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持表对菊

图绘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一个郎窑红的绣墩上。

桌上瓶中插有菊花,点明了时值八月时节。

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观赏花卉,被赋予坚贞、益寿等含义,同时又以其素净优雅的自然美而成为女性的头饰或居室的点缀品。

不远处几案上的西洋天文仪器与女子手中的珐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渐为宫中时尚。

一函六册的书籍则为室内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其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书法作品和洞箫,与仕女手中的表形成富有情趣的对比,浓郁的东方传统文化氛围与来自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清代宫廷女子的生活中相得益彰。

此图以刻画精细引人注目。图中董其昌款的大幅书法作品由作者一笔一划地以蝇头小楷认真地书写而成,字迹虽小,但字字可辨,且不失董字淡雅清秀、以妍美见长的南派书风特点,显现出作者绘画之外兼工书法的才艺。图中桌子、仕女的衣袍,甚至书籍函套上华美的纹饰,亦被作者以工整的笔法细心地勾画出来,从中可见宫廷器物华贵的材质、精致的作工以及穷工极致的装饰特征。

美人身上所穿的这件披风,月白色暗纹团花配驼色襟边,领边是驼色底,靛蓝色的绣花,头戴的罗帕也是靛蓝色的。内搭茄色竖领斜襟长袄。月白色披风里是粉红色,与下裙的白色相搭,有一种极雅致的层次感。糙米白的胸花串上两根长长的绿色飘带极地,坐在铺有元青色坐垫的绣墩上,郎窑红与黑色对比强烈。线装书的锦盒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整幅画在纺织品上出现的颜色有,靛蓝、月白、驼色、元青、粉红、石绿、米白、墨紫、蜜合色、碧色、石黄色十一个颜色,配上菊花的白、黄、粉色;墙上字画黑底金字,螺钿镶嵌桌子的颜色等可谓丰富多彩,且色多不乱。

以色块面积来看,蓝色占有率比较大,有月白、靛蓝(披风,领口、罗帕、锦盒);其次是元青色(字画、绣墩垫、放浑天仪的桌子)依次是碧色(帷幕)紫色(内穿紫色袄、帷幕);米白(下裙、胸花),值得一提的是胸花上的石青飘带,着色不算多,但从胸前飘至地面,隐约穿行,有画龙点睛之感。

试将几个主色赏析如下:

“月白”本名“月下白”,并非形容月光一样的亮白,而是指白色在月下所呈现出的泛青的颜色,在现代人看来,如同浅浅的蓝色。古人培育的一种菊花就叫“月下白”,《博物汇编·草木典》:“月下白,一名玉兔华,花青白色,如月下观之。”宋人史铸《月下白》诗云:“素质鲜明绝点尘,冰轮高照转精神。丛丛皓彩如罗绮,个样诚堪示染人。”形容的都是花朵颜色仿佛白花开在月光下的感觉。

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还特别提到明末女装中月白的应用与色彩的流行变化:“记予儿时所见,女子之少者,尚银红、桃红,稍长者尚月白。未几而银红桃红皆变大红,月白变蓝,再变则大红变紫,蓝变石青。”这里的银红、桃红、大红、紫是红色系中从浅到深的色彩,月白、蓝、石青则是蓝色系中从浅到深的色彩。

月白也为文人所喜爱,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论纸”说到蜡砑五色笺:“亦以白色、松花色、月下白色罗纹笺为佳,余色不入清赏。”

月白色是月光清辉照于庭院中极淡的蓝,这种颜色穿于身上,似把一庭冷清秋穿在了身上,再配上洞箫所奏一曲平湖秋月,更添秋意。加之赏菊,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意味。

青色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颜色,,在中国的色彩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青色体现很强的存在感,可以用来表现精神性,给人一种坚强的特性,青色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传统的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有大气儒雅的东方之美!

