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唐公子:当下的每一杯茶都是千载难逢

那时是徽州的六月,我因一次外出采风认识唐公子,以为他是一位僧人,清瘦模样,戴着一串佛珠,言语清简。后来才得知他是爱茶的人、写下文字的人。也许是这类人所呈现的感觉都是如此,他们没有强烈的自我,如同月夜下的山峦,是这般寂静的存在。

后来读他写的书,《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

“翠微宫建在山野间,临窗而立,便可见青山绵亘,白云缭绕其间。夜深人静,可听闻水声潺潺。白日里,我们沿山路而上,踏寻秦楚古道……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南北草甸的分界线处,瞬间雾霭四合,风中加杂着雨点,席卷而来,寒意逼人。我们担心山巅的闪电霹雳,未作太久停留,便折身回返。眼前一片苍茫……”

“最妙的是下雨天。雨天,在胡同的茶室或是在四合院里喝茶,煮一壶老白茶,焚一枝沉香,听一曲《春江花月夜》,简直是无上的享受了,就算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杯茶也是好的。阶前落叶无人归,满院芭蕉听雨眠。闻着悠远茶香,也是一种意境。”

……

“春游百花秋有月。

在喧嚣的都市里,

即便寻找不到你生命中的陆羽,

你仍可做一个自在喝茶人。”

我是先识其人,再读他的文字。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说过的话,去过的地方,遇见的人。仿佛冥冥中自有一条线索,该相逢的人终究是会相逢。

在北京,在他家中的茶室里。外面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来往不息。而眼前的这杯茶,仿佛脱离时间的长短,静止如同一面湖水。我借由此情此景,感受到更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也许正如明代余绍祉所说,真正妙绝,到者方知。

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都不会再次重来,再次重来也不再是当下这份感受。遇见的人,看过的风景,以及眼前的这一杯茶,都是此生唯一或最终一次,应该为这份相遇心存感念而欢喜。

▲北京家中的茶室

拟见&唐公子

1.《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

拟见:你在书中写到很多和茶有关的人,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唐公子:一次偶然,我去武夷山采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茶。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打算要写一本关于茶的书。我写这本书,按照佛法来说,可能是因缘到了,就是在你生命中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阶段会出现一个新的事物让你感兴趣。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写过两本书,是小说和访谈。但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写一本关于茶的书。

拟见:应该是那次武夷山喝茶的经历,打开了你生命中关于茶的这扇门。

唐公子:对的,那次在武夷山喝茶的经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个在我脑海中很美好的画面。雨夜里的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雨水带来远处山的气味,和此刻的茶香混合在一起,包括坐在一起喝茶的人,所有的这一切让你觉得,原来喝茶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从这之后我就对茶感兴趣了,然后发现身边有很多爱喝茶,并且已经喝了很久的人。于是就每天和他们一起喝茶、聊茶。可能是工作的原因,我对一个事物的了解不会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上,于是就开始自行摸索,追溯中国茶的本来面貌。看了很多相关的书,陆羽的《茶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朱权的《茶谱》以及各个朝代的文人留下来的大量诗歌。然后拜访了很多喝茶的人,有作家、设计师、修行的僧人,等等。通过他们喝茶的视角,以及对茶的理解所呈现出来的中国茶文化的样子。

拟见:你了解茶的途径很多元,有一个开阔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也会去拜访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唐公子:比如书中写到的宋涛老师,他是一位艺术家和设计师,同时他非常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喜欢喝茶。因为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他接触到很多西方的东西。再来喝这一杯茶,他所站在的就是东方和西方这个角度。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角度,会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还有我们共同认识的一音禅师,他本身是一位修行的人,对于他而言,喝茶是和佛法相联系的。通过这一杯茶,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人,以及他们的内心感受,带给我们的感动,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拟见:然后到一定阶段,你觉得可以把这些经历以及感动整理成一本书,通过这本书,把它们分享和传递下去。

唐公子:是的,我之前的工作是做媒体的,本身也是一个文化传播者。我想通过这本书,去呈现和表达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以及我自己的主观视角,对于中国茶的一种理解。所以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发心。

拟见:“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有什么具体含义吗?

