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街】九江:更有江村如画里
更有江村如画里
作者:袁伟望
摄影:尤才彬
九江
九江村,位于长街镇东北3公里九冈山东麓。现由九江、东陈两个自然村连接而成。村西一脉连绵九冈山,村东一带平洋桑田水。九江村掩映在九冈山麓的绿树丛中,可谓“山明水秀风光丽,鸟语花香景色新”。九江村人自豪地称自己居住的村庄为“人居福地也”。
九江村西的九冈山,东北接西岙白岩山,南面连长街香花山,自东北呈弧形绵延向东南。山由九座山冈组成,分别是小东山冈、高尖山冈、癞头山冈、和尚山冈、龙王堂冈、竹糊冈(石石头冈)、狮子岩冈、蛤蜊岩冈、笤帚山冈。九冈当中景致最美的为狮峰——狮子岩冈。尤氏宗谱存有《咏狮子峰》诗句:“天造狮岩百丈头,巨灵绣削几春秋。”九江狮子岩是古长亭区域标志性山峰,有美丽传说故事流传。九冈山,700多年来,一直深情地把九江村拥在自己的怀抱里。
九冈山,给了九江以安定;门前水,给了九江以灵性。九江村人依据谐音,把九冈称作九江。九江之称,反映了九江村门前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变迁,呼应了九江村先人对九江“更有江村如画里”美丽“江村”的深情期盼,更是寄寓了九江村人对现代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无限向往。
九江风光美
01
九江村背靠九冈山,远可眺岳井洋、中可见车岙港,近可看一片平洋阡陌。九江村山水清纯,曾有成片的梅园、桑田。有人说,自然风光,在于发现。九江村人,在未有门前一片桑田水的时候,就早早发现了自己生活地方的美丽——看似小小的山乡小村,九江却也像那些大村落一样拥有自己的八景之美。你看九江村人对自己村庄八景的命名:狮山晓日,晚霞彩虹,村前风荷,后山积雪,东港观鱼,港尾垂钓,沙泉酒香,梅园赏花。八景里有晓日,有晚霞,有夏荷,有冬雪,更有观鱼、垂钓、赏梅、品酒的高雅志趣体现。
九江村不仅有八景、八景诗,更难得的是,今天的九江村人还在旧八景诗基础上撰写出了新八景诗。这在我所走访的村落中,还是很少见到的。可见,赏美景创造美景的美好心意,一直在九江村人的心中绵绵延续。新八景诗待后人去回味吧。现在,我们,赏读尤氏旧八景诗中的三首。
屿塘春涨
野老披蓑荷笠行,
连潮乐好雨迎春。
门前一片桑田水,
涨作黄河两岸平。
眠牛晚霞
几朵丹霞挂岭东,
归樵趁得一肩红。
眠牛山下倚窗眺,
身对斜阳看彩虹。
鸬鹚秋月
凤阙龙岗压古村,
秋深初上月黄昏。
天高倍觉金波丽,
应有骚人倒酒樽。
你知道屿塘在哪?你晓得眠牛山是哪座?你看到鸬鹚了吗?屿塘在哪儿,你可与九江老人摆谱明白。眠牛山我可以告诉你,就是车岙港上水库大坝西侧的一列山,你看看,像不像就是了。就像你看狮峰,看你站在哪个最佳位置欣赏了。陈善木老师告诉我,人家拍狮峰美景,是远远地站到洋湖村那边去拍的,远远地看,狮峰更加秀美也更加富有想象。鸬鹚,你去看山水尤拍出的大片。山水尤的风光视角不一般,九江村前那一片平洋的风光,美得大气。你看图片,尤其是山水尤无人机拍出的大片,那种大气,更显磅礡。
村前那片平洋上,那金色的麦浪,那收割中的麦田,那麦田里呈现出来的丰富的线条色彩,映着河港粼粼的水波,加上高速公路的优美弧线,美得令人陶醉。还有那收割机后跟着飞的白鹭,会让你想象的翅膀展扬飞升。九江村生态农业,生态河港,你直接看图片就能感受得到,更不要说走进麦田里,去呼吸那带着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感受那丰收的喜悦了。我跟镇里的干部小苏说,这一片平洋太漂亮了。小苏说,是漂亮,那田块,那线条,那种丰富的色彩。小苏说的那田块、那线条、那种丰富的色彩,够我想象、憧憬与新的期待的了。
