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梦与金瓶梅,探究古代寡妇的生存之道,以及各自的育儿经

  题:细品红楼梦与金瓶梅,探究古代寡妇的生存之道,以及各自的育儿经!

  文/姜子说书

  自古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偏生古代寡妇多,比如《红楼梦》里的两个老祖宗,贾母和薛姨妈,都是寡妇。

  赖嬷嬷、刘姥姥、尤老娘、夏寡妇、金寡妇、李纨、李婶、袭人之母、贾菌之母、贾芹之母、贾芸之母、金荣之母诸如此类,都是《红楼梦》里的寡妇,丈夫早早就死了。

  《金瓶梅》故事里,潘妈妈、王婆、林太太、吴月娘、庞春梅、孟玉楼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当过寡妇。

  众所周知,古代的女人,多半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即便是生病看医生,还不许被人家瞧见了真容,那么,没了丈夫的她们,又当如何养活一家人呢?寡妇养大的孩子,一般来说,又会是怎样的命运呢?通常分为以下这几种!

  家里不缺钱,娇生惯养孩子

  《红楼梦》故事里,薛蟠幼年丧父,但是,赖其祖父之旧情分,薛家是不缺钱花的,至少,薛姨妈不需要自己抛头露面去赚钱,养活孩子。

  所以,家中有百万之富的薛姨妈,对待儿子,未免是溺爱纵容,娇生惯养着,以至于老大无成。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龙,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和薛姨妈一样,夏金桂的妈妈也因为女儿是家里的独根孤种,同样把女儿从小儿就惯坏了。于是乎,寡妇惯坏的女儿,嫁给寡妇惯坏的儿子,闹得天翻地覆、乾坤变色。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若说娇生惯养,《金瓶梅》里的林太太,面对自己的儿子王三官,采取的也是这般态度,加上自己有些歪调,上梁不正下梁歪,把个儿子带坏了,没啥出息,只知道放纵享乐。

  靠出卖女儿支撑家中经济、光耀门楣

  《红楼梦》故事里,同样的寡妇的孩子,薛宝钗就比哥哥薛蟠懂事,不只是家里的针线活,便是薛家的当铺,其实都是薛宝钗在背后当家做主。

  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红楼梦》故事里,薛家虽然不缺钱花,但是,眼看着儿子没出息,薛家想要崛起,而不是没落下去,只能靠薛宝钗攀附权贵,通过联姻,光耀薛家的门楣,好似傅秋芳一家。

  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金瓶梅》故事里,潘妈妈不能养家糊口,就把女儿潘金莲卖了,换点银子度日。王六儿虽不是寡妇,也把女儿韩爱姐嫁给翟管家当小妾,也是改了改善家里经济。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的母亲也是寡妇,度日不过的时候,也把花袭人卖给贾府当丫环,而金荣虽然是个男儿身,也是被他妈妈怂恿着出卖自己,换取银两。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同时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也是古代寡妇的常规操作,当然,更常规的操作是把其中的女儿女婿换成儿子儿媳妇。

  寡妇的的生存之道

  《金瓶梅》故事里,作者写了穷人家的寡妇的的生存之道,比如王婆没了丈夫之后,就当起了媒婆,花言巧语,装神弄鬼,靠一些不本分的生存方式,生存下去,赚点昧心钱。

  王婆笑道:“老身自从三十六岁没了老公,丢下这个小厮,没得过日子。迎头儿跟着人说媒,次后揽人家些衣服卖,又与人家抱腰收小的,闲常也会作牵头,做马百六,也会针灸看病。”

  当然,如果是没有儿女的寡妇,多半会选择改嫁,比如《金瓶梅》故事里,孟玉楼的第一任丈夫死了,夫家的姑娘就为了点好处,怂恿她嫁给西门庆,而街坊邻居都觉得孟玉楼没有儿女,改嫁理所应当。

  姑娘开口道:“列位高邻在上,我是他是亲姑娘,又不隔从,莫不没我说处?死了的也是侄儿,活着的也是侄儿,十个指头咬着都疼。如今休说他男子汉手里没钱,他就有十万两银子,你只好看他一眼罢了。他身边又无出,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做什么?”众街邻高声道:“姑娘见得有理!”

