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代”下的女性生存指南

知道《理想之城》大结局,我一个问题便是,红玫到底分手没?于是看了热搜,又看了预告,不错,终于分手了,真爽。

《理想之城》开播时,很怕它与之前几部相同题材的都市职场剧雷同,期望值没有太高。等到一集一集看下来,才觉得这样一部以'理想’为中心诠释职场规则的剧,太久没有被关注了。

最近的众多影视剧中,很多剧的出发点都是以女性角度为主:强制赋予女主很多标签,让女性从此实现'职场自由’。一贯的套路,让观众观感疲惫,可如今影视剧中,不让女性角色受点苦,就不舒服。

好像女主越惨,剧看着就越爽。

自《我是真的爱你》的播出,女性话题就一直不断。从女主的人设上来看,我以为这将是个女主为了职场生存不断升级打怪的励志都市生活剧,结果却不是我想的那般美好。

无论是萧嫣的女强人的独立人设,还是陈娇蕊被逼无奈的产后抑郁,都让人唏嘘:女性专心搞事业,会被直男吐槽“你连孩子都不生算什么女人?”;生了孩子得了抑郁症,不光得不到妈妈和婆婆的体贴,还要被人指责“你不爱孩子干什么生他?”。这样的'死亡发言’在剧里随处可见,就好像每天一日三餐,让人生气的台词便脱口而出。

女性,在这个社会,到底贴满了多少标签?不难发现,如今市面上女性题材的影视剧参差不齐,为了迎合市场,也为了将女性身上的优点最大化。那么我想作为女性问一句:这些改编故事的创作者,真的了解女性吗?有时候自己都不太能了解自己,难道要从一部剧中找到共鸣,来发挥作为女性的感同身受吗?

并不会,女性想要的除了贴合现实,就是要好的结局。这部剧看似好的结局,我以为是硬组合的,让萧嫣和陈娇蕊一笑泯恩仇,让所有人都回归自己的位置,这不算好的结局,这只是在剧情发展进程中,悄悄地画上了句号。

像是在说:“算了吧,我们和解吧,不吵了。”

除了《我是真的爱你》,近期还有另一部话题热度也很高,那就是《我在他乡挺好的》,从名字我就嗅到:应该讲的是,我在他乡挺不好的吧。

果不其然,四姐妹的生活从晶晶自杀那一刻变得不同,所有人的人生像是被施了魔咒,不顺心不如意迎面而来,等到了剧情后期,三姐妹突然恶言相向,把所有不如意都宣泄到彼此身上,即将面临“散了吧”的局面,可后来还是晶晶自杀前的礼物又将三人的生活解了咒。没错,晶晶就是拴住三人的关键,她是她们没办法提及的软肋,她们也是她在临死回首的不舍,这就是这部剧最姣好的部分。毕竟大多数人无法去体会,失去挚友的感觉,以及没有她的生活里,自己怎么去调节情绪。

后来我发现,这些或多或少带点女性题材的影视剧,虐女主的共同的出发点,一定是从家长里短出发。为什么呢?因为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只有从家庭本身作为出发点,才能将角色刻画的更立体,才有'看头’。

那问题来了,所有女性,就应该搭配'真实惨烈’的家境、身世吗?是呀,这样才有人对号入座:你看,电视剧都没我惨。醒醒吧姐妹,我不相信,你的一生中难道就没有一件好事,让你天天把自己多惨挂在嘴边?影视剧不是生活,却包含了太多能触动自己的记忆点,这就是影视剧的作用,它要尽可能把所有社会痛点拍进去,于是才会让观众觉得,女性角色每个都这样惨。

这是现如今众多电视剧的弊端,其实不止有将女主写的'惨’这一条出路,女性是美好的,是努力的,是积极的,是阳光的,于是她配一生顺风顺水。

职场困境,不应该只是女性的困境。

《我是真的爱你》、《我在他乡挺好的》、包括《理想之城》,几乎都谈到一个话题,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更严格来说,是抉择。尤其是《我是真的爱你》,剧中陈娇蕊在家庭与事业中的抉择让人心疼又感同身受,可当我看到明明是萧嫣的副总职位被她抢走后,理由竟是陈娇蕊家庭美满,就更看不懂,这个公司一定要女性有独立性,又想要她会生孩子?凭什么?