九江村是个多姓聚居的村落,最早为王姓,南宋末年从嵊州金庭王羲之故里迁居新城、长街而从长街分迁至此。之后九江村的尤姓、冯姓、陈姓、许姓、吴姓等20余姓陆陆续续从不同的地方迁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村落。村里的古庙、古井、古树、古道、古石碾、古拱桥、古宅院⋯⋯山乡古韵,伴着坑里水库与山溪水流,就足够我盘旋、走访与回味的。我随陈善木老师走到九江村第一大院冯家大院门口,陈善木老师说:“你看,车门上有四个门簪,登上车门,有五个台阶,这门外还有上马石。九江村还有一座上新屋道地。九江三个自然村(包括因水库建设搬入东陈的原自然村海岙塘村),古石碾就有10座之多。”陈善木老师说出这些,语气里满是自豪:小山村也有富户、大户人家,小山村山好水好风水好,足以丰衣足食过小康。走在古村里,我能感受到九江村在近年来美丽乡村与森林村庄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村里还有几处村民的别墅正在建造,别墅的那种高朗气势,与环境的空旷、优美一结合,更是给人一种美丽舒心的感觉:九江村的环境真的是好。
“诗酒田园何处寻,九江就有真桃源”,我是很有感慨了。村中升级的文化礼堂有1处,礼堂内漂亮的展板把九江村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展现得“一目了然”。村里有公园5处,休闲长廊4处。九江村梅山公园里那4棵梅树,也特让我留恋。村中那座座新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绕着古道分布,错落有致,让我有说不出的羡慕。
九江风光美,用我教授诗人方牧老师的话说,这种美具有“画在心中,诗在远方”的深沉意蕴。其实九江村的自然风光美,还有那种特有的气度,早就在他们宗谱的古联语里体现出来了:日照九江汇泉归东海,月映狮山松翠耀南天。你看九江村人的眼界,你看联语中的“东海”与“南天”。其实,九江村人现代的诗与远方,既在九江村人的心中,也在九江村自然山水的优美画卷里,更在九江村能人们出外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追求里。
九江酒香醇
02
走访聊天中,我感觉到九江人会做酒,做酒好像是有传统的。我第二次专程到九江村的时候,随陈善木老师再次探访古村、古道、古迹。在走向大觉寺的路上,我闻到了酒香。“哪里在做酒啊?”我问。“做酒啊。九江人几乎家家都会做。”我随陈善木老师的手指方向,看到了倒在路边的糠堆。酒香就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酒,让我想起了我的舅公,那些年,我的舅公在九江村开着小店。我每年都会去九江村看望我舅公。我舅公热情友善,在我的心目中,是个非常好的人。现在我在村委会与九江村老人聊起我舅公,九江村人对我舅公都有亲切的记忆。“哦,小店公啊,我们都叫小店公,小店伯。”他们的话语里饱含着深情。由此,我想到九江村人的纯朴与真诚,那纯朴真诚的深情,就像九江村民酿制的酒那样,醇厚芬芳。
说起九江村的酒,陈善木老师与尤孝写老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尤宏印。那天尤宏印老人不在家。我第三次去九江村时,终于在他家见到了。他正在吃中饭。老人今年65岁,非常勤劳,现在还在隔洋塘打工。听陈善木老师和我问他做酒的事,他就放下碗筷,跟我们聊酒。起先他话不多,等说到做酒“工艺”,他脸上就显出兴奋来。他告诉我,九江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酒,只是现在做酒量不大,现在的人外面事又多又忙,平常做酒的人自然就减少许多了。
他说,他的做酒技艺全得自他的父亲,他父亲则是继承了他爷爷的技艺。用白药做老酒,他有十分的把握,用曲做老酒则相当繁杂,难把握。他说,做曲酒,最好用大麦。大麦要用辣蓼水浸泡。六七月辣蓼成熟,清水浸泡辣蓼,让辣蓼变成墨黑墨黑辣蓼水。再把炒过的大麦浸在辣蓼水中,让大麦涨足涨饱,摊成这么厚(他用拇指食指模拟夹出厚度)的薄层,盖上麻袋发酵。等到大麦曲上橙黄橙黄的黄毛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曝晒。彻底晒干晒透了,曲就算做成功了。