唐公子: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三个高峰——唐、宋、明三个朝代。不管是哪个朝代,茶对于中国文人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滋养他们的心灵。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都在快速的发展经济、累积财富。但是心灵没有跟上脚步,很多时刻身与心是分离的。而饮茶的很大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这一杯茶来安顿自己的身心。让自己和茶连接、让自己和自己连接。从而滋养我们的身与心。

▲让自己和茶连接、让自己和自己连接。从而滋养我们的身与心。

2.一期一会

拟见: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喝茶经历吗?

唐公子:在日本茶道中有一个词很好,【一期一会】。实际上,每一次喝茶的场景都不同。因为喝茶的人、喝茶的地方、喝的茶等等都是不同的。这都会令我很难忘、很珍惜。印象深刻的话,应该有三次经历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拟见:第一次应该是在武夷山得的天心永乐禅寺吧。

唐公子:对,当时我们完成白天的采访拍摄工作,然后晚上就在天心永乐禅寺喝茶。突然一场大雨,把我们一行人留在这里。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就继续喝茶。渐渐的,透过窗户,可以看见雨水泅过台阶,漫过街道。还闻到雨水夹杂着远处山的味道,青草的味道、森林、大地的味道,以及眼前这杯茶的香气。还有一群喝茶的人,当时就被这个画面所打动。

拟见:从此打开了你对茶的兴趣。第二次呢?

唐公子:第二次,是在去年十月份在日本京都伏见神社旁边的一座百年茶室。在那座茶室里喝茶,我觉得真是蛮难得的,那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的庭院里喝茶。推开门进去,松树、柏树各种植物印入眼帘,茶室建筑是古老的木制结构。整体有一种深邃宁静的感觉。我点了一杯抹茶,坐在窗边,慢慢品尝。我再次体会到了那种宁静,一种发自内心,深邃的宁静。在窗边坐了多久,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自己在那里坐着,小口小口的喝茶,也许是害怕很快把这杯茶喝光了吧。

拟见:人生难得此刻清凉,以至于让人心生不忍,想永远停留在这个当下。第三次呢?

唐公子:第三次是去年三月份在韩国首尔,我和一位朋友在明洞的一家老的茶店铺喝茶。推门进去,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老人家,满头白发,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看我们的样子应该是中国人,于是就用中文和我们说话。“请坐,喝杯茶吧”让我们惊喜又意外。他说他早年在台湾留学,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到首尔就自己开了间小茶铺,到现在已经二十六年了。让我们心生感动。他问我喜欢喝什么茶,我告诉他喜欢喝白茶,于是他拿出自己珍藏的白茶招待我们。你想想看,一个韩国耄耋老人,用潮州功夫茶的冲泡方法为我们泡茶,即使茶的品质不是那么的好,我也觉得非常感动。这个真的就是一杯茶,穿越时空、穿越国籍和语言。在那个当下,喝到什么品种的茶、什么口感的茶已经不重要了。

拟见:借由喝茶,达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连接。这比喝茶本身更加珍贵。

唐公子:茶作为一个媒介,一个载体。可以连接自我与他人。大家坐在一起,轻松自在的喝一杯茶,说说话。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渐渐的,透过窗户,可以看见雨水泅过台阶,漫过街道。还闻到雨水夹杂着远处山的味道,青草的味道、森林、大地的味道,以及眼前这杯茶的香气。

▲【京都茶室】我再次体会到了那种宁静,一种发自内心,深邃的宁静。

▲【首尔茶店铺】这个真的就是一杯茶,穿越时空、穿越国籍和语言。在那个当下,喝到什么品种的茶、什么口感的茶已经不重要了。

3.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拟见:从2011年到现在,七年的时间,茶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唐公子:首先是工作的上的影响。茶让我的工作越来越聚焦。实际上我从2004年来到北京,然后到2012年的这八年时间一直在从事媒体工作。2012年之前,我所做的都是和珠宝、房地产相关的东西。2012年之后,也就是武夷山喝茶的那次经历之后,让我重新规划了我工作,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我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团队,与合伙人创办一个公司,这期间茶给了我很大灵感,我开始关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在这期间创办了《礼尚》杂志。直到现在,我所从事的也是和茶相关的工作。

