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朱桓篇(上)——濡须大破曹仁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东吴这个政权很有意思,虽然创立政权的孙家是吴郡人,但却是以外来者姿态打下的江东基业,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也大多是外地将领,自孙坚、孙策时代起就追随的三代、二代老臣们,绝大多数并非江东本地人。有趣的是,蜀汉作为外来政权的性质世所公认,东吴的外来政权属性却不那么明显。除了孙家在江东主政时间更久的原因外,本地大族与东吴政权融合的更加紧密,也是重要原因。

孙权想要巩固内部,争取支持,离不开本地大族的支持。外来的创业元老毕竟数量有限,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本地大族开始出任重要岗位。本期要讲的朱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桓

朱桓重大事件之一——后方平叛

朱桓(177-238),字休穆,吴郡吴县人。孙权接替孙策掌权后,广泛招揽人才,朱桓作为本地大族朱家的首领,得到了余姚县长的位置。余姚县位于会稽郡境内,在当时属于偏远地区,既不与其他割据势力接壤,又多山越人活动,所以朱桓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固、开发后方。

朱桓赴任没多久,余姚就发生了瘟疫,导致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朱桓迅速派遣下属进行救治,并开了许多赈灾的粥铺,保证百姓的药品与食物,当地人都对朱桓的举动感激不已。

《三国志·朱桓传》载: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朱桓在县长的位置上做出了成绩,便得到提拔,升迁为荡寇校尉,带领两千人的队伍征剿山贼。当时正是诸侯乱战最激烈的时期,除了原本就住在这里的山越人之外,不断有为了躲避战乱而从北方各地逃到江东的难民。再加上为逃避沉重的徭役、赋税而选择跑到深山老林里居住的本地人,江东各郡有大量不被官府掌控的人口。

朱桓作为本地大族,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与社会资源,于是将部队分散在吴、会稽两郡,不断聚拢整合流民,一年时间,部队竟然扩充了一万多人的生力军。

在其他东吴将领的传记中,也有类似征集军队的记载。有趣的是,除了后来的荆州外,东吴的地盘基本在孙策时期就已经定型,孙权在赤壁之战这种生死关头也只给了周瑜三万人,合肥之战时却能集结十万大军,可见江东这块土地上并不缺乏人力资源。东吴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其说是扩张的过程,不如说是内部统治力不断强化、由松散到集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朱桓这样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本地大族支持。

后来的数年中,朱桓一直扎根在后方,常年进行平定山贼的战斗,当其他将领跟随孙权讨伐黄祖、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合肥之战等等重大战役,朱桓都无缘参与。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功劳的积累,得以升迁为裨将军,封新城亭侯。

朱桓重大事件之二——出任濡须督

东吴作为一个外来政权,打下基业所依仗的外来将领终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凋零,更何况东吴这片土地似乎特别容易水土不服,很多大将都在三四十岁的壮年便早早离世。于是乎,江东本地将领逐渐得到机会,逐渐占据关键位置。例如周瑜、鲁肃、吕蒙三位荆州方向统帅全部是江北人士,到了第四任则换成了吴郡人陆逊。

在东边,超级军事要塞濡须坞的都督也由周泰换成了吴郡人朱桓。

黄武元年(222),在夷陵之战后,曹丕派出曹休、曹仁、曹真、夏侯尚四大统帅,兵分三路大举伐吴。曹休为东路军,曹真、夏侯尚联合组成西路军,老将曹仁则指挥中路军,剑指濡须。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时代魏国有三大统帅,曹休、夏侯尚、曹真分别在合肥方向、江陵方向、汉中方向三个关键节点与吴蜀抗衡。这次的濡须之战,则成为了老一辈名将曹仁的谢幕之战,而且是以极其狼狈的姿态结束了属于他的最后一战。曹仁的对手,正是朱桓。

《三国志·吴主传》载: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

孙权以吕范迎战曹休,诸葛瑾抵挡曹真、夏侯尚,这两路且不谈,咱们专门来看在濡须的朱桓与曹仁。

魏国大司马曹仁领兵数万向濡须方向进军,曹仁先放出风声称要攻打东面的羡溪,朱桓得报赶紧分出兵力去支援羡溪。等到朱桓发现情报有误时,曹仁大军已经来到距离濡须仅七十里的地方。在战前布阵上,老将曹仁占得先机。

朱桓赶紧派人去羡溪追回兵马,但时间不等人,曹仁已经杀到。这时朱桓手下总共只有五千人,与魏军差了数倍,东吴诸将情绪不太稳定,脸上皆有恐惧不安的神色。

关键时刻朱桓站出来,对部下们说道:“两军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主将的指挥,而不在数量对比。大伙觉得,那曹仁用兵水平跟我朱桓相比,怎么样?兵法有云,进攻方人数比防守方多一倍的话,假设两军都在平原,无城池可守,那么双方获胜几率相等,胜负关键就在于士气高低。我看那曹仁既不聪明也不勇猛,手下士卒皆非精锐,加上千里远征,人困马乏。而我军城池坚固,南临大江,北靠山陵,又是以逸待劳,主场作战,有这么多优势在身,这是百战百胜的局面。就算曹丕亲自前来也不足为虑,何况区区曹仁!”