九月红,九月十月是做酒最好时节。做曲酒的技艺,关键是要曲、煮熟的“娘饭”、水一起放。一般曲与水的比例为1:0.6。水放多了,曲酒做出来,酸,不好喝。曲、“娘饭”、水一起放好,就要“打”(搅拌),每天都要打,至少要打上五六天。打过的曲,看发酵,约一个月时间,就要封缸。九江做这个曲酒,有一人特别好,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做了。他做的酒是真的好酒,醇香,爽口,有回味,入口极有味道。人家说好酒会挂酒杯壁,他做的酒挂碗边,那是不用说的。“我做的酒,也是这样。”尤宏印老人说起这个,有一份得意在笑脸上表现出来。这是做老酒的过程。老人还说了用曲做白酒的工艺⋯⋯
听尤宏印老人说做酒,我完全像听故事一样,被迷住了。我感慨,九江村还真藏有做曲酒做好酒的高人,九江村真可称为做酒的“艺术”之村,杏花村,酒村。尤宏印老人告诉我,九江人做酒,像他一样,以前一直不卖酒,酒做出来,都是自己喝的,还有就是过年过节用来招待亲眷朋友,他到现在做酒也不去卖酒。说酒,老人还说到九江的青梅酒,他说九江村曾有50多亩梅园,可惜现在没了。尤宏印老人说,用白酒泡青梅酒不稀奇,用老酒泡出青梅颗颗饱满完整的青梅酒,那才算真本事。用老酒泡出的青梅酒,特别醇厚,酒也别有风味,醇口好喝。说青梅酒有什么营养价值,尤宏印老人说,他不知道。好酒泡好青梅酒,他知道。
听着,我像是被九江的大麦曲、老酒、青梅酒,香着,醉着了。
九江戏味浓
03
前两次走访让我对九江村的戏班有了印象。说到酒,想到戏,我顺口问尤宏印老人:“您参加过九江戏班的演出吗?”“九江戏班是有名的,那时,我还小,没有参加,印象有的。九江'五四’剧团名气很大,与象山马岙剧团,都是同一个老师傅教的。做戏,你问我们村的尤孝写,他演皇帝演得活灵活现。”“演过哪些剧目,记得吗?能说一说吗?”“戏文,多了,《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包公传奇》《忠烈千秋》《连环记》《单刀会》《五虎平西》《阳河摘印》⋯⋯”听着尤宏印老人说着戏名,我想起尤孝写老人在村委会跟我说戏的情形来了。
尤孝写,80多岁,个子瘦小,耳朵有点背,但说到戏,他却精神了。我看他的眼睛都像是会说话的,他看着我,笑起来,很有意思。我看着他的眼睛,觉得有趣,我也只会笑了。我问他们那时的剧团常会演些什么戏目,他听清了,想了想,虽说记不得很多,却也说出来好几个,比如《金山战鼓》《包公打銮驾》《武家坡》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就像尤宏印老人记得的一样,尤孝写老人说得特别溜,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还有《卖花三娘》的戏文,他也是说得溜溜的。我问戏班常到哪些地方演出。尤孝写老人说,那多了。我说,多到哪儿去了呢?他说,正月初一村里演,此后一直到正月十外,大多到外面演出。山里会到步二、横山里,南面会到庙树塘、南塘,还会到跳头、前横,远点的,会到象山南田。
演戏苦不苦。我问。尤孝写老人说,那时年轻,没觉得苦,台上做着皇帝忠臣,做着清官好官,很得意的。学戏倒是有点苦,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排练学戏只能在夜里。为了提高做戏水平,排戏学戏,他们经常会到大湖去参加“会演”。尤孝写老人说,那也是很有意思很有味道的。也许戏做多了,潜移默化,受影响深了,尤孝写老人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说起戏文一套一套的。我们说戏,说到谱,说到诗。我没想到尤孝写老人的文化水平,不仅让他主持了村里尤氏宗谱的续修,还让他在空闲的时候提笔写起诗来了。
