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药剂科 石浩强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一般多为病毒所引起。感冒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当然当感冒并发细菌感染时,应当选用抗菌药物。感冒的常见症状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虽然很多家庭都自备有抗感冒药物,但其实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能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即可,事实上即使不进行药物治疗单依靠自身免疫力也可以痊愈的疾病。现实生活中,当感冒来临时,很多人急于痊愈,可能会中药、西药、中西“混血儿”等多种感冒药物一起服用,或者觉得一种感冒药不“给力”就立马换用另外一种。事实上这些做法隐患多多。
常用的抗感冒西药多为复方制剂,一般由解热镇痛药、抗组胺类药物、收缩血管的成分及镇咳、祛痰药等组成。
主要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以缓解由于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疼痛等。主要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有抗过敏,减轻感冒引起的卡他症状等作用。收缩血管的成分主要有伪麻黄碱、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解鼻黏膜充血所引起的鼻塞症状。主要有右美沙芬、氨溴索等,可以缓解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虽然抗感冒药大多数为非处方药(OTC药物),不需要凭借医生处方就可以直接到药店购买,换言之相对较为安全,但是药三分毒,药物必然会存在相应的不良反应。解热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对于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可损伤胃黏膜,所以一般应该饭后服药。此外,部分药物在超过安全剂量后还可能会引起肝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大剂量时(国外定义>4g/天,国内一般从严定义为>2g/天),就可能会诱发不可逆的肝损伤。抗组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抑制,可引起嗜睡、疲乏等症状。收缩血管的伪麻黄碱与麻黄碱为易制毒品,具有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的不良反应。镇咳成分,如右美沙芬可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中医药在我国源远流长,很多人觉得西药副作用大,会去选择中成药来治疗感冒,药店里的药物也是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事实上,中医认为感冒分为风寒与风热两种,风寒感冒的特点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苔薄白。风热感冒则发热重、微恶风、咽干、想喝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寒感冒主要通过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草药如荆芥、柴胡、防风、麻黄等进行治疗;风热感冒则通过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的草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薄荷、牛蒡子等进行治疗。
感冒时,有些人为了迅速克服症状,可能会同时服用不止一种的抗感冒药物。此时应当特别注意多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成分,以免摄入过量而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当西药合用的时候。例如日夜百服宁与泰诺,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扑尔敏、右美沙芬,合用后遗患多多。此外,中成药为多种草药的复复方制剂,在成分上也存在着重复的可能,且有些“混血儿”也含有西药的成分,如强力感冒片、新复方大青叶片、感特灵胶囊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前所述,感冒一般是自限性疾病,痊愈与发病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感冒时,服用西药对于缓解症状有好处,但不能忽视不良反应的存在,辩证地说:用对了是治病的良药,用错了则会成为致病的“毒药”;服用中成药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样有副作用的问题,所以提倡“慢病慢治、急病急治”是有道理的。
西药在成分上较为接近,若感觉效果不佳想换用其它药物应当特别注意成分上是否有重复之处。换用时,采用间隔给药的方法较为适宜,比如一种药物退烧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该至少间隔6小时左右才能换用另外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还有,草药、饮片与非甾体抗炎药是否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尚不明确,如无必要应当谨慎联用。综上所述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更是自身免疫系统的调整和重建的过程,得病了切莫忧心忡忡。合理、安全用药对于缓解症状是有好处的。
服用感冒药应避免联合使用有重复成分的药物,不要轻信OTC药物。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含有伪麻黄碱和麻黄碱成分的药物时应当慎重,以免诱发心血管疾病。
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操作精密仪器的感冒患者不宜服用含有中枢抑制成分的感冒药。
服药2~3天后仍没有症状改善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
感冒时,换药是可行的,但务必注意必要的时间间隔。
草药的量效关系尚不明确,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在与西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切莫讳疾忌医,感冒该用药时就应当就医、用药,“硬挺”的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