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中医界的“奇谈怪论”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奇谈怪论”之:肝不是居下焦,而是居中焦
长期以来,世人认为中气是中焦脾胃之气,并且习惯地以脾胃为中焦之代用词。我们认为:中焦,指中焦之功能而言。根据中焦的生理功能,肝、胆应居中焦。中气,当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非单指脾胃而言也。
今之中医基础理论仍以肝居下焦。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关于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一般认为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和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而言,应归属中焦,但因其在生理功能上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与肾一并划归下焦”。世人为何如此忽视肝胆在中焦的地位和作用呢?答曰:以肝的生理功能与下焦肾的关系密切也。
以肝的生理功能与肾的关系密切而列入下焦之说,据说始见于温病学说盛行的明清时期。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李东垣《脾胃论》以“肾肝之病同一治”,亦以“肝属下焦也”。
但肝肾关系密切,并不能说明肝一定位居下焦。只有从下焦的生理功能,方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功能,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排泄水液及糟粕的作用,犹如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的状况。张介宾《类经·经络类》说:“渎者,水所注泄,言下焦主出而不纳,逝而不返”。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由膀胱所司,但当依赖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才能完成。若肾中精气衰,封藏不固,可出现遗尿、尿清长等症;若肾和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开合失度,就可出现尿频、遗尿或尿闭等症。大便的排泄,虽通过大肠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但亦与肾的气化作用有关。所以又有“肾司二便”之说,张介宾说:“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之所主”(《景岳全书》)。可见,在下焦的生理功能中,皆肾主之也。说明“肝属下焦”之说不妥。
有流必有源,只有上下探索,清楚其源流,才能了解其全貌。中医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突出的独特性就是继承性。《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我们可以看一看《内经》、《难经》等是怎样论述肝脏部位的?
其实,“肝居中焦”之论,《内经》早有论述,其后《难经》与王冰注《素问》中均有说明,且后世医家均以之应用于临床进行舌诊。分别论述如下:
一、《内经》以肝居中焦
1、《素问》尺肤诊以肝居中焦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此言尺肤分为上附、中附与尺内三部。附,《太素》作“跗”。并注云:“跗当作膚,古通用字,故为跗耳”。是知“上跗上”即“上肤之上”、“中跗上”即“中肤之上”也。尺内,王冰注:“谓泽之内也”。说明近尺泽部位为尺内,近寸口部为上附,两部之间为中附。根据“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的法则,以五脏而论,上附候上焦心肺,尺内候下焦肾,中附候中焦肝脾也。显然,《素问》是以肝居中焦也。
2、《灵枢》全息记载,肝居脾之上
所谓“全息”,是指1980年张颖清发现手第二掌骨的全息穴位分布,明确提出“生物全息律”的理论。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部分都具有整体的一切部分,亦即生物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具有整体的缩影。体现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具有全息性质的联系。《灵枢》早就有这种全息记载。如《灵枢·背腧》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椎之傍,心腧在五椎之傍,膈腧在七椎之傍,肝腧在九椎之傍,脾腧在十一椎之傍,肾腧在十四椎之傍”。说明脏气通于背腧,且背腧位置的高低,与五脏位置的高低一致,即脏在上者,其背腧位高;脏在下者,其背腧位低。此亦“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也。可见,肝居脾之上,脾居中焦,岂有肝居下焦之理!
从《灵枢·五色》全息记载中,也可看出肝居脾之上:“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此以脏腑应于面之部位。所谓“直下”者,指鼻柱部位,下极的直下方,鼻柱部位应肝也。所谓“下者”,指肝之下,即鼻之准头部位以应脾也。此亦“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亦以肝与脾同居中焦也。
二、《难经》以肝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三焦的具体部位,《难经·三十一难》虽有论述,却没有结合脏腑。但根据《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要诀》引文:“《难经》曰:‘肝重二斤四两,……肝之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今本《难经·四十二难》,此“肝之为藏”二十五字,不知为何人所删。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注中,皆引此二十五字。说明《难经》原本,是以肝并胃着脊之第九椎,肝与胃同居中焦也。
三、王冰注《素问》,肝处中焦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王冰注云:“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也”;“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也”;“肝为阳脏,位处中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也”;“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也”。可见,在唐朝就早已明确三焦所属脏腑,以心肺居上焦,肾处下焦,肝脾位居中焦也。
四、历代医家舌诊皆以肝居中焦