当代社会给女性的压力有三种:事业压力,指女性在事业黄金期要有人生规划,不能结婚,更不能生孩子;家庭压力:指在女性结了婚后,要相夫教子,要当家庭主妇,但也要随时准备创业,因为你很有可能被嫌弃只会照顾家庭,不会赚钱;个人压力:生孩子前放弃事业,生孩子后丧失事业,还要随时遭受产后抑郁的侵害。

但,为什么这只是女性的困境呢?这不应该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困境吗?为什么有些公司一定要问女性结没结婚,男性就可以随时准备入职?这是社会的问题,跟女性没有关系,社会应该调整和谐度,都是成年人,给彼此留一些体面吧。

在《我是真的爱你》中,看不到男性的包容,看到的却是女性要对家庭和事业全权负责。孩子是双方的,家庭也是彼此的,不要从剧中滋生这样的恶习,要从女性的角度来想,有些故事也要从积极乐观的方面考量。

在这点上,《理想之城》不能说完全规避,但也做了些令人愉悦的改变。它讲了基层女主升级打怪的故事,却将故事里的情节和公司上下的所有级层紧扣在一起,让这部剧的职场内容更鲜活具体,摆脱了一贯式'资本高高在上’的普遍性,《理想之城》真的是以理想出发。而在其中对女性的刻画,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职员,却也从剧情中看得更舒服了些:比如红玫回顾了和男朋友的点滴后拉着行李头也不回地走掉;比如苏筱在受过伤害与挫折后潇洒转身的背影,都在告诉观众,有些难过是真的,在意时哭的很凶,向前走时,女性终于要独自走向自己心中的理想了。

为了理想,为了现在的理想,为了未来的理想。

提起女性,不要说人设,也别贴标签。

作为女性,我无法完全不以女性视角考虑,但作为观众,我不认同一定要通过剧中的“大众人设”来定义女性,也不要通过角色来告诉大众,女性的不易。

很多话题中,不免有男性自私的发言,说“你们女的该怎么怎么样……”,在好多话题下争论不休,总要说个谁对谁错。现实世界中不讲对错,只看改变。也许从这篇文章中,很多人会引起不适,但我还是想说,只想要你们不要轻易给女性立人设贴标签,也不想哪个姑娘为了谁去打扮为了什么去追求完美人生。世界给人类的包容很多,社会却要跟随大众的态度,这样一定会让女性越来越焦虑,也会让社会矛盾增加。

作为一部女性向的剧,《理想之城》好的方面就是它将人物塑造的饱满立体,你可以承受它的'虐’也期待后面大的'爽’,与其他两部剧不同的是,角色各自有各自的目标与追求。也许这部剧让我不适的地方就在于原生家庭的塑造,这样的设定让人恐惧,让人觉得压抑,但这些不适却也能够在后来的故事中对角色有更多的关心,尽力去做了美化。

我们都将为自己考虑,这也是《理想之城》中教会观众的其中一点,而从其他视角看世界,总有一条出路通往你所向往的方向。我们都是在自己领域不断奋斗的渺小一员,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收获应该成正比,却可能没法全部成正比,但是没关系,教会世界收起偏见,不会是一瞬间的事,但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无法有改变了。

最后我想说,对于剧本身而言,我个人觉得红玫也没必要和董事长有什么特别的情愫,虽然是她的选择,也是整部剧的最终结局,可我有个私心,她值得拥有更好的结局。

资本不一定都是恶人,家庭也永远不只属于女性。

偏见是客观存在的,理想却是自己的。

为理想,为自己。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