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演奏技巧:以Op.109、110、111为例

Piano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I. Vivace ma non troppo - Adagio espressivo 音乐: Artur Schnabel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4

Piano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II. Prestissimo 音乐: Artur Schnabel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4

王羽佳演奏贝多芬 No. 29 Op. 106 'Hammerklavier

浅析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贝多芬文献的收集,在对钢琴奏鸣曲的纵向发展概况以及对贝多芬早期及中期钢琴奏鸣曲横向研究的基础上,以贝多芬晚期五首作品中29、31、32三首为对象。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弹奏的速度、力度、旋律处理、装饰音弹奏及踏板的运用等方面解析演奏技巧,进一步深化对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理解,并通过对不同演奏家的表现,分析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在音乐表现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1、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巅峰之作丨《第八钢琴奏鸣曲》(Op.13)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2、只有勤奋不懈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钢琴技巧丨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3、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丨完全失聪丨全凭内心听觉创作的作品丨贝多芬的最高境界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贝多芬文献的收集,在对钢琴奏鸣曲的纵向发展概况以及对贝多芬早期及中期钢琴奏鸣曲横向研究的基础上,以贝多芬晚期五首作品中29、31、32三首为对象。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弹奏的速度、力度、旋律处理、装饰音弹奏及踏板的运用等方面解析演奏技巧,进一步深化对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理解,并通过对不同演奏家的表现,分析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在音乐表现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r. 31 As-Dur op.110 I. 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 音乐: Friedrich Gulda - The Complete Musici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r. 31 As-Dur op.110 II. Allegro molto 音乐: Friedrich Gulda - The Complete Musici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r. 31 As-Dur op.110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 - 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 音乐: Friedrich Gulda - The Complete Musician

1、弹奏速度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中不仅在乐章开始前的标记比巴洛克时期的单一稍有变化和丰富,而且在乐章结构的速度变化也比前期的更有柔韧性和戏剧性。他对“同一曲不同速度”的倾向很强,并且对速度的表示更详细,用语种类更多,如op106的第二、第四乐章。而速度差异也比较大,也仅有op106标记了节拍和速度记号。演奏贝多芬奏鸣曲,采用何种速度是关系到它风格特征的头等重要问题。演奏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在整体上仍然要遵循古典主义原则,要贯穿稳定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强弱更不能影响速度,可十分小心地运用渐快、渐慢、延长、自由的节奏修饰,例如op110中第三乐章4~7小节是宣叙调写法,是个完全自由节奏的吟诵。而在音乐形态改变时,也可调整速度来引进新的段落。总之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节奏既要稳定均衡,又要富有弹性,如同心跳和脉搏一样有节律。同时感情表达要内敛,不可随感情的波动而随意改变速度节奏。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1.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 音乐: Friedrich Gulda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Op.111 / Gulda: Wintermeditatio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2.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音乐: Friedrich Gulda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Op.111 / Gulda: Wintermeditation

波利尼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110、111

2、力度分析 

由于贝多芬作品一般给人的印象是“强健有力”,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f或ff作曲家,但其实贝多芬也喜欢用p或pp,尤其是在开头和结尾做强弱的对比。op106中,贝多芬写上了两个“ppp”:第一乐章结尾处,他写了“ppp”与“ff”的强烈对比;第三乐章的结尾最后一个分解和弦也用“ppp”。尽管听不见,贝多芬的力度对比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弹奏强烈对比的乐句时,为了使力度收放自如,一定要注意身体各部分力量的协调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演奏者具有一种能够使力量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迅速转移的能力。在弹奏强大的和弦时,声音要饱满、有共鸣,手掌要有支撑、触键整齐,把肩膀乃至全身的力量在一瞬间全都传递到指尖。在弹奏较弱和弦时,用力要谨慎,手臂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力量,但手指的控制在此时是非常关键的,力量的把握影响着整个音响效果。用力过多就会失去与强和弦的对比性,用力过少就会使声音虚而不实。贝多芬晚期使用的极端手法有很多,极快的大幅度渐强与渐弱等。即使在按自然节拍规律处于弱位或弱拍的地方,也经常突然加强,频繁使用突强突弱的例子非常多。贝多芬有意识地频繁使用这些记号,目的是将微妙的音乐感受细腻地表现出来。即使在演奏他晚期作品最宏伟的乐章时,也要有所保留,不能把贝多芬弹成李斯特。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I.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 音乐: 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 2:  Nos. 23, 26, 28 & 31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II.Allegro Molto 音乐: 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 2:  Nos. 23, 26, 28 & 31

Piano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III.Adagio ma non Troppo 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 音乐: 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 2:  Nos. 23, 26, 28 & 31

