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勃/陶瓷世家

陶瓷世家

赵勃


在东方陶瓷古镇陈炉,会做陶瓷的人很多,但像水泉头桥上李家祖辈业陶,一家拥有国家、省、市级三位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仅此一家。

在陈炉,一提起水泉头桥上李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因为李家祖辈从清代起就开始做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是名副其实的陶瓷世家。

早在清代,李家的先辈们就开始了瓷的制作,但那时只做瓮。这是因为在古镇的瓷行里有严格的行规约束。窑分三行,曰碗窑、曰瓮窑、曰黑窑,分地制作,各不相侵。水泉头桥上属瓮窑制地,所以按行规只能做瓮或盆罐之类,其他不得乱做。

‌        到了清朝末年,李家先辈李鸿雅,这里称其为第一代传人,继承祖业,已成了古镇陶瓷名匠。李家经营瓮窑,瓮又分三种:老瓮、二瓮、小瓮。做瓮是需要大力气的,他身材魁伟,力气很大,干活舍得出力流汗。做一个大老瓮三次便可接成,而且不留接痕,瓮体光滑平整,厚度均匀。做一个二瓮两次便可接成,瓮型规整,几无瑕疵。小瓮一次可成型,可一气呵成。古镇人一提起李鸿雅,大拇指一竖,行!

‌        到了民国初年,李家第二代传人李逢时乘势而上,创办了“红花福”,设在上街庙前里。瓷行雇佣山西夏县人李某经营。“红花福”经营有方,名嘈古镇,在当时陈炉九大瓷行中声望很高,桥上李家由此名声大振。李逢时被推荐为同官陈炉陶瓷工业同业公会主席,引领了陈炉陶瓷业的再次繁荣。李逢时为了振兴李家瓷业,把在同官县中初中毕业的二儿子李金科硬叫回家继承祖业。李金科聪明好学,一看就会,很快掌握了陶瓷烧造的全部过程。 他把做、刻、绘、装、烧五大工序集于一身,很快就成为古镇瓷业一把好手。

‌        解放初,李家陶瓷的第三代传人二儿子李金科、三儿子李银科、四儿子李升科三兄弟继承父业,重振陶瓷雄风。在原有陶瓷作坊的基础上,大干快上,先后添置了几处作坊,购置骡马十二匹,把李家瓷坊搞得红红火火,产销两旺,在古镇摇了铃。

‌        一九五五年,随着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发展,李家三兄弟将瓷坊所有资产折股入社,瓷业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三兄弟中李金科改行行医,银科、升科随着瓷业的分工干起了各自的工作。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古镇陈炉以后,三兄弟中的升科人到中年,又经过了二十多年大集体陶业生活的锻炼,从制坯、烧窑已锻炼成全能陶工。所有制陶工序了然于胸,百十种瓮、罐、盆、盘、碗、碟手到坯成,没有拿不下的活,没有干不成的事,干啥都得心应手。

‌        退休后,他支持儿女李竹玲、女婿任拴民挑头注册成立了耀州窑李家瓷坊有限公司,由李竹玲出任总经理。

‌        公司组建初期,产品需要转型。由原来的生产瓮、罐、盆、盘、碗、碟转入全新的青瓷生产和黑釉刻花瓷生产。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升科

‌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第三代传人李升科先在水泉头宅院旁建起了瓷窑,接着亲自上轮制作,担当起了制瓷的第一主力。由于他制瓷手法娴熟,做法细腻,生产的各种黑釉剔花瓶销路看好。青瓷制作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后,亦开始了各种大批量生产,产销自成体系。陈炉古镇既是陶瓷原料基地,也是炭火烧制基地。黄堡古镇设有陶瓷销售店,就在210国道铜川市灯泡厂旁边。在新区金鼎路修建了作坊,实现了液化气烧制,从传统的煤窑走了出来,临街是店铺,后场生产前店经营。鉴于李升科对陶瓷业做出的巨大贡献,2005年,年近七十的老人被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女婿任拴民被授予铜川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耀州窑李家瓷坊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拴民

到了第四代,李家三兄弟十几个子女,先后都参加了工作,但是继承祖业、干陶瓷行当的只剩下一女李竹玲。从小生长在陶瓷世家的李竹玲,耳濡目染了父辈的陶瓷生涯,接受了瓷艺的熏陶,身上孕育了陶瓷基因。她灵气十足,一看就会,一会就痴迷。她参加工作以后,进了陈炉陶瓷厂细瓷车间,学的是刻花工,一个才参加工作没几天的人,刻出的花竟超过了老刻花工,令同行们羡慕不已。