他说他写过好多诗,说诗都藏在家里。他自己写的诗,一句一句记得特别清晰。我记着他的诗句的时候,他怕我写不来字,还用手指在手掌上写着给我示意。我听他给我说的诗,多跟狮子岩有关。其中一首是《狮子无唇》,道出狮子山的一个传说故事:“天帝悬渊狮子山,狮腹之下跃马湾。子伤童养天帝怒,雷击狮唇坠溪滩。”读这首诗后,你去看狮峰,是不是会特别注意那山峰上石狮子的下巴?另一首,我没记得其诗题,四句诗是:“悬崖削壁势难齐,郁密森林藏鸟兽。到顶方知村庄低,羊祜古洞起云霓。”忆一段历史,说一折故事,道一个心中的童话。九江戏文也真能影响人的。
我进一步想,那些年年听戏文的九江村人,又会受到哪些戏文的积极影响呢?根据我走访时的感受,传统戏文,对九江村人的为人处事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那个时代,除了戏班五四剧团,九江村还组建有舞狮队。老人们还记得舞狮队的“双狮图”“五角灯”“过剑门”“鲫鱼过滩”等。他们说,九江村的舞狮队也像剧团一样,也会在正月出外演出,也会给别的村庄带去欢乐、送去吉祥。有时他们还会演舞狮送子。听陈善木老师说,那年他随队演狮子尾巴,参加送子表演,那次他们还真的送子成功了。那家当年就生了孩子,那家的老人抱上了孙子,笑得合不拢嘴。老人们说,那时村里还有拳、棍、棒,那种表演也很给人提气。听起来,那时九江村的文化生活,有文有武,真是丰富得很。这是我走过一些古村之后,对九江村的特别感受。九江村那时的戏味、生活趣味与情味,是真正的深沉浓厚,人是浸润在戏文文化里的。照现在的话说,那时的戏文文化是非常地扎实、接地气的。我问,现在呢?老人说,现在电视、电影多了,场外活动的,有舞蹈队,村里健身舞也像城里一样热闹。
九江人情亲
04
说酒,说戏,说到九江的人。陈善木老师对我说,你如果要写九江人,我不要写。老干部王其勉是一定要写写的。他人好,有一颗慈孝心。2015年,他父亲病重,母亲身体也不好,他自己在上海家具厂有业务忙着,仍然坚持每星期赶回来陪伴照顾老父亲老母亲。他还经常资助贫困家庭,为村老人会购买40张大圆桌,既方便村民办酒席,又增加老人会收入。他虽然在外20多年,却心挂村里老人的生活。有一年,村里组织老人去天台国清寺旅游,他听说立马资助1万元。他的日常表现,受到村民的称赞,村民说他是尊老爱幼的好村长。
在村文化礼堂里,我还看到了老书记冯宗三。冯宗三老书记一家8口人,家庭团结和睦,积极向上。冯宗三关心村民生活,与村民心贴心,村民有困难,他都设法帮助解决。他热心集体,在他任上,有关村庄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山塘水库建设、自来水改造,以及污水处理等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做细做实,各个工地场所,处处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冯宗三特别重视教育,对子女要求严格,培养精心。他的两个儿子都先后考上大学,大儿子成为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专家,小儿子在上海嘉定南翔镇政府部门工作。两个儿子,都忠于职守,工作勤恳,尚道仁和,传承孝道。
村里也出了能人,如被村民称为“玻璃大王”的宁波双杰玻璃有限公司总裁邱启苗,在上海发展的上海富慧集团公司总经理冯腾与他的父亲冯一龙,还有被评为江北区十佳创业女性的宁波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尤海娅等。他们都心系家乡,努力工作出成绩,为九江村添光加彩。村里造大楼,铺路,有建设,冯一龙、冯腾等出资5万10万的,都给予助力。村里孝悌榜样有谢雪莲、王海蓉,她们照顾老人无怨无悔。
村里有优秀学子章守朴、王建荣、陈若男、冯敏杰、葛亚亚、葛巧亚等,他们或进211大学,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毕业后都成为有作为的人。还有阳光少年如尤晟昱、陈益、朱秋泉、胡青海等,他们或是被评为三好生,或是被评为优秀班干部,或是拿得各项竞赛大奖或奖学金。
