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双11玩套路,京东天猫被罚款50万
要说互联网套路最多的地方,电商平台绝对排前三。
先涨后降、打着折扣名义涨价、虚假宣传等各种套路层出不同,防不胜防。
每年618、双11就是电商平台们表演花式割韭菜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幸中招。
现在好消息来了,相关部门针对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乱像做出处罚决定,以儆效尤。
我们熟知的三家电商平台,京东、天猫、唯品会这次就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罚款50万。
50万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背后体现的意义却不寻常。
说明有关部门已经发现了电商混乱的环境,给消费者带来的恶劣影响与利益损害,决定出手整治一番,还我们一个干净的购物体验。
那么这三大平台到底存在哪些不正当行为,才引来罚款50万的处罚呢?
答案就藏在判罚决定书中。
书里提道,在双十一优惠活动大促期间,京东、天猫、唯品会存在先涨后降、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
展示的案例挺多的,给小伙伴挑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
首先是京东,它在某件商品上标注直降300块,实际只降价了91块,严重夸大信息。
降价数字不符合事实,最后被查出来一顿批评。
天猫更骚,京东起码真的降价了,它却表面打折,实际价格不变。
原来售价44.4块的东西,在双11当天涨价到88.8元,然后整个5折活动,折后44.4,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先涨后降”。
这样操作,有一个好处:让消费者看起来有一个很大折扣的优惠价格,引诱他们掏钱剁手,事后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以为占了大便宜。
实际上花了跟原来一样的钱,成了那根绿油油的韭菜。
唯品会相对朴实一些,它没有玩先涨后降或者夸大信息的手段。
被处罚的原因嘛,在于无法自证。
唯品会在某件商品的销售页上,标注了“全网低价”四个字,却没法拿出证据证实是全网最便宜的商品,有不实信息的嫌疑。
怎么样,看完了这些被通报批评的骚操作,大家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我们平时在购物的过程中,很可能也中过类似的套路,只是没意识到罢了。
那些不知道商家套路的消费者,现在可能还觉得店家的活动多好、优惠力度多大,称赞它们是良心卖家。
殊不知,这都是商家诱惑你下单掏钱,给自己增加营收的手段呐。
近几年电商平台经常被网友吐槽套路满满,其实对平台有意见的不仅是普通消费者,还有第三方商家们。
双11、618等节日更多是大品牌、大商家们的狂欢节日,对于小商家来说,就是白花钱的日子。
因为参加活动不仅需要配合要求降价,还要给平台缴纳一笔服务费。
但问题是,这些花出去的钱,并不一定能带来成交,仅是给予它们在活动期间一个曝光的机会。
不参加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也可以,但代价有点大。
不报名参加各式各类活动,你的店铺就得不到曝光,拉不来流量,没有流量意味着没有任何人购买下单。
开店就是要卖东西呀,现在东西没人买,破产倒闭,上大街喝西北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平台可不管你这些,你不做自然有其他店铺做,商家没办法也只能顶着头皮硬上。
说到这里,大家也发现了吧。
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店的商家,想要赚钱,只能按着平台给你画好的路线走,不按制定规则办事,那就别怪我不带你玩了。
可是跟着平台走又烧钱,那怎么办?最终不得不使出各种骚套路,玩弄消费者,在他们身上榨出更多的利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这不是为商家洗白,只是想表达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再良心的商家,最终也会为利益低头,
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垄断。
其实不仅仅是购物平台,关乎到我们吃住行的外卖平台跟打车平台,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比如前段时间因为”杀熟“登上热搜的某团、打车费用越来越高的某滴。
还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全网皆知的某巨头因涉嫌垄断被调查事件。
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这些涉及垄断的行为会给我们生活继续带来更大影响的问题。
有关部门已经在不断的加强涉及垄断的调查,以及在完善相关的反垄断法案。
相信,当反垄断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时,类似的提价再减、虚假销售以及诱惑交易等不正当行为也会逐步消失,还我们一个朗朗晴天。
恰饭时间
由 Airpods Pro 引起的降噪耳机狂潮今年终于是刮到了国产品牌身上,但价格普遍偏高,即便是价格屠夫小米的真无线降噪耳机也要699。相比之下,FIIL T1 Pro更像是一个搅局者。在保持FIIL一贯以来的高音质以外,FIIL T1 Pro还加入了降噪功能和蓝牙5.2,在连接稳定性和续航上都有不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