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玉纵向阴刻线里是否存在横向螺旋纹的探讨(三)
有许多人以前也看到过此类横向螺旋纹,有过怀疑,也有过一个个疑问,但就关于此类横向螺旋纹的文章很少见到。再加上有的“专家”说只要见到阴刻线上有横向螺旋纹就是仿品,就是现代工具的制作的,更增加了一些收藏者的困惑。
有的人认为横向螺旋纹是通过将圆柱形棒倾斜旋转并带解玉砂碾磨而成的,有的认为是一种压砣工艺(但具体是如何操作没说清楚)。在此笔者认为,阴刻线里的横向螺旋纹是用砣具横向砣成的,还是用圆柱形棒倾斜旋转碾磨而成的,或是压砣工艺而成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古玉的阴刻线中确实存在有横向螺旋纹;一见此横向螺旋纹就认定是现代工具制作的是完全错误的。
内蒙赤峰地区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刀形红山玉器
笔者在前文中曾说过,横向螺旋纹主要出现在底部成圆弧状的阴刻线上,主要出现在绞丝环、玉璧、一些动物的耳朵处等部位,今天,笔者想通过下面的玉器,特别是绞丝环的阴刻线中存在的横向螺旋纹进一步作出说明、论证和阐述。
海昏侯墓出土的绞丝环
最早的‘绞丝纹’玉器实物见于‘良渚文化’玉镯,镯内侧光直无纹,外围呈半圆,雕琢‘绳纹’,属于‘半绞丝纹’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绳纹’在玉器上大量使用,绳纹较细密。
‘绞丝纹’的曲线美,让人感到震惊的地方在于,这种‘纹线’极似数学上的“阿基米德螺线”。
相传为解决‘尼罗河水’灌溉土地的难题,‘阿基米德’发明了一种圆筒状的螺旋扬水器,使水可以从低处被移到高处;‘阿基米德’螺旋线便如上图那样,用一根螺旋的管子绕在轴上,像极了中国古代玉器上的‘绞丝纹’。
阿基米德螺线(阿基米德曲线) ,亦称'等速螺线'。当一点P沿动射线OP以等速率运动的同时,该射线又以等角速度绕点O旋转,点P的轨迹称为'阿基米德螺线'。
无巧不成书,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生卒年代为公元前287年至公元前212年,正好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的战国后期。
2004年一名当时正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的陆述义,看到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绞丝环,惊愕不已,想不通2500年前的中国人怎么可能在玉器上琢出如此精密规整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上海博物馆内的战国绞丝纹玉龙
于是他通过分析‘绞丝环’上的‘螺旋线’、模拟制作方法,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能工巧匠早在‘春秋’年间就已经掌握了制造复杂‘机械’的技术,这比欧洲出现复杂机械的‘记载’早了大约300年以上。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的战国绞丝龙形玉佩
很多藏友认为“古时候’工具落后,怎么可能做出这么精巧的东西呢?但事实上,古人的聪明智慧远比‘现代人’想象的高;古人的工具也远没有‘现代人’想的那么落后;不断涌现的‘实物’和‘研究’,一再‘颠覆’着‘现代人’对于“古代”的许多概念。
下面笔者将一些玉器上的横向螺旋纹通过显微镜(200倍)下的微观向大家作个展示:
1、该绞丝环大部人的阴刻线内的横向螺旋纹已经打磨干净,但笔者仍拍到了一些未打磨干净的横向螺旋纹。
2、该双联绞丝环沁色重,裂口自然,从显微镜下观察到该双联绞丝环打磨粗糙,清晰见存在着大量的横向螺旋纹。
3、该绞丝璧打磨还较为细致,但仍依稀可见横向的螺旋纹。
4、该绞丝环,玉质佳,制作规整精细,只在极少部位隐约可见残留的横向的螺旋纹。
5、该双套联玉珮阴刻线内打磨也较为干净,但在极少部分还可见有未打磨干净的横向螺旋纹。
6、该绞丝环沁色较重,做工较为规整,打磨较细致,但在显微镜下仍可找到未打磨干净的横向的螺旋纹。
7、该绞丝咬尾龙玉质佳,沁入玉内,做工精细规整,但某些部分仍依稀可见未打磨干净的横向螺旋纹,且在龙耳部清楚可见横向螺旋纹。
8、该绞丝环玉质佳,制作打磨精细,在显微镜下基本不见有明显的横向螺旋纹的痕迹,只能隐约有见。
9、在该绞丝内很难见到有横向螺旋纹,但在相对不方便打磨的部位仍可见有未打磨干净的横向螺旋纹痕迹。
10、该绞丝龙打磨粗糙,清楚可见横向螺旋纹。
11、该绞丝玉环打磨较为精细,只能隐约可见横向螺旋纹的痕迹。
12、该玛瑙绞丝环做工精细,只有下面标示处隐约可见横向螺旋纹的痕迹。
13、该水晶绞丝环做工精细,在显微镜下也不见有横向螺旋纹的痕迹。
其实在很多古玉器的圆弧形阴刻线上都存在有横向螺旋纹,大家千万不可一见横向螺旋纹就认定该玉器为仿品。
欢迎大家就相关横向螺旋纹等痕迹现象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