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看完这篇终于醍醐灌顶

最近看了一期综艺节目,聊到“为人父母”的话题。
大家没想到,在舞台上“句句珠玑、侃侃而谈”的相声演员于谦,在儿子面前却翻了车。
当被问到:“你最怕儿子和你说什么?”
于谦说:“我最怕他什么也不说。”
于谦透露,自己每次问儿子“学校生活怎么样”?
儿子的回答永远是“挺好的”、“就那样”,剩下的再没其他话可说了。
于谦无奈地感慨:
“这个是我最害怕的,因为你不了解他,也开始进入不到他的世界。”
孩子咿呀学语的第一句话是父母教的,为什么越长大却越和父母无话可说了呢?
这话问在父母口,扎在孩子心。
在知乎上,一位网友的“投诉信”,揭开了千万孩子的童年“伤疤”。
她说,小时候,妈妈怕她感冒,总是喜欢用很烫很烫的水给她洗澡。
虽然,妈妈用手试了水温觉得刚刚好,但对一个皮肤娇嫩的孩子来说,水真的很烫。
她不止一次和妈妈抗议,但妈妈总说:“我试过,不烫,洗洗就凉了。”
尽管她斗争过无数次,最后却都被妈妈的“自我感觉”击败。
久而久之,她觉得说了也白说,于是乖乖“闭上了嘴”,但每次洗澡,她还是会特别害怕。
直到有次,水烫到超过极限,她感觉每处毛孔像被容嬷嬷扎了千万根针那么疼。
她想恳求妈妈,但一想到结果一定是“妈妈觉得不烫”,年幼的她,想着想着就无力地嚎啕大哭起来。
她的哭声,终于赢得了妈妈冷淡地回应:“这有什么好哭的,给你兑点凉水就好了。”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像永远隔着一个“温度计”。
当孩子觉得“烫”时,父母总是会用“不烫、不要紧、不哭......”之类的话,强迫孩子屈服。
所以那些洗着“烫水”长大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煎熬中慢慢沉默了。
这样的场景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女孩养的乌龟死了,她很伤心。
妈妈说:“有什么好难过的,再买个回来不就行了。”
男孩饭冷了,不想吃了。
妈妈说:“不行,继续吃,明明还热,谁让你吃得慢?”
父母总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说话?
可是孩子明明说过很多次:
“洗澡水很烫啊”

“我吃饱了啊”

“我很难过”
......
“沟通”是双向的,是需要到反馈的。
在孩子表达的时候,父母是否真的给过孩子,能让他们愿意继续沟通的反馈呢?
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说:
“童年时如果父母没能给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会给孩子造成潜在的心灵创伤。”
当孩子表达出来的感受,不被理解,不被看见,甚至被否定,被打压,他的心房便慢慢关上了。
曾经有人问:“ 为什么孩子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
最高赞的回答说: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人,谁会有意愿和他沟通?
妈妈带女儿逛街买衣服,但却从来不帮她买她觉得好看的衣服。
“粉色不好看,你穿了显胖。”

“这个颜色容易脏。”