朱桓重大事件之三——大破曹仁

安抚诸将后,朱桓下令偃旗息鼓,城内不准发出声音,制造出示弱的假象,以使曹仁掉以轻心。结合之前虚张声势攻打羡溪等动作,曹仁判断朱桓兵力确实不多,这倒是客观事实。所以曹仁大胆决定让其子曹泰领兵攻打濡须城,同时分兵以常雕率领诸葛虔、王双等部乘船袭击中洲。

所谓中洲,即江面上的沙洲,作为与外界隔绝的小岛比较安全,上面居住着濡须吴军的家眷。曹仁带着一万人驻守橐皋,作为曹泰、常雕两路进攻部队的后援。

曹仁的安排,显然带有私心。以常雕袭击中洲,东吴将士担心家眷安危必然要救,本就兵力不多的濡须更加空虚,这时儿子曹泰就有机会一举拿下濡须,抢得头功。不过曹军内部有人看出了计划的危险性,向曹仁谏言。

《三国志·蒋济传》载:仁欲攻濡须洲中,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陆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

蒋济敏锐地观察到,吴军占据西岸,所以中洲在吴军的后方,如果派水军袭击中洲,将有陷入两岸吴军夹击的风险。考虑到魏吴两军实际水战能力,这样的袭击风险太大了。即便用常人眼光来看,既然是安置家眷的地方,自然非常安全,东吴敢把家眷放在中洲,那肯定是有充分考虑的,不是曹仁随便就能袭击的。没办法,曹仁就是不听。

《三国志·朱桓传》载: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阵斩溺,死者千余。

魏国水军的袭击,根本谈不上袭击,一切都在吴军的预料之中,早有准备的朱桓以严圭、骆统迎战常雕。同时,朱桓亲自迎战曹泰,考虑到总兵力五千的朱桓还要分兵保护中洲,实际兵力还要更少,如何以少胜多?当然是火攻。

朱桓派兵冲入曹泰营寨大肆放火,结结实实来了个趁火打劫。这曹泰也是虎父犬子,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让朱桓予取予求,完全没能控制住火势,迅速崩盘撤退。

曹泰这边撤的太快,就把常雕那一路置于险境之中。朱桓脱离与曹泰的战斗后迅速回击常雕,与其他吴军共同围剿常雕的水军。这就应验了蒋济“自内陆狱,危亡之道”的说法,魏军大将常雕、诸葛虔被斩首,王双被生擒押送至武昌,俘虏三千士兵,一千多士兵或淹死或阵亡。常雕这一路约五千人全军覆没。

《建康实录》载: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夜人中洲。权使将军严圭、朱桓等率水军击破之,枭其将诸葛虎,并首虏三千人而还。

曹丕伐吴四位统帅三路大军,其他两路跟吴军杀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唯有曹仁这一路,老将压阵,却败得狼狈不堪。总兵力五千的朱桓歼灭了曹仁五千人,斩首大将两员俘虏一员,这个战绩实在让曹丕脸面无光。也正是因为朱桓与曹仁的对决早早分出胜负,直接导致曹丕下令全线撤军,东路的洞口与西路的江陵战事随即结束。

朱桓立下如此大功,孙权自然要重重嘉奖,封其为嘉兴侯,升迁为奋武将军,领彭城相。

以擅长防守著称的曹仁,曾经与周瑜、关羽对峙不落下风的一代名将,最终成为朱桓名将之路上的背景板。这次濡须之战后仅几个月,曹仁便去世了。想必这场惨败带给他的身心压力极大,是曹仁去世的重要原因。

曹仁

曹仁在此战中不顾风险,给儿子铺路的心思很重,这样的私心导致他未能对战场局势冷静客观分析。同时朱桓面对成名已久的曹仁毫不畏惧,在己方兵力捉襟见肘的同时还敢分兵进击,成就了又一段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朱桓的能力确实值得称赞。

(0)

相关推荐

  •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在武昌称帝,又为何将都城迁到南京

    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决定的.孙权曾根据形势需要短暂地建都于武昌,是基于219-228年特殊的形势做出的务实调整.不过,当形势回归常态后,孙权还是回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朱桓篇(下)——名将发疯之谜

    三国良将系列之朱桓(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朱桓重大事件之四--石亭之战 黄武七年(228),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连写七封密信向魏国大司马曹休请降,曹休决定趁机一举打过长江灭掉东吴,于是石亭之战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