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收藏品相也是很重要
“明清老翡翠”既是翡翠,就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然而,当自以为捡漏的消费者拿着砸下重金购买的“老翡翠”前往各地专 业检测机构,却通常发现这仅是动用了酸蚀后注胶、染色等现代处理手段的B+C货(A货指天然翡翠;B货指经漂白填充处理的翡翠;C货指染过色的翡翠;B+C货指填充后又染色的翡翠)。
古代唯 一发现的造假工艺是“焗色”工艺,又叫“老烤色”。其原理是利用高温加快氧化作用,将一些因含褐铁矿而带有黄褐色的翡翠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变成朱红色的赤铁矿,即变成三氧化二铁,以获得价值较高的红翡。但这类产品仅局限于中低档翡翠,含杂质褐铁矿较多的翡翠本身就不可能是高 档翡翠,由于不是外加色,目前国标已把它列为优化过的A货,这类老翡翠在市场很少见到,证明古人也很少釆取这种作法。
翡翠是明末清初新添的高 档宝石品种,主要产于缅甸,硬度高于一般的玉石且价值甚高,故以其制作的实用器殊不多见。
明清老坑种翡翠的冰种玻璃种满色就是充胶染色的妖魔鬼怪,像北京王磊家族那样的百年财富也一朝归零。
不要将老翡翠首饰长期放在箱里,时间久了老翡翠首饰也会“失水”变干。长期不佩戴的老翡翠饰品,每年可放在清水中保养一次,擦干水后,再适量涂点植物油进行保养,以更好滋养老翡翠温润的灵性。
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远远没达到人们想象的高度,尤其是单一的仪器,功能更有限,老翡翠里有机物的鉴定问题受制于仪器分析发展的水平限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那一种仪器能一照就能确认是什么样的有机混合物,即便是把四大名谱全部应用起来,不结合其他手段也没法对付变性固化的蛋白质动物胶,因为变性后的蛋白质结构太复杂了,变性后的动物胶其结构比“青蒿素”复杂得多,单靠仪器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仪器分析又常常是珠石鉴定所釆用的手段,由于化学定性分析涉及到较深的专 业知识,珠宝鉴定人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不被珠宝鉴定人员釆用,也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仪器分析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仪器的分辨力、灵敏度等功能低下,造成珠宝检定研究人员长期无法从技术上进行突破,无法对老翡翠里有机物进行有效地鉴别和定性,无法破解老翡翠之迷,使老翡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翡翠作为一种硬玉材质,在清代之前已经传到中国,古代典籍也曾有零星提及。甚至翡翠这个名字,就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美丽的鸟。因鸟通体色彩斑斓,红羽鲜赤,绿翎碧透,人们就把颜色酷似鸟儿的名字赋予这种彩石,叫作"翡翠"。翡是红聚,翠是绿凝,由鸟及石,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