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智慧 第927期】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刚要站起来冲出教室,老师举起手向下压——意思是,不要慌,先坐下,他的课还未讲完……一节课上够45(或40)分钟就要下课,就要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这不仅是学生生理上的需要,更也有心理上的需求,还是大脑实现学习调节的重要枢纽。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是分区的,关注的事物不同,大脑细脑的兴奋区域就不同。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时候,相关区域大脑细胞在工作,其他区域大脑细胞则相当于休息。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同一学科的关注度一般也就持续在20分钟左右,即便采取花样繁多的不同形式,最多不会超过45分钟,就像人劳动一段时间后会疲劳一样,人的大脑细胞也会疲劳,再学下去,效率就会下降,而这时如果改换一个学科,就会激活大脑的另一片区域,原来活跃的大脑区域就会得到缓解。这种情况,中小学生尤甚。所下,当下学校设置了课节,其课程采取交叉进行,排好了课表,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因此,教师都要按课程表上课,遵守课节时间,按时下课。如果拖堂,不仅会影响学生课间活动,更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
首先,习惯成自然,学校的学生,经过天长日久,大脑已经对45(40)分钟一节课,形成了条件反射,上课铃一响就上课,下课铃一响就下课。下课铃响了,老师却要硬拖堂,这时学生大脑其实已经下课了——大脑皮层细胞就会松弛下去,老师讲的内容大脑大多不会再进行刻意记录,即使免强记忆,效果也不会好。
其次,人的大脑学习过程就如舞台表演,分前台和后台。平时,大脑各个区域细胞都类似于在舞台的后台,随时接受大脑调遣。学习某个学科时,相关区域细胞就会被调到前台。这一学科学完,这些细胞就会自动退到后台。这个上场下场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时间,课间就是给大脑“转场”提供机会。学生下课后,经过课间活动,在下节课上课前,会提前唤醒相关学科的大脑皮层,就像体育课的课前热身准备活动,让大脑细胞活跃起来,调出相关知识,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上节课拖堂,管理本节课内容的大脑相关区域不退出“前台”,下一学科大脑皮层细胞当然就会受到抑制,造成的结果就是,上节课拖堂的内容没记下来,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没有做好准备,因此,要等到上课了,大脑相关区域脑细胞才被调到“前台”,换句话说,上节课拖堂的老师,表面上是占用的课间时间,而其实是占用的其他学科教师下一节课的时间。再次,拖堂最大的危害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其对拖堂教师产生反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相当多的学生,愿意学习某个学科,是因为喜欢这个学科,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这个教师,那么他就会“恨乌及乌”,讨厌学习这个学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一个同事的孩子高考落榜,其主要原因是偏科,其他学科都很好,化学却不及格。后来换了一个 学校复读,一个学期下来,化学竟几乎考了全分。家长说,“你这化学不是也能学会吗?去年怎么那么差?”“化学老师节节课拖堂,那样讨厌,谁愿意学他的课?”孩子天真地说。你看,教师一个拖堂,对孩子影响有多大。教师的本意是想让他们多学一会儿,却不想,学生根本不买他的帐。
当然,在实际中,教师拖堂原因有多种,有些教师是有意拖堂,一备课就备了50分钟的课,想着占用下课时间多讲点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则是经验不足,备课不充分,课堂节奏控制不好,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还有个别教师,责任心差,根本就没有备好课,上了课,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自己虽然备课不精,但却总是好拖堂,用拖堂来掩盖自己的不认真,用拖堂来向人昭示自己“是多么地负责”。第一种老师是好心办坏事,第二种老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种老师最可恨,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会消磨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厌恶这一学科。总之,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拖堂,对学生学习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行为,有人甚至建议,应将随意拖堂列入教学事故。如果教师们明白了这些,我觉得,无论那一种类型的拖堂老师,都别再随意拖堂了。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拖堂,教师应该觉醒,没有几个学生喜欢老师随意拖堂的,即使你讲得再精彩,学生只希望有个短暂但完整的课间休息时间;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拖堂,教师应该内省,反思拖堂的原因,在专业技能上很下功夫,备好课,在课堂45分(40)钟时间里,让每一分钟都有效,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第三种类型的拖堂,教师应该反醒,应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师德修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