“小孩子懂什么审美!”
妈妈的话,让女孩开始沉默了。
经历过几次之后,女孩再也不愿意和妈妈逛街了。
一年级的儿子交了新朋友。
爸爸大声呵斥:
“不许和XX玩,他成绩那么差,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多和班长一起玩。”
孩子失落地低下了头。
多几次这样的情景,儿子就不再跟爸爸分享任何这方面的喜悦了。
做孩子的你一定听过这些话,当父母的你可能也说过这些话。
这些话对么?对!
这些话是为孩子好么?是!
可是,孩子听进去了么?
没有!
当父母的“正确”,是建立在贬低孩子的审美、择友观的基础上,这样的“对”,错得悄无声息。
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只剩下“嗯,哦,知道了”。
父母总以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我怎么可能错?”
但父母喂的“盐”,孩子吃太多也会觉得苦,觉得难受,因为孩子想吃的是糖啊。
曾看过一期《超级育儿师》,有个孩子叫钰宸,他也总是对父母爱答不理。
妈妈看似对他十分关心,也总是主动和孩子说话,但妈妈说的,除了成绩,还是成绩。
即使是在餐桌上,妈妈也不会聊聊饭菜和家常,而是直接拿出一张卷子让钰宸来做。
钰宸越听越不耐烦,只是应付地说“好好好”。
过了一会,妈妈又开始说起学习的事情,钰宸这次彻底拒绝沟通了,直接回了自己房间。
表面看是孩子不懂事,实际上,是妈妈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到“窒息”
父母想说的,只是父母在意的,是父母认为正确的,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一句“我是你妈,我都是为你好”,把孩子想说的心里话,统统压在了“五指山下”。
父母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本身就是个错误。
教育家尹建莉曾说:
“成人在育儿时,之所以经常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而是太相信自己。”
亲子沟通,你有多对,就有多错,因为赢得孩子远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当父母后发现,亲子沟通是最难平衡的杠杆。
过由和不及的度,时常会让我们陷入两难:不说,怕他错;多说,他不听。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通往未来世界的门户,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方法很重要。
有次,在小区游乐场,亲眼目睹了出“亲子关系翻车大戏”。
一个小男孩在搭房子,本来快完成了,不小心碰了下,全塌了,他气地抓起积木就砸。
妈妈见状,大声呵斥:“不许乱扔积木,怎么这么皮。”
小男孩根本不听,继续我行我素。
妈妈接着一顿打,他崩溃大哭。
妈妈更生气了,“就知道哭,有完没完,不就是积木塌了吗?”
最后,男孩使劲打了妈妈两下,直骂“坏妈妈”,跑开了。
留下妈妈一声叹息,“这孩子到了叛逆期,根本管不了。”
“孩子怎么这么爱发脾气?”
“怎么说了,就不听?”
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总在重复上演,妈妈们每天和“小恶魔们”也斗得心力交瘁。
“不行、不可以、不允许…”
当我们带着指责的语气,反复强调这些话时,孩子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被禁止和不被关心”,然后情绪失控。
小时候,他哭还会被你看见;长大了,你就看不见了。
所以,良好的亲子沟通要从“接纳孩子的情绪”开始。
曾看过一篇心理学文章,里面提出:
“孩子的上下脑发育不同,下层脑是情绪脑,发育成熟。

当孩子遇到困难,最先启动的一定是下层脑。

我们只有先看到孩子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调动上层脑(理性脑),从而在行为上有所改善。”
如果我们把前面的沟通方式换成下面的步骤,孩子或许不会这么难缠。
  1. 你没搭好房子,很生气对不对?(看见情绪)
  2. 如果是妈妈没搭好,我也会生气的。(情绪共情)
  3. 妈妈也想把积木搭好。(共同期待)
  4. 扔积木是不对的,我们一起捡起来。(否定不良行为,一起行动)。
当孩子的情绪被看见,他感受到被关注,和父母产生了共鸣,你们的沟通,才能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我们得“区别对待”。
好情绪和坏情绪都得被看见,但坏行为需要被“扼杀”。
就好比,让孩子知道“积木塌了可以生气,但乱扔不行。”“生气你可以跺脚。”
接纳孩子的情绪,用替换方案引导孩子的行为,亲子沟通就不会像“对牛弹琴”,彼此都走不进心房。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坏的行为可以被否定,但情绪一定要先被看见。
只有孩子真正感到被接纳,他们才愿意和你靠近,敞开心扉。
有位作家曾说:
“多少父母和儿女共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亲子间越来越疏远、没话说,一开始的导火索也许就是那句“水不烫”。
请记住,我们的感觉并不是孩子的感受;我们的经验,也不能替代孩子生活。
只有我们弯下腰,看见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听到他心底的声音。那个小小的人儿,才会信任地把他的手放在我们的肩上,拥抱着和我们好好聊聊天。如果您也觉得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吧!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