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三句话,或许你从来就没懂

01

《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耳熟能详,但其中蕴含着的儒学的大智慧,我们却少有人能读懂。按照中国古先圣贤的一般习惯,开篇所论皆是纲领性的,内核性的,《易传》、《大学》、《中庸》等无不如此,这也无怪乎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鲜明地指出此节所述的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02

何为“学而时习之”?其一,孔子所说的“学”,绝不仅仅是指知识渊博,更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做人到位,做事正确。其二,学就是知,习就是行,学习就是知行合一,一件事以及一时的“知行合一”很容易,难的是时时刻刻的“知行合一”。其三,学是外求,是向他者请教学习,习是内求,自己思悟践行。毫无疑问,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在为人为事为学问上,内求才是最重要的。

03

何为“有朋自远方来”?其一,孔子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都是不能缺少“朋友”的。其二,朋友在质量,不在数量,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其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双月为朋,强调志同道合,“门当户对”,不分伯仲,相互欣赏的人才能合为一体,朋友如此,情侣如此,夫妻亦是如此。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羽毛相同的鸟,才会聚在一起”。因此,我们无需贪外在的虚无状态,不要刻意地去认识谁,结交谁,也不必广而告之,谁谁是我的哥们儿好友,不要执着于这样华而不实的外相,一切外求的“靠山”终究是靠不住的,内修成为强者,你就是靠山。

04

何为“人不知而不愠”?其一,别人不了解我,触犯了我,误解了我,诬蔑了我,面对如此状况,一个人的修为关键就在“不愠”,“不愠”也即无嗔的状态,也就是无小我、无我执的状态,也就是孔明通达、有容乃大的状态。其二,面对一个事情,自己知而别人不知,切不可因为别人的肤浅无知而骄傲自满,切不可轻视他者,有修为者皆明白“谦受益,满招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真理。其三,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孔子之“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老子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之“认识你自己”,尼采之“成为你自己”,柏拉图之“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等古今中外贤哲,无不诠释着“自我认知、自我剖析、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谁能了解自己呢?只有自己才能了解自己,而自我认知是最难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去认知外者,忽略了最该认识的自己,而且认识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找自己的茬却很难。所以曾子才要求我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因此,认识自己,就是依靠自律修炼自己,一切的成长都在实践中不断反省,在反省中不断实践。其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老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一首歌的歌名写的非常好,叫《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如果一言一行在意别人怎么看,那自己将没有活路;老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其实是虚荣心作怪,想尽办法标新立异,蹭热度,提高曝光率,增强知名度,为了让全世界都认识和了解自己,最后的结果不是自己把自己活活累死,就是为各种名不副实的外在而烦死,一句名言说的好,值得深思—“年轻时希望全世界都知道自己,老了却希望全世界都忘了自己。”其五,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也不要老是议论他者,“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谨言慎行才是真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应多听多看少说。”总之,安分守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修己安人就好,不要老看别人如何如何,也不要老在意别人看自己如何如何,多多自己看看自己应该如何如何。其六,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怨天尤人上,要耐得住寂寞,要坐得住冷板凳,学会静守以待,学会“潜龙勿用”,敢于做“孤臣”,敢于做“潜绩”,记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今天的时代,怕的不是你“怀才不遇”以及“孤芳自赏”,而是你“才不配位”以及“无才可施”。其七,学会在孤独中成长和修炼,除了你自己和内心能永远密切交流以外,任何的一切都是孤独的,你不能指望你能陪伴任何人一生,也不能指望任何人能陪伴你一生,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其八,人不知而要自知,那么在知己的基础上,也要学着知人。了解别人,特别是了解别人的闪光点,是一种深刻的观察力和绝佳的学习力,拒绝了解别人,某种程度上就是拒绝了提升自己修为的机会。正如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居于上位,不了解别人,认为自己最强,高高在上,你就不知道怎么用人,该用谁。如果你交朋友,你不了解别人,你就可能交不到益友。遇到高人,你睁眼瞎,就错过了学习进步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就碰上一回。居于下位,对于别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嗤之以鼻,妄加指责,泼冷水,提出各种可笑的质疑,这也是不善于了解别人的差劲表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成功产生偏见是因为我们在不曾深入了解别人的情况之下就直接进入了妒忌甚至诋毁的层次。俗话叫“不服高人者有罪”,不服,你就拒绝学习和进步了。因而,要养成服气的好品格,要真诚地为他人的成功和优秀而喜悦。

05

“说乎、乐乎、君子乎”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呢?对大多数人而言,学习、有朋友来、人不知等,在很多时候都是烦恼,都是痛苦,在孔子来说是很快乐的,这必须是有着博大的豁达的胸怀才能为之的。真正的快乐(幸福)不是外在,凡事外求得来的快乐都不长久,且此种人也不会经常快乐,正所谓“诸行无常,世事常变”,外界不可能天天让你快乐。因此深刻领悟柏拉图的名言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即“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很多事情让我们烦恼不断,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外求。因而,“无所为而为之”,把一切事情都当做我们应该做的,不把每一件事情都功利化、刻意化,这就是孔子给予我们面对事物的极高修养。

06

综上可知,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告诉了我们提高修为、增长智慧的法门,能够体悟并实践这样的智慧,就能成就“仁”,就能成为君子。总体而言,第一句话说的是学习“仁”和实践“仁”,第二和第三句说的是“仁”之用,或者说达到仁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境界(以“仁”得知心朋友;人不知而不愠;在任何处境之下都能通透豁达,都是“说乎”、“乐乎”、“君子”) 。短短三句话,道出了中国哲学的本质——生命哲学、心性哲学、现实哲学、内求哲学(学和习的核心在为人做事之德行;朋友之真情;心灵境界之不愠;任何处境下的豁达,“说乎”、“乐乎”、“君子”),讲明白了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内圣外王,修己安人(只有内求,不断修己,才能把圣贤的优秀品质真正学到手;只有自己修为好,才能交到朋友,交到高质量的朋友;只有自己心灵境界上去了,胸怀和格局变大了,才能人不知而不愠),说清楚达到最高目标的途径——知行合一,明体达用(学和习的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