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中级辩脉要点以及高阶脉药(转)
振荡中级辩脉要点以及高阶脉药(转)
X
01
辩脉要点
辩虚实要点
1、多数脉都需要沉取来定,沉取无根,多数是虚浮,除非浮取整条线都是刚动,才算实;
2、局部脉一般都是虚中夹实;
3、整体脉虚时,局部的刚动,浮取的躁动不能忽视。
辩气液要点
1、液虚不一定是整条脉都空细,液虚往往是先从局部脉开始。液虚往往伴随着湿脉,补液和化湿可以同时进行。
2、当湿气重摸不出脉体空细的时候,左脉弱,也是液虚的一种表现,左脉实,也是液实的一种表现,左脉实的时候,不可以滋阴(详见S中医发蒙314页,误治案例)
3、左脉小右脉大的时候,我们可以滋阴敛阳,比如用白芍,肉桂等:
左脉大右脉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补气益气,甘草加上补气。
4、气虚脉补气时一定不能忽略寸脉和尺脉的对比,气往上行,上大下小脉补气要注意。
辩寒热要点
1、判断阴虚(虚热)阳虚(虚寒),要沉取体会脉底部温度:
阳虚:脉虚而凉;
阴虚:脉虚而热或则脉急动空热,大部分阴虚脉,都兼有气虚,气液同源,气是液的激发态,液不够,气自然也不足;
2、尺脉沉取不干净,脉浮位到沉位有落差感,这脉尺脉也是有寒的,只是感觉不到寒;
3、实寒实热往往不是看整体,多是局部的郁,导致局部的寒热出现;
4、局部刚急滑热,多用吴茱萸或则补骨脂配上黄芩;
5、整体寒里有刚动,一样是用吴茱萸或则补骨脂配上黄芩;
6、有些脉郁动是湿导致,可以以化湿的方式来处理郁脉,需要和寒热郁注意体会区别,与阴虚急动也需要鉴别,阴虚急动只是浮的动,沉取是虚的,脉是空的。阴虚急动用熟地。
辩郁脉要点
1、郁脉多见与虚实之间,有实就有虚;
2、脉虚的同时,局部之间一样有势差,补虚的同时,加上调郁药来调整。能量是有优势效应,如果只补虚不加调郁药,那么虚 的会更虚,实的会更实;
3、随机用药时,结合整体脉势先化郁、瘀,把脉调平。脉平了,可以大量补气;脉不平时,补气要慢慢补,一点一点来,边补边通,不然容易加重脉的失衡状态。
辩瘀脉要点
1、辩瘀脉首先一定要沉取到位,手上下左右来回推移,体会筋膜、沉积物的大小、硬度、形状;
2、湿淤脉体一定有濡象,脉体不清晰,沉积物在脉管外,硬度不高;
3、血淤脉体清晰,沉积物在脉管内,硬度偏硬;血淤和湿淤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辩水湿痰脉要点
1、辩水湿痰脉,一定在浮中取,不需要沉取。湿脉重的,先处理湿;
2、沉瘀:是贴在骨面上,像有层东西在上面,有各种形式存在,很容易忽视成没有瘀,沉瘀比血淤硬,老沉瘀像锅巴一样。
02
中级脉药对应
整体脉药对应
西洋参、人参:虚小无根
党参:虚乏,补中气
熟地:脉空细
白芍:空急刚动,酸敛理气左右寸都可用
黄芩:清热刚动,偏寸浮
石膏:洪大郁热,偏右关
银花、连翘:表浮热,刚动急,温病毒加板蓝根
藿香:表寒湿郁
丹参:血瘀微热
三七:血瘀微寒兼收涩,孕妇可用
红花:血瘀偏寒,擅走四肢
苏木:下焦血瘀
白术:化寒湿水
苍术:化寒湿郁
茯苓:利水性平
薏米:化湿性平
山萸肉:脉空燥动
附子:虚寒湿水,沉取无根
吴茱萸:寒郁
天雄:同附子
黄柏:尺滑热刚急动偏沉
右寸脉药对应
生姜:右寸关寒(上焦寒生姜,中焦寒干姜,下焦寒炮姜)
白芷:右寸寒
黄芩:清热刚动,偏寸浮
黄芪:右寸不足
僵蚕:右寸上瘀
蒲公英:右寸热
桔梗:化右寸瘀痰
石菖蒲:化右寸寒痰
浙贝、瓜萎:右寸热痰
右关脉药对应
枳壳:右关刚湿郁瘀。青皮、陈皮可代替
草寇:右关寒湿瘀
焦三仙:右关湿瘀燥热
扁豆:右关湿瘀微热
鸡内金:右关沉瘀
天仙子、甘遂:肠道沉瘀
右尺脉药对应
补骨脂:右尺寒
巴戟天:右尺寒湿(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最合适)
泽泻:偏右尺郁瘀水
香附:偏右尺郁瘀
肉苁蓉(大云):右尺空凉
当归:右尺空寒,化瘀补液
枸杞:右尺空寒,补液
白头翁:右尺浮热
左寸脉药对应
桂枝:左寸寒
柴胡:左寸轾
怀牛膝:左寸关湿有瘀,气下行
全虫:两寸上瘀(过寸脉)
天麻:左寸上瘀及左寸瘀
薄荷:左寸浮热,比如左寸瘀滞点浮热:天麻 薄荷
酸枣仁:补左寸,阴虚燥动
羌活:到头,祛风化湿化瘀,气上行
独活:到关节,行走督脉,气下行
左关脉药对应
麦芽:通左关
川芎:左关寒郁,气上行
制马钱子:化左关沉瘀,偏于筋膜
左尺脉药对应
肉桂:左尺寒
川断:化左尺瘀
0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