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野趣】小时候过年有五盼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过年是大事。挨家挨户筹备,需要化一年的时间,父母亲如果会持家,子女们过年就开心。
那个时候,一般家庭生的孩子,起码四个以上。孩子多,为了过好大年,父母们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过个开心年。
孩子们,追求也是十分简单。临近年关,学校放寒假,帮着父母大扫除。心里念着,盼着过上一个快乐的年。
老妈很会划算,安排着年度家庭计划。主要有这么几样事,一家人的新衣服,除夕及客人拜年来的菜,还有拜年货。
拜年货,广受欢迎的是杂籽粉。大多数用白糖,或者红糖,纸纱整成长形包。两个一包装,拜年走亲戚,拎来拎去。
自留地里,种上棉花,采收晒干后,由外婆负责纺纱,然后老妈负责酱纱,再织成布,还有染色后成布。
年初,家里就开始,养一头年猪。平时,孩子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寻猪食,还有晚上切蕃薯藤,当猪饲料。
春季,还会孵一窝小鸡。每天剩饭剩汤,用米糠一拌,喂给鸡吃。都放养,家里地面和门前空地上,天天都要扫鸡屎。
母鸡下蛋,过年煮茶叶蛋。客人来了,赶紧递上,招呼捧元宝。公鸡养到过年,杀了白切,再加上猪头,谢年祭祖宗。
养山羊,过年宰了,那是上等的好菜。老妈爱吃,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没有一个喜欢。姐姐,更是滴荤不沾。
义乌产红糖,很有名气。所有人家,过年前都切冻米糖。有籽麻糖,米花糖,粟米糖,小孩子,一人一小坛。
姐姐舍不得吃,她那坛难得少去。大弟经常去摸,吃掉几片肯定会少去,就把整块旳掰散,让姐姐发现不了。
大人们忙活过年,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盼过年,至少有五盼,想法也很简单,愿望实现了,会发自内心的满足。
盼着穿新衣服。腊月里,请上裁缝师傅,挨个量尺寸,那幸福感,油然而生,比穿上博士服,还要幸福百倍。
盼着吃大餐。大年三十,年夜饭,一顿好吃。拜年去,七大姑,八大姨,拜一圈,拜到正月十五,天天吃大餐。
盼着长辈给压岁钱。走亲戚,到姑婆家,到姨娘家,都有红包。发红包时,嘴巴客气一下不要,其实心里早盼着。
盼着掴火炮。义乌话不叫放鞭炮,开春一早就放;大年三十夜放,大年初一放,上坟去放,正月十五还是放。
盼着放假玩几天。小时候,什么活都干。但是过年,可以不用干,开开心心玩,大人们绝不会中人干预。
只有过大年,广播里才放婺剧,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点燃。在那喜庆的唱腔中,年的味道,十分浓郁。
三十日傍晚,八仙桌,移到客厅中间。摆满了各种菜肴,煮熟的整只猪头,不可或缺。谢年和拜祭祖宗,仪式开始。
老妈点上三柱香,门外朝东三拜,请回祖宗。上桌坐好后,不间断的客套话,酒过三巡后,香引路送走,并插在墙根。
祖宗送走后,家人们才可以上桌。老妈规矩铁定,兄弟姐妹,每人一片带鱼,一片烤豆腐。一碗豆冻,大家可以吃完。
桌子上的白切鸡,还有别的荤菜,不可以动筷子。只有蒸馒头夹绿笋,八宝菜,还有鱼冻,可以任意吃。
奶奶小脚,年纪大,住在后面的房子里。每年三十夜,都是我去背过来,一家围坐八仙桌,一起食隔世。
年夜饭后,奶奶会发压岁钱。一个很小的红包,里面装上两角钱,小孩子人手一个。睡觉的时候,压在枕头下。
俗夫 2021年2月10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