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沟摩崖造像 | 拈花一笑,微妙法门
昨夜地道的四川火锅仍旧唇齿留香。微醺的酒后,我和阔别三载的大学同学,在眉山的宾馆回忆起读书时的点点滴滴,不觉东方既白。一别经年,同学早已在乐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并娶妻生子,安居乐业,真真的幸福美满。
说来也是坎坷,大学同学中,唯有他一人从警。道是崎岖亦平坦,不禁唏嘘人生的无常变化,断不能以一时而看一世。
我与师弟此行巴蜀,专为眉山、仁寿而来。同学专门抽出一天,不辞辛劳自乐山至眉山,高铁站相迎,火锅店把酒言欢,又为我们开车带路。让不喜欢古迹石窟的他,惊叹于四川不仅只有乐山大佛,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人生之四大乐事有他乡遇故知,今巴蜀异乡,再遇多年故交,何其幸甚!
次日的第一站便是位于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的大佛沟摩崖造像。寻找此地破费周折,四处打听之下,方才穿山村,越浅谷,抵达造像区域。这里地处浅丘,四面环山,一巨石矗立在田野之中,上凿刻大佛,故而此地称为“大佛沟”。因以村名,也称冒水村摩崖造像。
民国版《仁寿县志》有载,“昆迦寺有两个石刻大佛。”据公开资料显示,造像处原有庙宇一座,叫做昆迦寺,因当地人把摩崖造像统称为大佛,因此该寺也叫大佛庙,曾改作学校用,现已毁。大石包身上,残留有许多碗口大小的凹陷,应当是覆盖于造像之上的木构建筑所用。
来到巨石前,首先看的是一龛清代造像。龛侧有题记,“大清宣统二年仲冬月立”。有资料称其为:“川主与孔位”。川主,即四川之主神,其职掌为水利神。“孔位”好理解,因为牌位上有铭文,曰“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但是说“孔位”左右分别为川主——李冰父子,不知道依据在哪?我认为,孔位左侧应为老子骑牛。而右侧应为川主的另一外关键人物——赵昱。
宋人假托柳宗元所做的《龙城录》中有赵昱斩蛟的故事。内容很是有趣耐读:
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后事道士李珏。隋末炀帝知其贤,征召不起,督让益州太守臧剩强起。昱至京师,炀帝縻以上爵,不就,独乞为蜀太守,帝从之,拜嘉州太守。时犍为泽中有老蛟为害,日久截没舟船,蜀江人患之,昱濯政五月,有小吏告昱。会使人往青城山置药,渡江溺使者,没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属男子万人,夹江岸鼓噪,声振天地。昱乃持剑没水,顷江水尽赤,石崖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剑奋波而出。州人顶戴,事为神明。隋末大乱,潜亦隐去不知所终。时嘉陵涨溢,水势汹然,蜀人思昱。顷之,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猎者,见于波面,扬鞭而过。州人争呼之,遂没。眉山太守以闻,太宗文皇帝赐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岁时民疾病,祷之无不应。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又封“显应侯”。昱斩蛟时年二十六。
宋真宗出于对赵家本姓的推崇,特追封其“清源妙道真君”。明清以来,四川地区的川主信仰主要以李冰父子和赵昱为主。但是各地究竟以谁为主,尚有争议,《彭水县志》记载:李所治为全蜀上源,赵则仅在嘉州而已。嘉州所治区域就包括今乐山、眉山一代。综合图像考察,我认为牌位右侧应为赵昱。
如此,则自左而右分别是骑青牛的老子,孔子牌位,清源妙道真君赵昱。道家、儒家、川主一同奉祀,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清代题记-宣统二年
“六指莲花观音”造像,莲台之上,六指观音随意而坐,左肘靠在石上,右腿弯曲,双手相叠放在左膝之上,左手持一串佛珠,右手持一朵莲花,全身不见宝冠、宝缯、璎珞,头上戴着极普通的头巾,身着极平常的衣裙,虽然模样已模糊不清,但仍感觉面带微笑。
不同于庄严肃穆,大慈大悲的一般观世音形象。此处俨然一个神态天真、容貌俏丽的少女,甚至就是一位可爱的村姑,这更加体现了民间宗教信仰的淳朴性,反映了老百姓朴素的信仰观。龛左壁也有题记,载该龛凿于大清同治五年(1866)。
“世尊讲法图”。世尊,即释迦牟尼,高5.1米,赤脚站在0.93米高的莲台之上,当地人称这座佛像为虞丞大佛。世尊右手上举齐肩,右手拇指扣无名指,作询问状,似是论辩印,微侧身向左,面带笑容,左下侧立弟子迦叶,高2.2米,向右侧立仰面对释迦,状似认真作答。世尊微笑说法、迦叶仔细聆听,师生之间相视相望,表情互动,形象生动。
世尊与迦叶说法,还有一个比较美妙的故事,即大家熟知的“拈花一笑,微妙法门”。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记载: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同样有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花,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世尊在灵山说法,大梵天王献来金婆罗花。当时世尊正好拈起花来,开示众人,大家皆默不作声,在座的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明白了世尊的意思,佛祖就把这门心法传授给了迦叶。这也说明世尊与迦叶心意相通,迦叶已悟佛法真谛,传法已成。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有《世尊去世传法圣师》图(宝山灵泉寺 | 河朔第一古刹),迦叶位列第一,即是这次拈花传法的再现。
类似这样体现世尊拈花说法造像的不在少数,比较出名的有麦积山石窟,万安禅院石窟,均是宋代作品。大佛沟这尊说法造像体量最大,也是宋代作品。这大概是“拈花说法”出自宋人所作的《五灯会元》有些许关联。
据仁寿县文物管理所考证,这些造像镌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统二年(1910)。宣统二年的下限是由上述的川主造像一侧的题记而来。淳熙十一年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同样的“拈花说法”造像,并对比文献记载,冒水村的此尊造像为南宋作品,想来无错。
其实拈花一笑,迦叶开悟,进入微妙法门,是始于唐,盛于宋的禅宗思想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的《坛经》,主要便是“明心见性”法门。其非常著名的《呈心偈》。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其同门师兄弟神秀也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与神秀二位大师,一个主张顿悟,一个主张渐悟。六祖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可见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就拈花说法来看,明显是顿悟的体现。由顿悟进入微妙法门并非不可,却是可望不可及。
余虽好古,却并不信仰任何宗教。其中的哲理虽耐人深思,却不如时时努力,更加现实。
匆匆作别大佛沟,下一站的牛角寨更为精彩。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