  《金瓶梅》故事里,吴月娘和庞春梅死了丈夫之后,没有改嫁,那是因为吴月娘有官哥儿,庞春梅也有孩子,而且夫家的财产够花一辈子。

  《红楼梦》故事里,尤老娘就是带着尤二姐和尤三姐改嫁给尤氏的父亲,当了尤氏的继母。

  《红楼梦》故事里,李纨也是有儿子的寡妇,夫家也是有钱有势的贾家,所以,她的后半辈子,就是侍亲养子。

  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虽然是个寡妇,却是子孙满堂,夫家又有权势,自己又是从小儿见过大世面的人,算是颐养天年之人。

  总而言之,古代的寡妇想要依靠自己生存下去,确实不太容易,婆家和娘家有权势的,还能衣食不愁,若是穷人家,基本上就逃不了改嫁、卖女儿、当婆子的命运。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0)

相关推荐

  • 一部红楼梦,半部寡妇史

    中国古代自宋代以来,都将女子"贞节""从一而终"当作行为的规范与准则.这种风气发展到清代,已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主流观念下,&l ...

  • 读《金瓶梅》有感

    在网上买的<金瓶梅>是两块厚厚的板砖一样的书.三月份到四月份,工作上一忙的上蹿下跳的,于是拿出这部世情小说来读一下.想象中应该如<红楼梦>一样是慢板,在鸡毛蒜皮中显世态,在细微 ...

  • 为什么孟玉楼宁愿嫁给西门庆做小妾,也不愿意嫁给尚书做正头娘子

    原创2021-04-24 06:06·昭烈名臣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有名,实在是因为猛士太少了,普通人很难直视人生中残酷而灰暗的东西. 说到 ...

  • 杜维沫:《金瓶梅》常谈

    <金瓶梅>的成书时期,一般认为在明代万历年间. 从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看,它是第一部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白话长篇小说,是宋元以来描摹世态人情的话本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之继承与发展. 它 ...

  • 马瑞芳:床·琴棋书画·俗曲·魇胜 ——再论《金瓶梅》给《红楼梦》提供写作妙诀

    人情长篇小说开山作<金瓶梅>给<红楼梦>且不仅<红楼梦>提供细枝末节写人情写作妙诀,从床文章.到琴棋书画,从俗曲寓命运到魇胜捣鬼,都有精彩例证. 床的兴衰密码 在& ...

  • 精读细品红楼梦(80)

    贾琏娶尤二姐,也是费尽了心思.很奇怪,贾琏何以在凤姐眼皮底下轻而易举地娶走尤二姐?动用的钱财是长期积攒的,动用的人员数量也不少,为何凤姐就不得一点风声?红楼梦里,针尖大个事情,都能传得沸沸扬扬,何以这 ...

  • 精读细品红楼梦(145)

    生命是你出趟远门,遍看繁华落尽,然后回归.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是说,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 ...

  • 《红楼梦》:细品红楼“禅”味

    作者:小麻鸟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一部<红楼>,百味人生.<红楼梦>是本"奇书",古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者见儒,禅者见禅.喜怒 ...

  • 【原创】高中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读书随笔:品红楼梦里的美食

    编者按: <红楼梦>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著作,高中生"言必称红楼"的时代被迫到来.今年的寒假作业,我革除刷题训练,只管"寻访家乡文化 ...

  • 从人名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闲月玲珑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书中所涉人名达四百多人,对于人名,曹雪芹都是经过精心安排,富有深意,每一个名字都极具特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好书荐读193 | 《 个性优势 》《 一本书看透价值投资 》《 多维度思考 》《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

    < 互联网没有记忆 > 艾比·史密斯·拉姆齐 / 美 2020-11 谁决定我们看到哪些信息?集体失忆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保证记忆的真实性权威性? 一部人类记忆简史,信息膨胀VS数据丢失, ...

  • [细品红楼]贾母为什么特别疼爱林黛玉

    红楼梦里权力最大的人是贾母,也是众人心目中的老祖宗.林黛玉投奔贾府,多少也是因为贾母的缘故,希望得到贾母的眷顾.在贾府,作为孙子孙女辈,优秀的人特别多,比如贾探春.史湘云.薛宝钗.贾惜春,甚至尤氏二姐 ...

  • 一字一滴血,细数红楼梦中那些辛酸的字眼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红楼梦回目中的文字,分析了作者如何通过一个字评定红楼梦中的人物.这里,我们先对上次的文章进行简单的回顾,看看作者的生花妙笔,分别用了哪些字,又分别概括了哪些人物的主要特点.上回文章 ...

  • 大家都在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

    大家都在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但这个作品本身却有无数的争议,而争议的根源可以粗略概括为此书到底是在写家事还是在写国事. 1921年,胡适写了一本<红楼梦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