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工人,2020你过得凡尔赛还是网抑云?

文/冒诗阳、吴明辉、廖羽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在社区团购的风口中跳槽涨薪50%,却漂泊了三个城市;

身为运营忙到自己给用户送外卖,年底却没听说升职加薪;

旗下艺人频繁离职、见人就想问“姐,做直播不?”

互金受监管整顿,刚工作两个月公司就没了;

在成长最快的公司中冲刺前行,有资本“凡尔赛”,却也很迷茫;

............

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也不甘于行业的浮浮沉沉。

有的昂扬奋进,有的失落迷茫,六位朋友的亲身经历,拼成了真实的互联网2020。

这一年,你过得“凡尔赛”还是“网抑云”?

风口狂奔,

一年换三个城市薪水涨50%

【张天龙】某社区团购区域仓负责人

图片来自pexels

跟着领导被动跳槽,社区团购下沉到乡镇是大趋势。

快到年末,在兴盛优选待了一年多之后,我选择跟大区总经理一起跳槽到另一家社区团购新玩家。

其实新公司给出的条件不是最优厚的,在美团、滴滴等巨头都要决定要蹚一趟社区团购的浑水时,大厂的HR与猎头们就对曾经的社区团购独角兽们展开了批量挖角,一般都会开出比原先高30%左右的薪资,甚至谈得好的还能多50%。我是跟着大区总去的,收入比原先差不多高了50%。

薪资其实不是我们跳槽的主要原因,对公司失去了信心才是。

在巨头入场之前,在我们西南这块扎根的社区团购并不多,一个手都数的过来,公司也稳步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铺仓,今年我就从Z市调到了D市。但是巨头砸钱开市场的行为太可怕了,据说滴滴橙心优选要投入100亿,价格战打起来肯定是我们这种公司要吃亏。许多同事KPI直线下滑,这个时候大家对公司的信心就开始动摇了。

直接促成对公司信心崩溃的是,国庆后,我的老总,也就是这个大区的总负责人离职了,此后公司又相继有同事离职。哎!团队人心散了留不住人,后面就发展成了一股离职潮,我在美团、橙心优选、创业公司之间选择去了后者。

在我看来新公司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做社区团购更有机会。一是相对于互联网巨头更传统,互联网巨头是为的流量入口,我们是真正去做零售,通过买菜这一块向生鲜超市、零售超市发展,所以我们的业务会更长久;二是找到了自己的赛道,即通过线上(做餐馆、食堂等B端客户的生意)线下(线下做普通消费者生意)一体化模式,在三四线等更下沉的市场错位竞争,目前已经在西南已铺到县级了。

社区团购下沉到乡镇是大趋势,我从2018年毕业就进入社区团购行业,第一家公司是松鼠拼拼,当时我们还是在成都这种新一线城市跑业务。2019年我来到了这家社区团购公司,从开始负责跑业务到建仓,自己也从成都下派到更下沉的Z市与N市,一年内换了两个地方。今年国庆后,我又来到现在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小区的负责人,并且已开始去常住人口仅有30万出头的D市建仓,估计明年还会被派到乡镇一级去。

“嘿,姐,做直播不?”

【Seven】某直播公司艺人经纪

图片来自Pixabay

我们这一行,基本上找对象都是找业内的人。外人知道你做秀场直播的,要么觉得你光鲜亮丽好厉害,要么觉得你三观不正、生活作风有问题。

我做的是艺人经纪,简单来说就是靠直播流水吃饭,数据好看提成高,但底薪低的可怜。每逢过年的时候,都是我们的淡季。本以为2020疫情爆发,将人们困在了家里,或许我们家艺人的数据可以好看些,只可惜观看人数不代表直播收入。

我们的主播广布各个平台,陌陌、探探、QQ音乐、积木,到处都有。能在秀场里做到现在的(主播),要么有“大哥”养着不愁收入,要么是空闲时间多,想赚快钱。大家都是做了几年的人了,一旦平台给不了主播资源支持,“转头就走”不过分分钟的事。

