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音(第十九辑)
童音(第十九辑)
现在,我们的《童音》继续。本辑的《童音》,我收录了两篇《凉凉的初夏》,两篇《榴花初红》,作者依次是周靖翕、卢梦涵、何雅宁、赵冰树,他们是我们《童音》的新面孔。可是,在追求文学之美的道路上,他们绝对是老面孔。这辑推出这几位作者,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因为我亲眼看到他们在文学之路上艰难的跋涉,不懈的求索,无数次经历挫折,又无数次坚强的站立。终于,他们迎来了春天,迎来了淙淙的清泉,迎来了如梦的美文。
凉凉的初夏
文/周靖翕
初夏天气炎热,白天也变得很长,已经到了傍晚,天还是亮的,热气也没有消退。吃过晚饭,我照常回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安静的拿起笔写习字。不一会儿,一篇习字完成,我端起它,得意地欣赏起来,嘴角勾起了曲线。
正美滋滋,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被吓得猛然回头,原来是我们可爱的江一老师。
“小周同学最近进步很大啊,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了。来,让我采访一下你,有什么诀窍呀?”说完,江一老师微笑着将手中的书卷成了一个“话筒”对着我。
我一时被“惊”住了……虽然知道江一老师是在夸奖我,可这种机会实在不多得……
“嗯,没什么诀窍,我就是觉得,如果一个人,连写的字都不能让别人看清楚,那他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了,也是我的真实想法。
江一老师听了,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迈开大步走出了教室。
过了一会儿,开始自习测验了,语文助理忙着发卷子,大家写名字,答卷。可没一会儿又收到一张卷子,而且,好像哪里不一样……天啊,竟然是试题答案。很快,其他同学也发现了答案。语文助理一看不对,赶紧一桌一桌的挨个收回,教室里变得嘈杂起来……趁着混乱,我快速将答案抄在手上,然后把答案纸交了上去,心想,这次终于可以考满分了。
可当我看着手上的答案,正准备抄写时,江一老师突然走进了教室,吓得我,连忙把手扣在书桌上。只见江一老师怒气冲冲的把一个同学叫到外面,大声训斥起来……一听内容,我立刻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就是抄了答案。
“现在我三十岁,再过七十年,我一百岁,也不会饶恕你作弊。”江一老师稳健而高声的说,我知道这是说给我们每个人听的。
那下一个不会是我吧?心慌意乱中,真是后悔不已……不就是那么几道题吗?自己就不能全部答对吗?
后来,那个同学进来了。虽然老师并没有找我,但我扣在课桌上的那只“答案手”始终没有翻过来……
这凉凉的初夏,这“答案手”,我终生不忘。
注:本文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十九班学生。
【江一点评】
靖翕写出这篇文章,我感到很欣慰,很欣慰。我欣慰的原因是多重的,不仅仅是因为靖翕写出这一篇纪实性的优美散文,还在于通过这篇文章,我发现靖翕对生活有了全方位的领悟。也就是说,他的进步是整体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量的累积。因为我知道靖翕是很努力追求进步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写作上一事无成。而且字写的非常差。渐渐的,他的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所以我才想到采访他,这是一件真事。我担心在省级之前他不会有好的文章了,可是他还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这篇文章的是由多个意蕴或丰富或深刻的画面组成的,因此读起来读者不会感到劳累,比如写完写字很得意,“我端起它,得意地欣赏起来,嘴角勾起了曲线。”,比如江一老师的采访等,再者,本文的心境很平和,这种平和与作者的年龄似乎不相称,在文章中,作者似乎长大了很多,最后,文章语言表现力很强,比如“这凉凉的初夏,这答案手’,我终生不忘。”简单的一句话,含义都有了。
凉凉的初夏
文/卢梦涵
刚进六月,天气就已经热的不行了,知了不停地叫着,又给人添了几分烦意。
老家,午饭后的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偶尔有几个孩子飞快地跑到小卖部买几只冰棍,又飞快地跑回空调屋里去了,家家户户开着电扇、空调、冰箱,高压器超负荷地运转着,只听“叮呤”清脆的关空调的声音,我便一下子从席子上站起来,“卖告的”停电了!