第五代传人,李升科外孙,铜川市工艺美术大师宋皓东

‌        在陶瓷厂上班期间,李竹玲扑下身子,刻苦学艺。只要一拿起刻刀,就像上了战场的士兵一样,两眼发红,一刀一刀耕耘不止,直至一件坯器在手中完成,才肯停下来缓上一口气。她善观察,肯动脑、爱琢磨,不断从耀州青瓷中汲取营养。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发现了青瓷,那怕是一碎片,她都要拾起,仔细观察,从中琢磨别人刻花的刀法和技巧,直到满意为止。

‌      1992年,李竹玲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建立了耀州窑李家瓷坊,2003年在瓷坊基础上成立了耀州窑李家瓷坊有限公司,专注于公司的发展。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素质,她多次到高等学府进修深造,丰富知识,武装头脑。

‌        汲古铸今,善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李竹玲陶瓷艺术的灵魂所在。她潜心研究青瓷,汲取古人对青瓷烧造的成果,对传统的青瓷产品和制作工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重创新。在继承传统青瓷产品工艺的基础上,她大胆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带着泥土香味的产品。如《耀州瓷刻花盘口纹瓶》、《耀州瓷和和美美》、《耀州瓷寿星桃》、《耀州衣饰瓶》、《耀州瓷荷花饰》等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家瓷坊总经理——李竹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竹玲二十八年刀耕不缀,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收获一个接着一个。 2005年,她被评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她的作品《耀州瓷刻花盘口纹瓶》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艺术陶瓷《大吉大利》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苐43届国际陶艺展览“和谐奖”特别奖;2010年,她的另一件作品《耀州瓷和和美美》再次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2011年她荣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2012年,她荣获了我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二十八年,精博而成,是李竹玲勤奋耕耘的结果,是李竹玲的骄傲,是水泉头桥上李氏家族的骄傲,是李家祖辈几代人的期盼。

‌        愿李竹玲泰而不娇,继续精博,把李氏陶瓷世家的大旗举的更高,走的更远。

来源:简书“许永杰”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0)

相关推荐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一新陶瓷画欣赏

    千手观音 石头记 唐人马球图 山娃 游春图 赏画图 竹林七贤 春江花月夜 风入松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 陶瓷馆馆藏欣赏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经历长期发展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陶瓷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 ...

  • 24户陶瓷世家之首,景德镇首位国家级大师王锡良20件最美作品赏鉴

    王锡良,祖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生于景德镇.中国陶瓷泰斗,著名陶瓷艺术大家,景德镇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4户陶瓷世家之首,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其父为陶瓷 ...

  • 珠山八友汪野亭陶瓷世家

    汪野亭 汪野亭 (1884-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传芳村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 ...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陶瓷世家

    汪野亭 汪野亭 (1884-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传芳村人,汪桂英之父.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q ...

  • 陆如陶瓷世家

    (一)--陆云山艺术精神之传承 陆云山(1901年-1974年) <景德镇陶瓷词典>这样记载我的父亲陆云山: 陆云山(1901-1974),近现代景德镇瓷画名家.陆氏"陶瓷世家& ...

  • 赵紫云陶瓷作品欣赏

    赵紫云陶瓷作品欣赏 赵紫云陶瓷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圆形瓷板<十二金钗-宝钗> 圆形瓷板<十二金钗-黛玉> 圆形瓷板<十二金钗-可卿> 圆形瓷板<十二 ...

  • 在古城观赏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

    来黟县古城的前两趟,都在王锡良陶瓷世家艺术馆门前吃了闭门羹. 一次是中午,看馆人不在:另一次则是恰巧碰到了每周闭关休息的那一天. 黟县的考察将要结束,领队余教授还是不死心,特地绕行到古城,终于达成了愿 ...

  • 陶瓷文化(545):赵紫云

    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 赵紫云 ,1962年4月生于陶瓷美术世家,浙江绍兴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 自幼爱好美术,随其父陶瓷美术家赵惠民先生学艺.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

  • 陶瓷文化(505):赵松义

    禹州钧瓷艺术大师 赵松义,1970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师承卢家第四代传人卢正兴潜心学艺,专攻炉钧烧制技艺. 中国陶瓷艺术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 ...

  • 周朝诸侯之赵世家

    赵氏之先,与秦同祖,到了中衍,作了殷商帝大戊的御者.他的后代蜚廉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恶来,侍奉纣王被周朝所杀,其后代是秦嬴氏.恶来的弟弟叫季胜,他的后代就是赵氏. 季胜生孟增.孟增得到周成王宠信,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