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纱帐畔忆乡思 | 秦志峰(朗诵:天空)
青纱帐畔忆乡思
作者/秦志峰(宁夏中卫)
诵读/天空 编辑/紫烟
周末逛早市,发现有不少人摆摊卖鲜嫩的玉米,这本不奇怪,秋天了嘛。奇怪的是有一家摊子后面倚立了一排绿油油的玉米杆。
摊主好像是夫妻俩人,男的用削皮刀清洁加工,女的吆喝叫卖,很是热情。女的脖项上围着一条红绿相间的格子头巾,头巾穗随着她的左右移动轻轻摆动着。看着玉米挺新鲜,我也就毫不犹豫地围了过去买了一手提袋。扫微信的时候瞥了一眼微信名“秀芳”,顿时想起来她是我之前一个庄子的邻居姐姐,只是应该她出嫁好多年了。她妹妹应该叫“芬芳”吧?
往事悠悠,转眼已过三十年。透过那翠绿的玉米杆,我的思绪很快就飘向了那懵懵懂懂的“青葱”岁月。那些年,我们一起在乡下生活,学习,成长着。那时,秀芳姐的学习挺好的,但为了担负家里的担子,她把机会让给了双胞胎弟妹,弟弟叫学军,妹妹就叫芬芳。每天上学下学,我都是和芬芳姐弟一起走的。有时候父母去田间劳作,我还会去芬芳家噌饭吃。当然,我们家有好吃的,也会请她们过来吃,或者端过去一些。
春华秋实,北方庄稼人秋天比较重要的就要数玉米和水稻。一块块玉米林就是一片片青纱帐。那些年,玉米地是不需要看管的,就算有贪嘴的人路过掰几棒子,那也没有太大关系。当然,传说中偷吃玉米的狗熊、猴子和猪獾我们也没有亲眼见过。至于鸟儿和老鼠糟贱谁也没有办法阻拦。但水稻是需要看护的,有过路的羊群,还有盘旋飞蹿的麻雀。有的年节,黑压压一片“空降宠物”刹那间就可以啄咂坏半亩即将收割的水稻。父老乡亲为此会绑扎稻草人惊吓麻雀,但没过两天,聪明的鸟儿们就开始落在“舞人”的头顶胳膊上,熟视无睹,自得其乐,甚至更加狂欢。这时,只能选派我们这些放秋收假的半大小子驻守看护,尽量做到颗粒归仓。
巧的是,芬芳家的玉米田紧挨着我家的玉米地。隔着一条排水沟,旁边就是我家和她家另一块稻田。于是,两家人分别用柳枝和玉米秧搭建了三角形的看稻棚,里面支一块木板,算是可午休的简易床。其实,我们是不午休的,至多各自在稻棚里看看书,养养神而已。更多的时候是走来走去吆喝麻雀,我们还做了两个弹弓,可惜我们俩“弓”法欠佳,常常被敏捷淘气的麻雀们小瞧鄙视着。
青纱帐畔云悠悠,排水沟边水长流。猜谜语,背诗词,讲故事,成语接龙是我们比较喜欢做的事情。感兴趣的还有偶尔的烧玉米和烤稻穗解馋,当然,一定是在安全的空地边,绝对不能遗留下“星星之火”。小心,玉米地里有猪獾跑着呢!趁着芬芳打盹做梦的时候,我说出了一句真假难辨的话。在哪里?咱们快跑。猪獾跑的非常快,咱们还是按兵不动吧。赶快趴在我的腿上,闭眼装睡。当从青纱帐里跑出来几只贪吃的小羊后,我隐隐听到了芬芳咚咚咚忐忑着的心跳声。
真吓人,早知道这样就把我家的“虎子”牵来。虎子是芬芳家养的一只爱犬,主要负责看家护院。我难道比不上你家的那个“它”吗?哈哈,真有趣!和宠物争宠。芬芳脸上马上多云间晴了。对,虎子怎么能比上属虎的勤学呢。你的胆子也太小了,真的是一只短尾巴的兔子,和老鼠胆儿差不多。哼,不理你了,嘲笑人家。好了,今天咱们还没有读书呢。于是,一阵琅琅书声响彻在云水之间。
金秋时节,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掰玉米,收水稻。我们就像家里小尾巴,开始跟着大人忙农活。收完了玉米和水稻,我们的课外时间就变成了去枣园放羊,捡拾小灯笼一样的大红枣。那些红枣,会挑选一部分用白酒浸泡腌渍,作为过年过节时最好的舌尖美味。
又一片秋叶飘飘悠悠落下,就像一封久远的明信片,飞向了久违的旧时光里。我知道,如今黄河畔尚有大片的玉米林,但它已然不再是记忆中的青纱帐。就像远嫁他乡的芬芳,是否还会在隐隐的“红高粱”深处眺望曾经的芳华少年呢?
咀嚼着甜糯的玉米,我又一次陷入了“乡思”之中,耳畔飘响起的却仍是老歌曲“又是九月九”、“朝花夕拾杯中酒”和“涛声依旧”等怀旧歌曲。
作者简介
秦志峰,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卫市作家协会理事。喜欢读书,闲暇写作百万余字,公开发表数十万字。作品散见《文苑·经典美文》《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日报》、《银川晚报》等期刊杂志。
诵者介绍
关 于 我 们
▼
[酸枣人生] 平台介绍
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圈,却在生命里;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在心间。人生百味,岁月如烟,让美妙的声音随同心灵的悸动伴着沉睡的文字飞翔......
欢迎您走进酸枣人生,笔墨留香,美音传送。本平台制作精美,具有高水准的诵读团队。您的关注和传播是我们由衷的期待和最温暖的动力.
酸枣人生编辑部:
微信号 : suanzao-666
诗 / 小说 / 散文 / 曲艺 / 摄影 / 书法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