这幅画里的靛蓝、碧色在古代都属于青色。画中有美女头上的罗帕、领口的绣花、锦盒是靛蓝色,帷幕是碧色。

靛青色是中国乃至世界经久不衰的颜色。

茄花紫也是中国传统的颜色,与玫瑰紫相似,也是美女们比较喜欢的颜色穿在月白色里面,是含而不漏。

驼色是一个温和的中间色,画幅中用在月白色披风的领口和袖口上,缀以靛蓝、浅蓝的绣花,过渡平稳。

蜜合色为古代染料颜色的一种,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浅黄白色曰蜜合”.这幅画中出现在帷幕上(与碧色、墨紫配伍)和茄花紫内袄的领口纽扣上。是一种不张扬的奢华色。看似陈旧,实则不然。

石绿色是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唐冯贽《云仙杂记·石绿镜台》:“张燕公有石绿镜台,得自明川道士。玄宗闻其有异,取以精炭十车,烧之不变,乃已。”

石绿是中国画绿色颜料中重要的一种。用石绿画出的颜色也称石绿色。

这幅画中石绿的出现,堪称妙笔,从胸口逶迤穿梭到地面,若隐若现,在月白、粉红、米白的一片淡雅中,出现一抹浓郁的石绿,堪称一绝。

这幅画里色彩的信息量太大,各位有兴趣者,还可细品深挖。

画名为持表对菊。这里的表是怀表,与画中另一个物品浑天仪一样,是属于舶来品,也是清中期一种时尚的标志。在一片传统元素的包围中,加一点时尚元素,也是该幅画的特色之一。

黄荣华 己亥年正月初七于江城

(0)

相关推荐

  • 青绿山水画的山石着色方法之积染法

    积染法就是用薄色一遍一遍地积起来,使颜色逐渐厚重.积染时一定要等第一遍颜色干后再积染第二遍.水分没干时颜色较暗.大青绿山水画厚重.鲜艳的色彩都不是一遍完成的.如一次性地堆上厚色,或颜色没干就上第二遍色 ...

  • 中国美色,在四季中起承转合

    本报记者 彭薇 学者蒋勋曾说:"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像大自然一样挥霍色彩."中国传统色,富有草木的生命和自然的趣味,更有古人对世界的诗意观察.春夏秋冬.节气物候,都能入色,亦能入诗. ...

  • 小禅文字如一幅老画。

         小禅文字如一幅老画 作者:陌上_花 因为喜欢美术,对作家的作品,平日读的少.一日,学生拿来她的绘画作品让我评,闲谈中,她说起雪小禅的小说<刺青><无爱不欢>在学校里流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四:立持如意

    此图名叫立持如意.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雍正帝当年对这套图屏十分欣赏,为了妥善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此,<清档>记:雍正十年(17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裘装对镜

    刺骨寒风雪压枝,红颜裘服暖炉熙. 常惊岁暮临铜镜,只恐云鬟杂白丝. 出水芙蓉初宠幸,破尘居士再题诗. 荣华富贵皆身外,唯有痴情你我知. 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捻珠观猫

    仕女于圆窗前手持念珠,端坐于檀香.方鼎.锦笺.端砚之前,轻倚桌案,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悠然看着面前嬉戏顽皮的两只小白猫. 此图的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刻画繁复的景致,但由于画家参用了西洋画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五:美人展书

    美人展书:丹唇皓齿瘦腰肢,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 在〈观书〉这幅图中,可见美人手持一本书,观者仔细观看可见到其手持书本内页的内容 由右而左依序为唐人杜羔妻赵氏所作的〈闻杜羔登第〉‥「长安此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三:烘炉观雪图

    美人坐在架子床上,透过月亮门欣赏窗外风景.窗外的梅花.竹叶上都散落着点点积雪,尤其是竹叶,甚至被积雪压弯了腰.但也正是如此,苍翠与新白的对比才弥足珍贵. 炭盆将整个房间烘得暖暖的,颇有几分春意. 图中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博古幽思

    在这十二幅中美人图中,此幅可称奢华之冠.<红楼梦>第五回记载:"秦可卿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 ...

  • 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

    清人绘<雍正十二美人图>(胤禛美人图)为绢本设色.内容是雍正帝尚未登基前(雍亲王胤禛)时,所收藏的十二幅美人图:裘装对镜.烘炉观雪.捻珠观猫.立持如意.桐荫品茗.抚书低吟.消夏赏蝶.烛下缝 ...

  • 【研究】连南排瑶服饰色彩心理效应的创新研究

    摘要 为探寻民族服饰色彩的配色模式,文章提出色彩心理学与民族服饰色彩文化融合的研究观点,解析广东连南排瑶服饰配色作为设计对象的心理情感,探索相应的配色方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与对比分析法研究色彩心 ...

  • 【研究】贵州苗族服饰色彩意象认知的KCQ-KE模型构建

    摘要 为了找到契合用户心理诉求的苗族服饰色彩,将之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设计,文章提出了贵州苗族服饰色彩意象认知模型构建方法.首先,通过语意差异法(SD法)获得用户对于苗族服饰的认知数据源,结合多元尺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