今年主播流动尤其快,有人进有人出。走掉的主播很多转型去做直播带货,有的则彻底离开。今年年中,抖音出新规,打压大MCN,扶持中小内容创作者,凡是直播满一定时间的都有一些好处。

公司高层定的规矩到我们手中,就是拉人头。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清闲的上班族、在家带娃的宝妈,只要你想来,我们都给你提供平台。白天上班?那你晚上可以直播;工作日上班?那你周末可以直播;不会唱歌?说话你得会吧;不会跳舞?少穿点可以接受吧。

反正那段时间,我走在街上,看见个女的都想上去问问:“嘿,姐,你这条件可以啊,做直播不?”整个人魔怔了都。

即便如此,直播的流水也令人头疼。今年,我半夜起来点数据,直播的人数多了,黑屏(没到时间就下播)的人也多了。直播带货兴起,很多人都说秀场模式已经过时,但也有人做的风风火火,怎么到我这儿就不行了啊?想起这些问题,我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其实去年我就有离职的想法,当时是因为圈子太乱了,女朋友想让我换工作,我其实是不愿意的,毕竟工作那么久,爬到现在的位置也不容易。可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或许这个行业真的有些夕阳了。不是说没有热度,而是它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

我打算明年年初拿完年终奖就和公司提离职(因为公司就是担心年终离职太多,所以明年年初才发年终奖),今后或许还是会做艺人经纪,只不过会换一个赛道罢了。

没被裁员反而发了奖金,

偶尔凡尔赛、偶尔迷茫

【波波】字节跳动员工

图片来自pexels

前进的速度降下来,意义就成了问题。

春节疫情突如其来,我们连续居家办公了近四个月。那时候气氛很不好,我回家乡过年,身边每个人先担心生活,担心安全,接着又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住,收入能不能维持,毕竟裁员与降薪的信息太多了。

这种气氛下呆久了,我开始有了一些优越感,以我对我们公司的了解,不到万不得已,公司不会动员工的收入。但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走到“万不得已”的境地。

这种优越感,在回北京之后变得更强烈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在别的互联网大厂工作,有些还是中层管理者,都差点丢了饭碗,但我们公司非但没有降薪,还在恢复正常办公后发了一轮奖金,名义是奖励大家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辛苦了。发多少钱不重要,但在这种气氛里面,确实能感到踏实,有一种为集体自豪的感觉。我们跟人聊天时候都爱跟身边朋友假装不经意的说说这事,其实多少有点“凡尔赛”的意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从去年开始就没少往外投简历,本来想着今年拿完年终奖,怎么也该离职了。其实去年年中,我就铁了心想走的,但朋友劝我说,你已经在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大厂里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中就职了,换句话说你基本就是在全中国基本面最好的企业之一里工作了,离职要慎重,因为你可能找不到更好的了。

我听了劝,继续纠结着干了半年,疫情那会儿我打消了辞职念头,庆幸自己选择留下。但当真的工作开始继续以后,还是有这啊那啊的,一堆看不惯的地方。

我也问自己,是同事不好吗?不是,身边每个小伙伴都很有趣,公司里上下级是不允许使用敬语的,什么“总”、“哥”、“姐”、“老师”,都不允许出现在称呼里。那是团队气氛不好吗?当然也不是,字节做事的气氛很好,开会都是奔着结果去的,如果发现会议陷入僵持,一名员工可以当着领导面站起来离席,结束这场低效的会议。待遇不好吗?你肯定不会这么认为。

即便每个要素都是好的,但人的感知是明确的,我的感知就是迷茫,很不爽。后来我想了想,也许是公司前进的速度降下来了,很多原来在快速成长时期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变得很难看到价值了。可是活儿毕竟干了,于是我们都要绕很多弯,来解释自己工作的价值,我对我们部门的上司是这样,我们部门的上司对他的领导,更是这样。

