(对比中产生冲突)
A,关于中心事件的未来研究和预测结果?
B,当事人和观察者如何看待?
C,我能展现未来的可能情况吗?
以上是六个问题,我们可以简称为“6Why提问法”。培养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不断地去寻根溯源,发现事件的真相。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6Why提问法”去省察我们的遇到的事或人,以及分析我们自己的内心,发现真实需求。
以上是非人物的特写,下面就是关于人物的特写报道。同样是运用“6Why提问法”,不过具体有些调整,先来看看。
1,历史--我的写作对象的过去对今天的现状有什么影响?
2,性质:一个人的品性,职业。
A,我的写作对象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性质值得报道(个性、职业、其他)
·对象有哪些行为举动可以反映这些性质?用事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其命运和生活?
B,写作对象有哪些典型性 (与同类人有多少类似性?)
·共同特征有哪些?
·有哪些同样的经历?
3,价值和标准。
A,写作对象最相信什么?这种信念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有何影响?
B,与同类人的信念是否相同?有哪些 同/不同之处,程度怎么样?
C,这些价值观和标准都是从哪里产生的?
4,影响。事情的发生,总会对身边的人事物产生一些影响,思考一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A,写作对象对周围环境、人有何影响?是什么?正/负面?程度如何?
B,写作对象如何受到环境、人的影响?是什么?正/负面?程度如何?
5,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重点)。
A,其他人对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有怎样的反应?用行动告诉读者。
B,写作对象又是如何回应环境、人对自己的影响?同样,诉诸行动?
6,未来(自我,他人理论分析)
A,我的写作对象认为他的未来怎么样?
B,其他人对于这一点的看法?
从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开始写作之前,通过这样层层思考,“观察者”能更好地把观察到的结果和事实呈现给读者,不断地追根溯源,让读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清晰的了解与判断,从而读者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地,在看待一件发生的事时,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询问,从而更加明白其代表的含义以及将给我们带来的是益处还是伤害。也可以用到日常的学习中,例如我们每天都在见到的“幸存者偏差”效应。
我们会问:幸存者偏差是什么?
what:它是如何定义的?
why:它是如何形成的?
how:它是如何应用的?
我们看到的那些人都是特意选出来的,那背后那么多和我们一样没有被大众看见的人去哪儿了呢?
所以,一旦明白了这点,我们看到那些优秀乃至于卓越的人后,我们可以给他们祝福和开心,而完全没有必要对自己自怨自弃,嫌弃自己。
处理问题时,用小学老师常告诉我们的,“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