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境的讲究
美是衡量文物艺术品生命力的唯 一标准。铜镜游离于古玩中的“软片”(书画)和“硬片”(瓷器)之外,又属杂项中的偏项,正在被今人以特有的眼光发掘出来。包括铜镜在内的古代青铜器在旧时被奉为金石,排在书画前面,但铜镜地位曾不如小小的方孔钱,旧时铜镜收藏鲜有大家,梁上椿的《岩窟藏镜》是晚清时期极少数以铜镜收藏为主的“专 业人士”,而多年前的“关祖章收藏铜镜拍卖专场”,让市场知道了民国时期铜镜收藏的专 业水平。
近两年来,铜镜收藏与交易逐渐升温,铜镜在交易场上频频出天价,引起了收藏爱好者对铜镜的极大关注。2009年春交易中隋唐十二生肖四神镜交易至112万元,秋交易中唐代海兽葡萄镜以268.8万元成 交。2010年有5家交易公司举办铜镜专场,其中唐代海兽葡萄镜以700万元成 交,打破了铜镜交易的纪录。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铜镜的中衰期,北方地区战乱不断,经济衰落,铜的产量大幅下降。曹魏出现镜背有“位至三公”铭文的铜镜,铜镜成为友邦相赠的上选之礼。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 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近年来,尽管古铜镜收藏急剧升温,但收藏古铜镜的第 一步则是要懂得鉴赏。
有些后仿铜镜的背面,增加了一些前代没有的内容,如纹饰、作坊、艺匠名称等。所以要掌握不同时代镜子的主要特征,要熟悉各时期铜镜的纹饰、铭文。另外,每个朝代铭文的书写格式也都各有不同。例如:汉代铜镜铭文早期字体秀长,是一种篆隶式变体,以后慢慢变成方整的缪篆,而且铭文多减字。唐代仿汉代铜镜则往往铭文字体松散臃肿,无汉代铜镜铭文字体那种流畅劲挺的风貌。而后代仿制时由于所处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仿制的字迹线条必定没有真镜流畅,仿制的效果没有真镜浑润、规整。古代铜镜铭文的刻画是一次完成的,而伪镜是对照着“字”,慢慢刻出来的,难免生硬,不流畅。那些后代仿制时注明纪年的器物,就比较容易鉴定了。所以,要鉴别一件铜镜是否伪造,必须对真品的每个时期书写风格和特点有所了解,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去寻找破绽,使伪品原形毕露,让真品验明正身,这也是鉴定的重要方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神兽镜类:重列式神兽镜、环绕式神兽镜、画文带佛兽镜。变形四叶纹镜类:变形四叶驾凤镜,变形四叶佛像鸟凤镜、变形四叶兽首镜、双菱纹镜、瑞兽镜。这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神兽组合成纹饰主题内容。这时的铭文由于文字难以辨认.虽发现一些铭文镜,但能辨认清楚的很少。
早期的铜镜背后都铸有钮,便于绳索穿过持拿,大概唐朝到宋代 开始,铜镜的制作就开始不设计钮,而是直接安装手柄了。这样的改变也是时代的进步,绳索柔软,持拿过程中,很不稳定,但是,改成手柄这些问题都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