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花烂漫时,教娃快乐学文化
早晨,送萌萌上学,下楼的时候,她对我说:“爸爸,你上周五上班没有送我上学,今天你就可以看到‘竹外桃花三两枝’了,你跟着我来吧。”
其实,不用她带路,我也知道这诗景在哪里,因为在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就有竹丛和桃树,这几年送她上学的时候,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指着那桃花和竹枝吟咏《惠崇<春江晚景>》,因为有实物实景,所以萌萌记忆和理解得都比较好。
我跟在萌萌的后面,看着她兴奋地快步走向充满诗情画意的桃竹图。快到时,她抬手指向桃花,快乐地说:“爸爸,你快看,这桃花开得多美呀,她们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偷偷地从竹林里探出头来,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
“是呀,每一朵桃花都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难怪你最近把桃花都画成了人的模样,原来你创造的灵感都来源于这儿呀。”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她头顶上方的花枝说,“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都是充满生命力的,也是充满灵性的,我们应该用心去爱它们,这样我们也可以得到它们的爱,就像这桃花,我们满怀欣喜地去看它们,它们就会展开笑脸欢迎我们,你说是不是呀?”
“对!对!所以我画出来的桃花也是笑容满面的,她们都是很快乐的花仙子。”
02
看着满树烂漫的粉红桃花,往年带着萌萌赏花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还是我们父女俩,但已经不是以往的我们了。虽然我们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可有些对话却似乎年年重复着。此情此景,自然会谈及《题都城南庄》,谈及那个任由人遐想的姑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与以往不同,现在也不需要我去引导,萌萌就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假设出多种模样的姑娘,描画出多种版本的故事,也许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不同的人读后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人在不同时间读后又有不同的理解。我想,如果你读到这首诗,头脑中也一定会浮现出一幕幕你与桃花的故事了吧。
环顾四周,不仅可以看到美艳的桃花在竞装,还有似雪的李花,白色的樱花,火红的山茶花,似流苏般倾泻而下的嫩黄迎春花,花花似图,树树皆景。
这美情美景,恰又是教孩子学诗的好机会,于是我尽可能地结合诗景,把自己能够记得住的几句古诗倒腾出来,像什么“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朝摘桃花红破萼,莫摘李花繁满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对于很多自己记不住的诗句,我也可以利用手机在网上查找一下,然后读给萌萌听。
对于萌萌,我并不要求她能够立刻背下这些诗句,也不会在欣赏美画美景的时候让学习的压力破坏了兴致与愉悦。我想,只要她在此情景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等将来在课堂上学到这些诗时,自然就能够心神领会诗的意境,也会愿意将其背诵下来。
03
在萌萌的教育上,我深受父亲的影响,当年他经常和我说,“学习不一定非要拿着个书本读,时时处处都有学问,带着孩子仔细看看自然万物,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像我小时候读书的课本上,很多讲得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知识,比如‘虾多足,身有节,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园中花、先后开、桃花红、李花白、桂花黄、菊有多种、颜色不同’,小孩子看到这些,记在头脑里,等识字会写了,自然就能写出这种景色了。”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和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应该把教育寓在生活中,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通过生活来教育。
也正是基于这些理论,我也十分喜欢结合萌萌的生活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当我们从竹外桃花旁经过后,走到了一颗满是白花的李树下时,就自然而然地谈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进而谈及《史记》中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并告诉她一个道理:只要踏实做事真诚待人,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04
上学的路途是短暂的,但处处皆见的春花让路途变得更加有诗情画意,看着萌萌那红扑扑的笑脸,仿佛看到了一朵正在绽放的花……
公众号
安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