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山:中国甲骨文三万年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大同盆地西南朔州黑驼山东麓峪河与小泉沟汇流处的峙峪村一个孤立的岛状沙丘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经C14测定为28945±1370年和28135±1330年,即上下30315年到26805年;距今中间数约28000年,大概数约3万年。
峙峪遗址不仅出土有惊世骇俗的马骨契刻文字,已能饲养驯马、骑马射猎,记录生活情况;还出土有驰魂夺魄的水晶雕刻美女、野兽图画,显示出距今约3万年的母系氏族社会高超精美的刻绘图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考古实物证明:华夏文明并非只有五千年,而有三万年!
据说峙峪遗址出土的马骨契刻文字有两块,一块3个字,一块5个字,但5个字的图片尚未公开,目前所见只有一张3个字的图片。
有人将3字破译为:“绝望(没有希望),有希望(有可能),希望渺茫(希望很小,几乎没有希望)。”意为:祖规祖法已产生并得到应用,符合标准就是希望,不符合标准就是绝望,符合与不符合之间就是希望渺茫;说明高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大有先生考释为:“燧人弇兹开天。”
笔者用现代汉字识译商周甲骨文字的方法,释读为:“身革兀”。大意是:身着皮革居高处。反映的是实际生活方式,狩猎既可得肉食,又能获兽皮遮身,解决生存温饱;居高望远,防兽害水淹。
尽管三种释读结果各异,但都是将其视为文字而释读。
贾湖遗址甲骨文,新石器时代中期裴李岗文化。龟腹甲。长16.2厘米,前宽8.4厘米,后宽9.95厘米,重79.50克。1987年5月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经鉴定,出土的龟甲均属于黄缘闭壳龟,是龟科的一种现生属,目前只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被称为“亚洲特产”。这种黄缘闭壳龟也是河南省内唯一一种现生龟,目前主要分布在淮河干流以南的信阳地区。
根据层位关系、器物组合、陶器分期的结果,出土本版甲骨文的考古学时代,被发掘者定为贾湖遗址的第Ⅱ期第5段,是贾湖遗址全盛时代的遗物。贾湖遗址第Ⅱ期的绝对年代为前6600-前6200年。
本版龟甲为随葬用龟,并与其它7个完整龟甲形成1组8龟的组合,同时伴出47粒石子。龟甲上均未见钻、凿、灼迹象,因此其用途应和殷墟甲骨有异。依据大量龟甲与石子共出并具有发声的功能,发掘者把其归入乐器类。同时,发掘者总结了发声说(即响器或龟铃)、灵物说(即龟灵)、甲囊说(即盛器)等后,指出其用途可能是几种功能兼而有之。从龟甲的形态、伴出器物和时代等因素来看,这一认识是非常客观和合理的。它的用途应是兼具盛装器、响器和占卜等功能的原始宗教用品。
本版龟甲上的刻划文字,是中国目前继峙峪甲骨文之后发现的第二批甲骨契刻文字,为研究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贾湖甲骨文单字15个、词组1个,笔者用现代汉字识译商周甲骨文字的方法,依次释读为:
“目、廿、日、十、一、二、八、曲、九、河、永、乙、弥工求雨(巫术求雨)、合、阳、甲。”
贾湖甲骨文虽仅出土发现15个字、1个词组,但可看出其文字已是复杂化,除“雨”和“太阳”是象形,其余17字已是五千年后殷墟甲骨文的先驱(雏形)。
笔者释读结束,在网上查阅到《全球首发:杨牧青破译八千年前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臣、行、量、指、一、上、八、曲、使、箭、承、乙、围城(组合)、举、阳、甲。”笔者与杨牧青先生释读结果,仅6字相同,13字不同。但笔者钦佩杨牧青先生破天荒地率先破译,是中国破译远古文字难得奇才!