我们公司有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还有年终总结,我们不得不在每一次总结的时候梳理意义。可关起门来想想,这其实就是没有价值的表现啊。看不到意义的事情做久了,人就会很迷茫。

数据复盘到半夜,

运营忙到自己送外卖

【花花】某外卖平台运营

图片来自pexels

“先不说了,马上要开复盘会了”,花花在晚上10点14分结束了与朋友的聊天。

凌晨1点35分,花花在平时常用的聊天群中独自发了一句:“数据复盘完了,睡觉了”。

“忙”字一次贯穿了花花的整个2020。

年初疫情是个分水岭吧!我是2019年国庆节后进入公司的,在2019年末尾的那一段时间虽然每天工作也繁忙,需要去线下一家店一家店的递推,还需要维持线上社群的活跃,但是每个月都有几天不受打扰的休息时间,团队也有较高频率的集体活动,比如组织出去游玩、来一局电竞比赛,还是比较符合对大公司的预期的。

但疫情打破了这种“岁月静好”。餐饮业受疫情冲击比较大,许多餐馆做不了生意都贴上了“门市转让”的告示,同时许多餐饮店老板都将希望放到了外卖上。我记得之前负责的区域,由于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流量要好些,所以一直不敢在我们平台上开,疫情来了后他们都主动找到我们上线平台。

客观上说,疫情对外卖平台是正向的影响,我们市场运营人员也有得忙了。

疫情期间商家更好拓展了,于是领导让我们更频繁地维护商家关系;点外卖的人多了,于是我们还得加强微信、QQ等社群的活跃与拓新,甚至还去买了高校微信群;外卖订单多了,商家更容易出现问题,我们也要忙着去“救火”——记得3月有一天晚上外卖订单太多,骑士分配不过来,我还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去送了一晚上外卖。

不仅是上半年忙,下半年也忙。听说是几大巨头都看上了本地生活这个市场,特别是社区团购,我们领导为了响应上面的号召,在没有研究透彻我们这块市场背景下强行用“明学”下KPI,给我体重从51kg干到了46kg,甚至忙的连朋友圈发自拍的时间都没了。忙是忙了大半年,但是到年底仍没有听说升职加薪的事,与前辈私下讨论只打听到“不如去年”几个字。

不过,我觉得今年总体上过得还是比去年更好,同时也希望明年领导不要胡搞瞎搞,脚踏实地把新业务做起来。

汽车没法带货,

跟粉丝借车也坚持初心

【楠楠】汽车视频“大V”、MCN创业者

图片来自pexels

借势成长,坚持初心。

楠楠是汽车视频大V,由她经营全网粉丝过千万的视频号有三个。但与流量直播网红不同,汽车内容没法带货,内容变现、品牌广告,是她业务变现的唯二途径。于是疫情到来时,她躲进她的积累里,躲进她的粉丝中,躲进了她的爱好。

我早就不迷茫了,迷茫是你们年轻人讲的事情,我都40岁了,还来谈什么迷不迷茫的事,别人可以笑话我了。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2016年开始做这摊事儿,赶上了抖音、快手、B站,所有自媒体平台崛起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跟着平台一起成长,借到的力一定是大的。

所以我总结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干好两件事情,一是做好我的节目,二是跟着平台走。先说说第二个吧,平台有什么流量扶持计划,我都会积极参与,有跟车相关的新平台出来,比如懂车帝,我都会入驻。当大V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跟平台对接,获得起步优势,所以这件事,被动的做做就可以了。

要主动去做好的,是我的节目。你要说今年受影响,做节目的确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的节目都要在户外拍,上半年几个月,很多同事困在家乡,人聚不齐没法弄。另外到处都不让去,景也没法采,老是处于断更状态。

