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丰富,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

阅读使人丰富,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培根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我们可以方便的从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到无穷无尽的信息。但是,那些所谓的知识是否属于你?或者说,你是否拥有那些知识?

如果单纯的比拼记忆力,人脑一定胜不过电脑,更遑论人工智能。虽然记忆力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基础,但单纯的记忆不是智慧的全部。如果只是知道很多所谓的知识,但不能熟练的加以运用,或者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那这些所谓的知识只能满足“开心辞典”等节目的需要而已。

培根说,阅读使人丰富,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前两句话不用赘言,多读书增长见识,多交流开拓眼界。但为何要写作?写作何以使人精确?


人类发明了语言是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我们可以不通过口耳相传,而是诉诸于文字,将人类智慧和文明长久的留存下来。

在无文字时代,修辞、声调、仪态对于一个智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靠说来传播知识或见解,需要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艺术。

到了文字发明之后,一个笨嘴拙舌的作家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充分的展示出来,而不必受制于时间。文字可以长久的深刻的反映自己的思想。

到了电视传媒的发明,声光视频开始充斥公众的耳目,深刻思考被生动形象所取代。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深刻的剖析了电视媒介如何让公众放弃思考而流连于肤浅的感官刺激。

到了互联网时代,电视也被抛弃,去中心化的表达和信息传播,以及信息的及时性远超过电视媒体,所以公众淹没在爆炸式的信息海洋之中,看似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知识,但是更多时候是接触到无数知识碎片,似懂非懂,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无法应用于自身。

刷知乎、听网课、看微博等等,看似不断在吸收知识,但是只是成为一个知道份子,没有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何以证明看到听到的知识真正成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只有实践。因此,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酒后吹牛和日常的夸夸其谈,与静下心来进行专题性的写作具有本质的差别。

你既可以进行意识流的随意写作,像我现在正在进行的;也可以精雕细琢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无论何种方式,当你把思考落实到文字这个最初最原始的信息媒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要想表达的准确、全面、细致、严谨,是非常难的,更可以看出你是否对于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以投资为例。投资这件事既可以是专业的,通过缜密的分析和详实的报告最终得出恰当的投资决策,也可能是感性的随意性很大的。如果不把自己的投资思路和理由形成文字的报告,那么一段时间过后你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一样的投资思路和情绪反应,进而忘记自身当初为何如此决策。

反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总结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写下来记录在硬盘上,可以清空脑内存,避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特别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形成固定的文字记录,今后自己再回顾起来,就不会意气用事想当然。客观的评价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总结过去,面向未来。

之前因偶然的机会决定通过公众号的方式再次梳理自己的思考。后来发现,这不是一种负担,更多的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是迫使自己不断总结和思考的一种方式。写下来与其说是给别人看,不如说更重要的是促使自己深刻思考,给自己留点痕迹和过去。

以前认为信息爆炸,很多想要看的网上都能找到,没什么值得说的。但后来再看,发现每个人还是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价值的。目前为止,正因为没有人细致的、全面的、连贯的、系统的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所以我自觉还是做了一件某种程度填补空白的事情,无论对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还是对于我自己来说,都有很大帮助。

推着自己写作和思考,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身。写的好他人会有受益,而无论写的好坏自身都会有反思有收获。

也是因为最近市场也许处在了转折点,所以思考和功课做得多了一些。这样挺好。如果不写下来,很多想法都会一闪而过。不日之后,你会忘记自己也曾有过那么多想法和思考。

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马提亚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