舌诊,历来为医者所重视,观舌望苔对洞察疾病的本质,进行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舌诊,是将舌面分为几个部位以候脏腑,一般根据“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的法则来分。《医镜》云:“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这是以脏腑来划分,即以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肝胆,舌根属肾。若以三焦来分,舌尖心肺属上焦,舌中两边肝胆脾胃属中焦,舌根肾属下焦。可见,舌诊亦以肝居中焦也。
肝的部位在中焦已明确,从中焦的生理功能来探讨,肝也是应居中焦。
一般认为,中焦的生理功能就是受纳、腐熟水谷和化生气血。除化生气血须通过心肺外,其余全是由脾胃完成的,看不出肝胆的参与。所以人们常习惯地以脾胃为中焦之代词,以中气为中焦脾胃之气,即来源于此。
我们认为,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但脾胃对饮食物之消化、吸收与输送,没有肝胆的参与,是无法完成的。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调畅,有助于脾升胃降的协调,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不但影响脾的升清,也能影响胃的降浊,给食物消化带来不利;另方面肝分泌出的胆汁,贮存胆囊,在肝的疏泄功能作用下,胆汁及时下输小肠,可助饮食物之消化。所以唐容川《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物入胃全赖肝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很显然,中焦“腐熟水谷”的功能,乃肝胆与脾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肝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们按照《内经》肝属中焦之论,不单纯是为了辨别肝的部位,其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人们学习《内经》,重新认识中焦,重视肝胆在中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焦为肝胆脾胃所共居,非脾胃之所独居也;中气,非单指中焦脾胃之气,实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李东垣《脾胃论》中之所谓提升脾胃之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李氏升阳之所以必定除湿,是因为只有湿化,阳气才不被郁阻而上升。可以说,除湿是为升阳扫清障碍。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重视“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除湿以复脾胃之运化也。这就是李氏风能胜湿的实质,是借肝之疏泄功能以胜湿也。然风药辛散常用,实能耗气,且又暗伤肾水以损肝木之根也。所以用健脾益气以治其本者,不但免伤肝木,还可杜绝湿之再生。可见,李氏之所谓提升脾胃之阳,即提升肝脾之阳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于“中气下陷”,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所谓“中气下陷”,是中气不足,即肝脾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的进一步发展。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阴挺、疝坠、脱肛及久痢、久泄、崩漏等病。对此等病证,不但当责之于脾,且当问之于肝。因肝主筋,脾主肉。肝气虚则筋弛,脾气虚则肉缓;肝气虚则气滞下重,脾气虚则气陷不升。故治此等证,法当升举肝脾。所以,李东垣《脾胃论》首用风药以升木气,升木以培土也。可知“中气下陷”为“肝脾之气下陷”,非独脾也。
由于中气为中焦肝胆脾胃之气,因此,我们对于中焦疾病就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生理上是相互支持与制约的,所以,其病理变化也是相互累及,而症状也就相兼并见。在病理情况下,肝之病变最易影响脾胃。《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之病变,不外疏泄太过与不及。疏泄太过则肝气横逆,乘克脾胃,或为腹痛泻泄,或为呕吐反酸;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木郁壅 土,而为胸胁胀,脘痞不食,成为“肝胃不和”,或“肝脾失调”。同样,脾胃有病也会影响肝胆。如脾胃虚弱,血之生化不足,可使肝血亏损;脾胃气机窒塞,可致肝气郁结,甚则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可致胆汁泛滥肌肤,发为黄疸等。因此,对于中焦疾病或某些疑难病的治疗,既要问脾,也要问肝,不可徒执一端也。
“奇谈怪论”之:以讹传讹,笑掉大牙
这是个笑话,是由“肝不弦肾不石”一语引起的。“肝不弦肾不石”之说,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原文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此中“肝不弦肾不石”句,不但后世医家没有读懂,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没有读懂。李氏虽医学精深,经验丰富,却只偏于医理与临床,完全忽视了对古代语言的进一步研究,致使他没能揭示出“肝不弦肾不石”的真实含义。在经文面前,他只凭自己的医学水平与经验,在“肝”字前加一“非”字,即将“肝不弦肾不石”改为“非肝不弦肾不石。”
谁知李氏这一改,反而改出笑话来了。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非肝不弦即谓肝弦,非肾不石即谓肾石。肝弦与肾石乃一般适应四时春与冬的脉象,非真脏脉,真脏脉是不得胃气之脉,这是很普通的知识。一个金元大医家意糊涂起来,岂不是笑话!
其实,“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常有的事。所以,真正的笑话还不在李东垣,而在“湖南中医研究所”。“湖南中医研究所”虽然读了《内经》,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内经》,更没有认真研究《内经》原文。只认为李东垣医学高超,是对后人影响很大的医学大家,准没有错,就大加赞扬。在《<脾胃论>注释》“评述”中说:“本论却反其意,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特意下一个‘非’字,纠正了千载疑误,反映了脉学真理。春、肝脉弦,夏、心脉钩(洪),秋、肺脉毛(浮),冬、肾脉石(沉),这是一般适应四时的脉象,真脏脉并不表现为肝不弦、肾不石,而是缺乏从容缓和的征象。如果‘弦而劲急,洪而鼓躁,浮而短促,沉而搏激’,全无胃气冲和的反映,这才是真脏脉见。所谓真脏脉,即是脏气败露。东垣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发现《平人气象论》中关于脉理的讹误,敢于一反‘经旨’,是有独特见解的。”他们不知如此赞扬错误,未免失之太远,贻笑大方了吧!