塞尔金演奏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Op.109、110、111

3、旋律处理 

贝多芬总是为了新的表现方法来要求钢琴的制作,谋求扩大音乐表现。这说明了贝多芬的钢琴演奏要具有歌唱式的特征,在这一点上钢琴家们均受到贝多芬的恩惠,没有贝多芬的这一发展,就没有肖邦和李斯特如歌一般的旋律。例如op110中第三乐章的第五小节,贝多芬采用了一种当时钢琴不能表现的特殊手法,即一个弱音由弱及强再渐弱,这种奏法在现代钢琴上也比较困难,演奏连线后一音符应反复按键,但不能太强。贝多芬有时用单手演奏,有时两只手同时演奏多种和声音响,甚至同时演奏八个音的和声音响。如op106第三乐章。晚期奏鸣曲中大量长颤音的出现,更是使旋律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地。op106中就有大段冗长而难以演奏的长颤音,更增添了一种烂漫主义气息。在演奏时,装饰音要非常轻巧,更多地运用指尖,而高声部旋律进行多用4、5指交替,触键要更深一点,使旋律更加连贯。大段的长颤音必然有一个力度变化,逐渐推进,音乐才有必要的紧张度。在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时,要特别注意旋律的走向与旋律的语气。如果旋律线是呈上升趋势的,一般要有渐强的处理,反之渐弱。旋律中的乐句最高音,应当被特别强调。另外,旋律句头、句尾的奏法也要区分开来。句头是一个句子的开头,它要有启发下面句子的作用,句尾是一个句子的结束所以要有收束感。这就要求我们对手的动作有很好的控制。强拍的句头手腕要向下运动,力量放到琴键上,形成对键盘稍大的压力,增加了音乐语言的表现力;弱拍起的句头,首先要有吸气的感觉,然后手要控制,第一拍要弱奏,并且音要弹得实而不虚;在弹奏句尾时,手腕要向上提,力量在上面。另外在处理乐句时,一定要注意气息要连贯,成一个有机整体感。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0 in E, Op.109 - 1. Vivace, ma non troppo - Adagio espressivo - Tempo I 音乐: 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27, 28, 30 & 31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0 in E, Op.109 - 2. Prestissimo 音乐: 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27, 28, 30 & 31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0 in E, Op.109 - 3. Gesangvoll, mit innigster Empfindung (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 音乐: 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27, 28, 30 & 31

4、踏板运用

演奏离不开踏板的使用,踏板的运用可以造就不同的音响效果,不同音响效果又需要不同的踏板运用。弱音是贝多芬最早开发的具有独创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之一,它有很好的表现效果。如op110中第二乐章的结尾处,余音很长,形成一种仿佛把人们带到静寂的远方并慢慢消失的意境,此处就用了持续踩踏板的余音表现手法。而在第三乐章,25~26小节可以看成是一种云雾缭绕的表现方式,要特别注意踏板,为了体现出休止符,踏板只能踩一半,不能完全踩下去。通过使用踏板,演奏产生了一种具有凝聚力的音块效果,op106中第一乐章开始部分就可以看到这种表现手法。在加强重音时,踏板和sf力度同时运用。op110第二乐章中都是在强时用踏板,弱时不用踏板,加强力度的对比。此外,踏板不仅在强调重音时使用,有时为延长强音也使用踏板。运用踏板有助于演奏连音,增强乐句连贯,贝多芬不喜欢“非连音”,因此除运用手指外,还需要运用踏板来增强音的延续。如op106中第二乐章的第47~80小节,贝多芬连续写了7个长踏板来保持旋律线条的连贯。贝多芬运用踏板来保持逐渐的渐强渐弱。例如在op110第三乐章中引入宣叙调,在第110~115小节,贝多芬连续在降A大调属七和弦和G小三和弦上连续两次使用长踏板,第一次为ff后紧接着渐弱,第二次是由p渐强再渐弱。演奏者用现代钢琴演奏,过分强有力的强奏余音可能淹没随后的渐弱,因而要在音量上加以必要的控制。在弹奏贝多芬奏鸣曲运用踏板的时候不可一味遵照乐谱的标记,还需要用听觉判断是否得当。更重要的是要用具有古典风格的踏板法,使贴近贝多芬的风格。

I.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 音乐: Rudolf Serkin -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Sonates pour piano N° 30 - 31 - 32

II.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音乐: Rudolf Serkin -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Sonates pour piano N° 30 - 31 - 32

5、教育意义 

贝多芬的伟大就让其作品来说明一切,本文所浅析op106、110、111这三首晚期奏鸣曲,一首为钢琴上的交响曲“锥子钢琴”,后两首则有男女性代表的色彩,能够帮助我们导入对他的其他作品的理解。贝多芬的作品总是在表达悲愤情感的同时不忘内心意志的反抗,正如op110,在抒情之后的胜利结尾,在种种矛盾冲突和担心之后成功地战胜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塑造自己、把握自己;而后乐章则是回复之后的释然、平静,有一种明白人生的淡然心态,真正是压轴的收官之作。对于op106,本人觉得是我最难理解的作品。这是贝多芬沉寂多年之后的又一力作,这当中爆发力是不用说的,而又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的作品,当中不乏矛盾纠结与斗争。但是这首作品的深意是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与阅历的,我想这也是理解上比较困难的地方。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1.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 音乐: Nelson Freire -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 'Emperor';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 2.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音乐: Nelson Freire -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 'Emperor'; Piano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