我做的几档节目,是没有“人设”的,节目里有“角色”,但走出节目,不会形成人设,这一点,跟现在火的短视频网红很不一样,可能这是我自己的风格吧,我比较传统。这种传统,我一直引以为傲,但坦白说,的确也让我们在疫情阶段很吃亏,你在网上有了人设就可以当网红,坐下来扯扯闲篇儿,录个短视频,都能保持曝光,带个货。我这种就不行,每一期都有脚本有分镜头有后期,更何况汽车这东西也没法网购。

但好在我们全网的关注基数还是比较大的,不发节目,分享一些别的,也有人看。什么是“别的”?就是视频节目以外的东西,我会用文字发一些个人感想,偶尔开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尤其疫情期间,我的户外爱好很多,徒步、露营、蹦极、滑雪,把丰富的生活分享出来,很多网上的朋友都说,我发的这些让他们状态更积极了,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很多人被困在家里出不来。

对我而言,这种个人层面的交流与节目是分开的,我还是更喜欢用文字,要么面对面聊天,要么就用文字。直播太闹了,我反应不过来。我是做内容的,当然研究过直播,能在直播中敏捷反应的,都是训练出来,即便你有百万观看人数,对于主播而言,那都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整体,你要做的,是按若干套路对答如流。我不喜欢这样,可能这就是我的“人设”吧,直来直去,不喜欢就不做。把这一点充分展示出来,能接受的留下做朋友,比装傻讨好大家强。

我不喜欢“粉丝”这个称呼,从来不用。这个名字总让我觉得有点膜拜、附庸的感觉,我内心里把大家当成朋友,当然是其中一部分。朋友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去各地出差时,有人约我吃饭,聊两句不别扭,有时间的话我都会去。

我在各地都有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也就小了。你知道我们做的汽车节目,难免要跟车企打交道,一款新车上了,关注度在这,我们都会找企业借车,赶紧把节目做出来,抢时间。

但今年新车节目尤其困难,很多自媒体生存遇到困难,都在想办法找企业要钱,企业销量不好,也懒得理他们,反正也卖不动,你们爱写写吧。我做节目从来不抱着目的去,企业有投放,就按甲方要求做,没有投放,我的节目始终都是给消费者看的,所谓C端用户。

这样一来,跟企业的距离就远了,今年借车变得更慢了,企业担心不可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时候,朋友的好处就来了,很多朋友,就是你所谓的粉丝吧,他们提到新车,主动借车给我们,你知道这要多大的信任吗?刚提到新车,自己还没开两天,就借给我们了。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四季度那么多新车,节目我们一期没落下。

疫情刚恢复那会儿,企业都不敢发新车,由头少了,我们正好腾出手做了很多有人文关怀的节目,节目还是都跟车有关,但跟钱没关系,算账肯定都是赔的。

互联网的好处,就是这些都会保存下来,被记录在案,成为我们“人设”的一部分,我们做过了。

工作两个月,

公司就没了

【小艺】某互金公司视频运营负责人

图片来自pexels

成都今年的冬天并不十分冷,但心里总是没什么安全感。

我是互金产品公司的视频运营,因为疫情关系,在家一直待到4月份,回成都上班第二个月,就被告知公司垮了。

清算那天,我一个人去拿的东西。大门口公司的Logo还贴在上面,门后面是空荡荡的办公室和白晃晃的节能灯。一个穿制服的保安跟在我后面,告诉我电脑被锁了,里面的资料都不准带走。我带着口罩,什么也没说,拿了抱枕和一些个人用品就走了。

4月工作,6月离职,只工作了两个月。

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去了一趟厦门散心。可人一旦不工作,生命好像会慢慢枯萎。于是,从厦门回来后又开始投简历。

我当时去面一家公司,招聘人和我谈得不错,可等到人事和我谈的时候,不仅薪资比之前低了1K,实习期还从普遍的3个月变成了6个月。之后又面了好几家公司,实在找不到互金领域的,广告、科技也都试过,等到国庆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合适的工作,也是金融领域。