我们认为,“肝不弦肾不石”句,经文不错。句中两个“不”字,不是否定副词,而是程度副词。古字“不”通“丕”,如《诗》中“不显”、“不承”,《书》中作“丕显”、“丕承”。《说文》:“丕,大也。”古时“大”用作副词时,常与“太”通用。故“肝不弦肾不石”即“肝太弦肾太石”也。肝太弦与经文“但弦无胃曰死”同义,肾太石与经文“但石无胃曰死”同义。说明太弦、太石的脉象毫无从容和缓,故谓之无胃气之真脏脉。可见李氏加一“非”字反而错了,说明李东垣对于训诂还是生疏的。
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对于文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句,于鬯注云:“按‘而’字疑隶书‘面’之坏文。‘咳不止’为句,‘面白’为句,‘出血者死’为句”。1987年第4期《医古文知识》中,《校勘论证方法初探》一文赞扬了于氏校之合理:“以句读证明论题。读‘面白’为句,则显出原文‘而’字不可解,证明‘而’为‘面’之合理。旧以‘白血’连读,则血未见有白者矣。以常识证‘白血’连读之非,‘面白’连读为是。”其实,于氏之校勘是错误的。可借助于语法分析。句读原文不错,“而”字也并非“面”之坏文。这里“白”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白,通“魄”。魄者,迫也。《白虎通·情性》:“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魄者,白也。”“血”为兼语,充当“白”之宾语、“出”之主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谓“咳嗽不止而迫使血出”也。说明此作者也没有真正读懂《内经》,而以讹传讹也。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奇谈怪论”之:“胆气春升”之说,必须“清理”!
“胆气春升”之说,始见于李东垣《脾胃论》。李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很清楚,“胆气春升”是李氏用以说明胆气生发的作用,有如春天少阳生发之气,万物生长,是五脏六腑升降的根本,把胆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五脏六腑之首。由于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此说一出,世多宗之,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认为,李氏为凑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首先就犯了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的错误。所谓“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此“少阳”无疑是指足少阳胆经,以十二经太少阴阳立论也。但此处之少阳与四时之气相配,可知此“少阳”非十二经阴阳之“少阳”,乃四时阴阳之“少阳”也。以《汉书·律历志》说:“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肝主春,属东方,故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于脏为肝也。很明显,李氏之所谓“胆气春升”,实质是“肝气春升”。
二、李氏立升阳各方,不是升胆之阳,而是重在升肝之阳。《脾胃论》中之所谓“升阳”,是升“少阳胆气”之阳。但要升阳,必须除湿,只有湿化,阳气才不被郁阻而上升。李氏在除湿这个问题上,却非常注重风胜湿以治其标,健脾益气以治其本。其体现升阳益气的方剂,其中风药与益气药不可缺少。因风能胜湿,凡所用风药皆味辛,辛能散。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散”为肝性之所喜,能散肝郁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木能疏土,以复脾胃之运化以除湿也。可见,李氏之所谓升阳,重在升肝之清阳也。李氏之所以重视益气,因人参、黄芪、炙甘草性甘温,不但为脾之所喜,亦肝之所喜。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缓”亦顺肝之性。人皆曰肝无补法,此非见道之言也。可知李氏作药并无半点提升胆阳之意,其谓“胆气春升”,实为“肝气春升”之代用词也。
从以上两点可知,李氏不惜以四时阴阳与十二经阴阳相混,其目的是为了偷换概念,从“肝气春升”暗渡到“胆气春升”。
三、将胆置于五脏六腑之首,不符合《内经》旨意,根据《内经》脏象学说,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而六腑是属于管腔器官,主要是“传化物”,对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而胆只不过是六腑之一,只配合肝脏谋虑主持决断而已。且其所贮藏之胆汁,需由肝脏分泌而来,其胆汁向小肠排泄,亦有赖于肝脏的疏泄作用。胆又何能凌驾于五脏六腑之首呢?
四、胆以通降为顺。六腑是以通降为用的,如果胆汁上逆,除了胸胁胀满疼痛外,还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淤滞外溢于肌肤,则可出现黄疸。所以,对于胆气郁结,湿热内蕴一类疾患,临床上一般采用清、疏、通、降的法则进行治疗。
李氏之所以有“胆气春升”之说,完全是没有弄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真实含义,但是在经文面前,他又怕背“离经”
文源:医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