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之望丨索凡替尼获批上市!创新之光,惠及中国及全球患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徐建明教授、沈琳教授谈索凡替尼获批上市。

2020年12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的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凡替尼(商品名:苏泰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非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这是全球唯一获批用于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VEGFR-TKI药物。

NMPA官网截图
众所周知,神经内分泌瘤(NET)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由于其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且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药物,因此临床对于新策略、新药物始终热切期盼。索凡替尼历经十四年研发历程,在分别针对非胰腺NET和胰腺NET的两项Ⅲ期临床研究SANET-ep研究和SANET-p研究中,索凡替尼表现出了出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两项研究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并于《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在线重磅发表。目前,索凡替尼治疗胰腺NET的适应证申请也在进行当中,其在美国和欧洲的上市申请也已在稳步推进当中,索凡替尼惠及全球患者令人期待。
值此获批上市的重磅时刻,小编特邀SANET-p和SANET-ep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畅谈索凡替尼获批上市对于临床的重要意义,阐述索凡替尼独到机制所带来的应用潜力,并就索凡替尼走出国门、全球上市的前景发表看法。

徐建明教授

沈琳教授

徐建明教授视频
沈琳教授视频

丰富治疗手段,改变治疗格局

索凡替尼获批上市意义重大

徐建明教授:索凡替尼的Ⅰ期到Ⅲ期临床研究,是全国20多家中心历时近10年才携手完成的,如今索凡替尼正式获批上市,研究者们的激动心情是可想而知的。SANET-ep和SANET-p研究是NET领域里程碑式的重磅研究,其良好数据使得索凡替尼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批治疗NET的自主创新药物,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二个治疗非胰腺NET的靶向药物,因此索凡替尼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NET患者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索凡替尼的上市将对中国NET的治疗格局带来重大改变。目前中国非胰腺NET的治疗只有生长抑素类似物,另有一小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化疗或者mTOR抑制剂,索凡替尼的上市会令不同线数患者都受益。而在临床疗效方面,虽然没有做过头对头研究,但据研究者观察来看,索凡替尼的疗效是好于以上提及的几种药物的。因此可以说,索凡替尼的上市使得非胰腺NET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治疗格局也发生变化。

沈琳教授:对于索凡替尼获批上市感到激动!众所周知,NE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药物仅有生长抑素类似物、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以及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已有近十年没有新药诞生。尤其对于非胰腺NET来说,由于疾病复杂性高,治疗难度大,目前几乎没有疗效令人满意的药物可用,存在较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索凡替尼两项重磅研究分别针对胰腺NET和非胰腺NET,这一设计本身就非常难得,而其研究结果也同样出色。SANET-ep研究结果显示,索凡替尼可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延长近2.4倍(9.2个月vs 3.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也得到显著提高(10.3% vs 0%)。鉴于索凡替尼的出色表现,相信其不光是中国NET患者的治疗新选择,未来也将改写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成为全球患者的良好选择。

总之,索凡替尼的研究数据是国际性的成果,作为NET领域首个来自于中国的创新药物,我为其能够在我国上市感到高兴!

机制独到,潜力无限

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前景可期

徐建明教授:索凡替尼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不仅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2/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阻断与免疫抑制相关的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因此其与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正在开展多项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应用于不同实体瘤的临床研究,期待能够早日听到令人欣慰的结果。
沈琳教授:索凡替尼不仅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会影响到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因此在当今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索凡替尼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成为学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本中心牵头开展了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多个不同瘤种的Ⅱ期临床研究,目前进展顺利,已经接近完成,我和大家一样期待其最终结果的公布,届时我将向大家作详细汇报。

走出国门,迈向国际
索凡替尼全球上市值得期待

徐建明教授:据悉,索凡替尼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认可,可凭借SANET-p和SANET-ep研究的数据用于其在美国和欧洲的上市申请。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促成了索凡替尼受到国际认可。
首先,索凡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Ⅰ类创新药,其两项Ⅲ期临床研究均由中国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两项研究无论是方案设计、开展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分析,都经得起各方检验,其数据可靠,结果出色,已经两次登上ESMO的口头报告环节,并且两项研究均在《柳叶刀·肿瘤学》在线发表,引起了全球NET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
其次,从现有研究证据来看,NET的治疗没有体现出人种差异,这意味着索凡替尼在中国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其在欧美人群中也将具有良好的效果。正因为以上两大因素,美国FDA和欧盟EMA的专家们才会非常认可这两项研究的数据,同意以这些数据用于在美国和欧洲的上市申请。
沈琳教授:一款创新药物除了要具备优秀的药物特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循证证据证明其疗效。索凡替尼针对NET的临床研究历时近十年,终获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也展示了和黄医药的魄力和坚守。和黄医药能够投入巨大资金,关注NET这一少见肿瘤,也体现了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展示了中国医药创新领域的整体实力。正是在药物本身具备优势和研究者与医药企业携手努力这一前提下,索凡替尼才能够得到国际学界以及药政部门的认可,期待其早日在国际获批上市,惠及全球患者。
索凡替尼国际化道路的成功也给中国医药研发者带来了启发。中国人口基数大,针对NET这样的少见肿瘤开展大型前瞻性研究相比其他国家更为容易,如果能开展更多像SANET-p和SANET-ep这样的高质量研究,相信必将有更多像索凡替尼一样的中国自主研发创新药物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