新公司是贷款中介,今年疫情加上政策监管,成都的小贷公司倒了好些,我们公司算比较大的,但压力也更大。信用贷不好批,往年一个月数百万的放款额,到今年也只有几十万。

公司靠放款提成吃饭,没有信用贷,只能在其他贷款项目使力,比如说企业贷、税票贷等。11月份,公司专门办了企业贷的专场,我还配合业务方面策划了线上直播,上门礼单列了一张A4纸,但活动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好。

在新公司,短视频运营部初立,文案、拍摄、剪辑、找演员、后台运营都是我一个人,每次和总监对接的时候都很崩溃。

不过就算再累再难,我也没有想过要离职,毕竟越是初立的部门,越是有潜力。

12月成都疫情翻红上了热搜,可这对我们公司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是——经过人事协商,公司给配的助理终于在12月到岗了,这下我可以腾出手来,更多心思去搞策划啦。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的2020,愿大家2021年坚持初心,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

  • 餐饮行业上了美团的船,不合作没生意,合作赚得少,这难言的鸡肋

    其实客户说商家餐品贵,却不知你们付的钱大部分都被平台抽取了.而且美团小哥的跑腿费也是商家承担一半,消费者出一半,所以一单20块钱到商家手里只有一半,甚至不足一半.大势所趋,不合作,店铺就少了一半生意, ...

  • 后疫情时代,美团是否会掉队?

    5月25日,美团发布了2020年Q1财报,营收167.5亿元,同比下降12.6%,净亏损2.16亿元,同比收窄,环比下降超40%. 其中,Q1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减少18.2%,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 ...

  • 互联网巨头对社区团购下手,赚钱的背后,却让人感到一股凉意

    欢迎收看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异常发达,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看到,巨头们厮杀的场景,倒退十几年有团购业的百团大战,倒退七八年滴滴和快的,在打车上下足了血本,而过去几年我们又相继看到了,共 ...

  • 美团上可以买iPhone12了?美团不断跨界新零售想干啥?

    说起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基本上除了BAT之外就是美团了,美团自从上市以来不断茁壮发展已经成为了全中国线上线下做得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团的很多行动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就在最近美团上 ...

  • 美团外卖的新目标:不只是Better,更要Healthier

    在改变消费者获取食物的习惯后,美团外卖已具备影响甚至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潜力. 疫情终将结束,大多数人都会高估疫情的短期影响,却低估其长期影响,特别是对生活习惯.民众心理.消费理念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影 ...

  • [美团Q3财报]:排兵布阵社区团购,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

    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28.8%超市场预期,但美团最关键的战场是社区团购,这是未来之战. ⊿  文/黎帅 11月30日,美团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美团当季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2 ...

  • 美国版“美团”、“饿了么”要牵手,这事儿能成吗?

    美国外卖平台GrubHub (NYSE:GRUB)隔夜暴涨近30%,盘中多次触发熔断暂停交易.有消息称,优步已向这家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 在华尔街看来,这无疑是最好的安排.和国内的美团.饿了么相互厮杀 ...

  • 美团再现高增长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企业借助疫情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团就是其中之一.在疫情期间国内餐饮行业数字化大大提速,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的市占率,也因 ...

  • 美团涨佣惹众怒:6000亿盛宴背后,几百万人怨声载道!

    疫情当前,全世界被闹得不得安生.外面有特朗普这货一会疯狂甩锅,一会断供世卫组织,无时不刻不添乱.   一看内部,问题也不少,比如最近"外卖涨佣"又搅得满城风雨,各路人马激烈争论. ...

  • 复工伊始,互联网平台的疯狂补贴就来了

    据日前的最新报道显示,当前全国已经连续9天治愈出院的患者人数超千人,全国14省新增确诊人数病例为0,而随着越来越多这类好消息的传来,此次疫情似乎也已经能够看到终结的曙光.目前,除湖北以外的不少城市也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