贾湖甲骨文按考古绝对年代中间年限前6400年计算,也比世界各地最古文字的年代要早三千多年,南美玛雅人刻划符号约前3350年,西亚苏美尔楔形文字约前3200年,北非埃及象形文字约前3050年,南亚印度哈拉帕印章文字约前2200年。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寿命最长的文字。学术界公认,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成体系记录语言的文字,而不是我国最原始的文字。在商代以前,汉字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贾湖遗址甲骨文的发现对于认识汉字源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贾湖原始人,既识文字,又有礼乐,是地球人类率先步入文明者。贾湖人能栽培梗稻,动物驯野家养,能用陶制容器酿酒,供饮用和祭祀。“贾湖骨笛的出土,将中国音乐史的起源提前到了8000多年前。”曾任贾湖遗址发掘领队的张居中说。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距今9000年到7500年,是淮河流域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从1986年到2013年间,贾湖遗址共出土40多支骨笛,大多为7个音孔,皆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通体油光发亮,仿佛还带着远古的温度,据推测它曾被先民长期把玩。
贾湖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八千多年岁月侵蚀下,笛身仍晶莹亮洁,上面整齐排列着七个小圆孔。贾湖骨笛刚出土时,专家们为测音,用它吹奏了一曲民歌《小白菜》,这是世人第一次听到如此远古的乐器声,骨笛的音阶结构、保存完整度都堪称奇迹,闻者无不动容。
红山文化前4000年到前1000年,绵延时间长达3000年,地域从内蒙古东南赤峰市到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再到河北省北部,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片圣地。
原始玉雕很珍贵,并刻有类甲骨文,更宝贵。在西方尚未诞生石刻陶划泥版文字之前,红山人已先进到雕玉刻文的文明高度。
笔者用现代汉字识译商周甲骨文字的方法,释读为:正面头像能看清楚的是下腭“宗”。文字面中部“上下吉”;从右到左竖4行“巫二大人祈雨,弗米白河角,又目祀肱祊,之用玉印。”
大意是:上下吉利;两位大巫师祈祷求雨;拂撒米于白河边沿;又重视在宗庙大门内举行祭祀;之用玉印。一个玉雕人头像背面居然能契刻23字5句话,清楚表明了5层意思。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远古文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浙江余杭县良渚镇等地发现多处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属于新石器时代,前3300年到前2300年。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遗址特色是出土大量玉制礼器,精美玉雕上契刻有类甲骨文。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文化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玉质珍贵,雕塑艺术性高,契刻难度大,良诸玉文趋向商周甲骨文,接近成熟文字,并且初步具有句子段落篇章。是华夏5000年前文明乃至世界远古文明的精华,因为同时期西方最古文字是以石刻陶划泥版为质地,显然玉雕契刻文字高雅宝贵。
198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西郊斗门镇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斗门甲骨文,刻在骨制品和兽牙兽骨之上,碳十四测定年代为前3014年~前2514年,中华文明5000年的证据有了!斗门甲骨文早于殷周甲骨文一千多年,文字与殷周相似,可见远古时代文字发展速度之漫长。
西安斗门出土的甲骨文,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左右时间,正是我国历史上传说的“羲农黄”三皇时期,它比殷墟甲骨文早约1200多年。
“斗门甲骨文”填补了三皇时期甲骨文的缺环,为之提供了重要考古证据,同时也证实了中国甲骨文不是孤立的考古事实,证明从“峙峪甲骨文”“贾湖甲骨文”“红山甲骨文”“良渚甲骨文”到“斗门甲骨文”再到“殷墟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显示中国甲骨文从起源到演进再到成熟经过两万五千多年(前28000年~前1300年)的漫长历程。
《文物报》1987年4月17日头条报道“西安郊区出土一批原始甲骨文”。
其实,“斗门甲骨文”早在1985年被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斗门镇花园村花楼子遗址中发现,它为填补贾湖甲骨文、到殷周甲骨文之间的过渡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绝不是一般的刻划符号,而是有点撇横竖捺的真正的文字如:“萬”、“退”、“人”、“羊”、“兀”、“八”,这甲骨文字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周甲骨文字体非常接近。
关于文字的起源,各国都有不同的传说。古埃及人相信托特神(Thoth)是文字的发明者。古希伯来人认为摩西(Moses)是文字的创造者。中国古人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看作文字的创造者
仓颉,陕西白水人,汉字发明家。现在的白水县仓颉墓是国家唯一的与“仓颉”有关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最大最古老的三大古柏群之一,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
黄帝是古代诞生于西北黄土高原渭水流域的部落联盟领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整理文字的工作便交到了史官仓颉的手上。
《周易*系辞下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于书契。”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世本*作篇》:“黄帝使仓颉作书。”《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是说仓颉作书是件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壮举。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但仓颉应该属于重要推动者。
中国殷商王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晚期至前11世纪中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兽骨,包括经过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的龟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于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东方人类最早的档案库,从光绪初年安阳一农民刨地刨出甲骨当成药材出售,截止到2014年,一百多年间已发掘了超过15万片甲骨文,统计甲骨上的单字约有5000个,释读出来1500个,剩下3500个暂未解读,这就意味着,15万片甲骨,大部分是看不懂的,看懂的仅为少部分,还好,贵在甲骨量大,能读出来很多片。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外国共收藏了26700多片。
海外甲骨留存2.6万余片,包括日本12443片,加拿大7407片,英国3141片,美国1860片,德国855片,俄罗斯199片,瑞典111片,瑞士69片,法国59片,新加坡28片,荷兰10片,新西兰10片,比利时7片,韩国7片。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王室记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殷墟甲骨的发现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随着与河南殷墟甲骨文几乎同时期的陕西周原甲骨文陆续发掘,周原甲骨文前1200年到前900年,即周文王到周康王时期,以周文王和周公旦(武王、成王)时期为主。我们可以知道西周甲骨文不但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刻画逼真,甚至使用了“微雕”技术。自1977年以来,陕西周原甲骨被大量发现,震惊世界。
建国以来,山西洪赵坊堆村、陕西岐山凤雏、扶风齐家、强家、西安丰镐地区、北京昌平白浮、房山琉璃河、镇江营,河北邢台南小汪等西周遗址都发现了有字甲骨文。
据统计,迄今为止,陕西周原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3600多片,其中可辨识的文字近2600个,神奇的是还发现了“微雕”刻字,甲骨上的文字细小如芥籽,笔划细如秋毫,需借助5倍以上的放大镜才可辨认,但字迹清晰、笔划刚劲流畅。其中有一片甲骨仅2.7平方厘米,像小硬币大小,刻字面积仅1.7平方厘米,上面却刻有30个甲骨文,其字细若发丝,个别的字径还不足毫米。
而中国其他地区西周遗址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加起来有1100个。殷商单一的甲骨文分布和西周广泛的甲骨文分布也可以从另外一个纬度说明周王朝统治地域的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