拟见: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唐公子:其次它对我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前两天还在和朋友说起这件事情。从2011年到现在,七年的时间。他见证了我从对茶的一无所知到现在也还算有一些自己的研究心得。碰巧我在北京的每一个家他都很熟悉,他问我你为什么突然对空间的构造和生活美学有自己的见地。我梳理着我这七年来的改变。从一开始着眼于如何泡茶、茶的滋味和类别,紧接着到茶具的研究,对茶席的布置,最终到对茶室、茶空间的深入理解。茶是很包容的,挂画,插画等等,都被包含在其中。你看我家中的布置和摆设,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喝茶而服务的。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整体的一个过程。

拟见:这好像修行,慢慢的深入,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唐公子:是的,修行。茶对我最重要的改变,应该就是修心。对我内在心性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渐渐安顿下来,不在像之前那般漂浮。不再东看西看,让我的心更加聚焦。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背后是有一条主线的。不管是给人泡茶,还是喝别人泡的茶,只要听到茶壶煮水的声音,以及茶壶往盖碗注水的声音,我的心都特别宁静。虽然这个过程很短暂,但于我而言,它是漫长而美妙的。

拟见:当我们的心是安静的,我们会看到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事物。往往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深意。

唐公子:这就是里尔克所说的。从一粒沙中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到一个天堂。从一杯茶中,也可以看到其中所蕴藏的无限。

▲当我们的心是安静的,我们会看到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事物。往往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深意。

▲在做茶分享的讲座,借由此,让更多人来了解和感受茶文化。

▲他写的书,《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4.当下每一杯茶都是千载难逢。

拟见:走到现在,你会觉得自己是有使命感吗?

唐公子:我想表达的也许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更多的人去分享,去传递。

拟见:会担心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被理解吗?

唐公子:比如说写《茶经》的陆羽,实际上,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跑进深山寻茶、制茶、喝茶。可能也是不被人所理解的。我一开始喝茶,没觉得自己是有使命的,但是七年下来,我慢慢有了自己的发现。你看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如此的漫长,而且每个朝代喝茶的方式都不一样。它是这样的美。而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历史以及它所蕴藏的美。我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与大家分享和传递这杯来自陆羽手中的茶汤。

拟见:在大的时空背景下的人是很渺小的。但作为个体的我们。实现自己、表达自己、完成自己,这件事本身就令我而动容。

唐公子:这碗来自唐代陆羽的茶汤、转到宋徽宗的手里,紧接着传递到明清两代人的手里,虽然后来出现了断层,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接过这一杯穿越时空的茶汤。感受它的温度、味道,以及所蕴藏的能量。在这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和当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拟见: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杯茶汤所带来的感受,依旧历久弥新。

唐公子:这背后有很多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中国的茶道更多在生活中,貌似随意,实则讲究。既有生活的审美,也有身心的安顿。日本的茶道是通过形仪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的行为,韩国的茶道是通过茶礼来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无有高下,情感是相通的。

都是通过这一杯茶来看见自己,安顿自己。

拟见:今天我仿佛喝完了此生所有的茶。

唐公子:每一杯都是新的,当下的每一杯茶都是千载难逢。再喝一杯吧。

▲在宣城的茶园

▲在日本的街道

▲在西藏

▲不管身处何处,当下每一杯茶都是千载难逢。借由它,安顿身心。


文字:拟见

图片:唐公子


我们每个人

每件事物

每一刹那

都在呈现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一种微妙的因果

使万物殊途

有其归宿

END

关注随喜

见说归去应有路丨拟作闲人过此生

阅读  旅行  写作

分享  观照  慈悲

黄山学院在校学生

自媒体人

修心者

欢喜悦乐|离诸忧恼

心意柔软|诸根清凉

合作联系

微博:  拟见

微信: Padmameet

邮箱: 1115974647@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