我急的在地上又喊又跳,妈妈突然来了句:“心静自然凉,本来就够热的,你再这样闹腾不更热吗?快上床睡觉,不然下午上课没精神了。”我只好乖乖的躺在床上。可是那里睡得着,我不住的在席子上翻身。妈妈假装生气地冲我喊了一句,我就不动了,不一会便睡着了。
睡梦中,我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我还以为来电了,迷迷糊糊地还咕哝了一句:“开什么电扇呀,不开空调?” 就又睡着了。到了上学时间,我条件反射似地醒来,睁眼,却看见妈妈坐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个大蒲扇一下一下地扇着。妈妈额上已聚满了汗珠,胸前的衬衫体恤已经湿了一大片,拿着蒲扇的手隔一会儿就换一下。看我醒来,她便一下子瘫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快上学去吧,别迟到了,路上小心点。”
原来,这一个多小时,都是母亲在为我扇风,而自己却顾不得去午睡,想到这,我不禁心里颤抖了一下。我便拿了条毛巾,湿了凉水,搭在妈妈胳膊上。
注:本文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十九班学生。
【江一点评】
梦涵是一个在写作上勤奋学习和实践的孩子,时常我看到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题目是她自己命名的。因此,在读到这篇文章时,我并不感到意外,而是觉得这是实至名归,是梦涵勤奋努力的收获。从文中看,我认为写篇文章写的很真实,文中的“我”很符合梦涵的情况,乖巧又灵动,懂事又智慧。在读一半文章时,我觉得文章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了,可是到了最后,我被震撼到了。结尾很出人意料,也十分感人。这表明作者在情节设置方面用了很多心思,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另外,文章的铺垫用的很好,比如“开什么电扇呀,不开空调?”仔细品味,这一句梦话太美了。最后文章的语言也很美,干净、利索,充满温情,比如“我便拿了条毛巾,湿了凉水,搭在妈妈胳膊上。”没有华丽的色彩,却那么的感人,那么形象。
榴花初红
文/何雅宁
自家的院中有一棵榴树,听父亲说是随着我的出生而来种下的。可我却未曾见它开过一朵花,结过一个果子。
家里也曾打算把他砍了,用玫瑰丛或月季花来代替,可总有某个原因而迫使家中的榴树没有被代替罢了。后来,也没再管过它,任它去自由生长。可十岁那年,榴树还是被砍了,因为要重建。我终究还是没能看到一次榴花开。
去年夏天,太阳如同烤箱,把天地都罩了起来。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从学校门口买的冰糕。那本书是一本李白的诗集,书页正好翻在他写的那一篇《将近酒》。迎面走来一个人,也是拿着一本书。可能是太入迷了吧,没看清路。撞在自己肩上,手一滑,未吃完的冰糕随着书落在地上,弯腰拿起地上的书,拂去落上去的灰尘。
这时抬头看眼前的人,他忙于收落在地上的书。那本书已经很旧了,旧到纸页都是黄的,与其他的书比起,那才是特征最为鲜明的一个。待她收拾完后站起身,我才反应过来要道歉。“啊,对不起。”两个人同时道起了歉,怔了一下,又一起笑了起来。把周围的炎热都吹散了。
因为我看到她那本旧书的封面赫然印着一朵火红的榴花,石榴树枝繁叶茂。
那一天,我看到榴花开的正红,那是我第一次见榴花,是多么的红。那天下午的那个时间,我遇见了你。在一个特定的地点,你给我特别的回忆。
注:本文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十九班学生。
【江一点评】
雅宁这篇文章紧紧扣住“榴花初红”这个题目,在情节设置上有着不俗的构思,真正的石榴树没有开花,也没有结果,可是自己却是那么的期待她开花结果,只不过是想看看火红的榴花。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看到,石榴树也被砍了。这给“我”心中造成了隐性的伤害,没有人知道,我也从没有提及。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个陌生人因为痴迷书籍而相撞,而看到对方书上盛开的榴花,文中最后说“在一个特定的地点,你给我特别的回忆。”而这种回忆对于成人看似平淡,可是对于一个孩子却如梦幻一般挥之不去,具体是怎样情愫,可以品味,却难以言说。除了情节设置外,文章的语言也十分细腻,“见字如面”,如“撞在自己肩上,手一滑,未吃完的冰糕随着书落在地上,弯腰拿起地上的书,拂去落上去的灰尘。”。
榴花初红
文/赵冰树
初夏的夜晚,很是宁静。
散步到书店的我又从书店往回走,走着,走着,我停下脚步——一只蚊子落在我的胳膊上,我不忍将它打死,毕竟这也是条生命,我挥手将它赶走。
蚊子飞走了,靠着灯光,我观察起蚊子的飞行来,但它一会儿就飞到照明光下,与众多蚊子和蝇子混在一起,我只好作罢。往下看,我发现一棵石榴树,照明灯很矮,她也并不高。在照明灯的照耀下,她显得那么柔美,那么娇小。一阵清风,树影晃动灯光照耀。那是什么?是梦的碎片吗?我这样想着。
树的主干并不粗,枝条却让人数不完,一条,两条,三条……石榴树叶与柳树叶的那种忧愁截然相反,它很短,又不同于它的细,她很丰满。光滑的角质层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感受。
我发现自己喜欢上她了。
我开始细细端详石榴花,每朵花都有五个花瓣组成,花的正中央是黄色的花蕊,像一朵火苗,照耀在树枝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又是一阵清风,几片绿叶吹落,我心中震撼了。
当花儿绽放时,绿叶在为它付出;那当我们成长时,又是谁在我们苦心付出呢?没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啊!他们耗尽自己的青春,为我们的成长铺路。这一刻,我算是深刻明白“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我的眼神变得坚定,跨出脚步,向家走去。
注:本文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十九班学生。
【江一点评】
冰树是一个很善于写诗意短文的作者,他写的短文就如同他本人一样,充满儒雅气息和人文关怀,尤其如他的嗓音,充满善良、质朴的磁性。听来让人忘却烦恼和世俗。本文是冰树写的很成功的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完美的体现出了他写短文的优点。一只蚊子,在常人看来,是那么的讨厌,但却被作者怜悯,继而产生了观察蚊子的“童趣”。也许蚊子在报答作者,“我”才得以看到灯光下的石榴树,看到绰约的榴花,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文中除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我们还看到文中精妙的细节描写,如“树的主干并不粗,枝条却让人数不完,一条,两条,三条······”作者的视角是独特的,再如“每朵花都有五个花瓣组成,花的正中央是黄色的花蕊。”这是多么美的句子呀。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