九江村有寿星(90岁及以上)王密嫁、陈阿凤、吴其春等。九江村还有包括吴其春在内被村民亲切称为“四大将”的人物,他们力气大,本领强,在村里样样农活都能干,又各有特长,“四大将”名声一直被村民传扬。九江村人情亲,亲在互相鼓励与相互影响中;九江村人情亲,亲在生活的和谐互助里;九江村人情亲,是口耳相传,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就像庄稼的生长。传统、和谐、纯朴、美丽,在九江村的走访中,我有特别的感受。尤其是听了那个故事之后,我对九江村人有了更加亲切的感觉。
那件事发生在几十年前,一辆车从县城开往长街,到乌沙岭转弯处,由于实习司机不熟悉路况,速度过快,车辆冲下乌沙岭,两头横搁在水渠上。在附近水渠工地干活的九江村民,听到“嘭”的巨响,感觉出事了,立刻奔过来。看到车辆搁着,摇摇欲坠,他们想方设法,先稳定了车辆,再拿来长梯,把乘客一个个救下来。
村民说,碰到这样的事,他们都是这样做的。他们说,这样抢救的事,他们做了好几次。他们说,人,那能不亲的呢,这是人,人情啊,何况是这样关系人性命的事情!
九江文化深
05
小时候我在九江生活过,我父亲说九江山好、水好、人好,他下放就直接要求到的九江。小小的山村,跟长街、大湖等大村落比,哪比得上人家啊。你说比经济,你说比能人,你说比村庄建设,九江村确实有比不上的。但这几次走访,却又分明让我感觉到九江村文化的深厚。
九江村文化深厚在哪里呢?到九江村采访,村书记楼晓荣临时有事不能接待我,他就特意安排好小梁在办公室等我,并联系陈善木老师等老人来村委会与我聊九江。为了让我看到村里的古树和故事传说中的狮子下巴岩,陈善木老师不顾年纪,带我走进已经很少有人走的山道。
采访中,我忘了时间,影响到小梁去长街幼儿园接孩子,她自己不说,她听到老人提醒她了,才把事情交代清楚匆匆赶去。她一回到办公室,就又马上给我信息:老师,我回办公室了。她把我需要的村里的文字资料复印好给我,她这才赶回家去烧饭做菜。我一个人在村里转的时候,我随便走进大门敞开着的院落,随便问什么,村民都会很热心地先让我坐,回应我,回答我的询问,还要给我泡茶递水果。我进了狮山庙,没见到庙名,出来问坐在公园长椅上的老人,老人热情地指点我庙名题刻的地方。我见尤宏印老人时,她的妻子用瓷茶杯给我泡上了热茶,而不用纸杯。尤宏印老人给我说做酒的时候,他就一直没动他的碗筷,她的妻子一点不催不提饭冷了。只是我不停地道歉,说影响到他吃饭了。
人好才是有文化啊。在九江村,我感受强烈。九江村文化深,深在人的真诚,深在自然纯朴,深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与替他人着想上。这两周,我三次到九江村,陈善木老师,都是放下手头活,陪我,带我找人,带我走访。他还把他的书《西洲古村》送给我。这种真诚纯朴与热情,让我想到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种乡村的纯情美,又让我想到九江八景诗中的“更有江村如画里”,想到画家吴冠中先生清新美妙的画《江村》。吴冠中先生在《江村》作品注解中说:“一切艺术不止于音乐,而进于诗,诗更蕴人情。我当年看江村,更爱看村中人群。”这话,让我进一步感受了九江村的诗意,这话也正表达了我对九江村的印象与感觉:我现在也更要看看九江村中的人群。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他们大都已出了江村,成了大将军,女诗人。”江山如画,狮峰山下“更有江村如画里”。现在,我对九江村的“江村”,也有了更多更深切的期待与盼望。
吴冠中《江村》
编辑|濯清涟
图片|尤才彬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按二维码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