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端午节
几度端午节
襄阳/吴仕钊
一、己亥年端午节
2019.6.7.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恰逢高考,莘莘学子就在这一天见成果了。从微信上看,襄阳四中、五中等考场秩序井然,公安、特警和社会志愿者为之保驾护航,我也用一份恭敬心祝贺学子们高考顺利,成绩皆大欢喜!
过节嘛,得有点过节的气氛。一大早,我来到菜市场,买了端午节有象征意义的艾蒿和粽子,顺便把午餐所需要的几样菜肴也准备一下。一切备好,稍停休息,泡了一杯清茶,品了几口,便打开电脑,开始了今岁端午节的遐想。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惯性使然,脑海里浮现较多的还是与农耕与老辈人相联系的一些生活片段。我假想有一块百亩田园,规划着建一个“耕读文化园”,30亩方田,30亩荷塘,30亩果园,集养殖和观光农业于一体,这一片田地作为“养殖观光区”。再规划一个“耕读文化区”,耕读图书馆里藏万册国学图书可供读者免费阅读;农工展览馆里展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工业的作坊和水轮机组等,把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事迹展现在后人面前;还有学子师塾馆,可以开展国学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学习和研究。现代生活,少不了有“餐饮养生区”,把禅茶文化体验、饮食文化体验、健康文化体验融进这个范围。这个乌托邦式的遐想,这个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类似的遐想,倘若变成了现实,一定在乡村有一个“范”的作用。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假想?就像是为人释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辈们在农村艰苦创业的场面和辛苦的生活环境,深深地映入脑海,打下了烙印!总想对老一辈的事迹歌功颂德,一些回忆性的只言片语,不足以表达这份情感,不足以传递一种继承。试想用“耕读文化”的再现,历久弥新的践行,振兴家乡,领跑新农村建设。
“耕读文化”的再现,也可以为城市反哺乡村,为市民下乡提供一个基地。大家通过进一步探索研究耕读文化的内涵,以现代思维去加深对耕读文化的理解,构建现代耕读文化新风,让耕读生活成为链接城市居民与乡村的纽带,更加充分地发挥耕读文化对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倘若这个设想实现,倡导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并重,让耕读文化充分融入到乡村振兴的落实中,成为乡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今作是想,企望成真。有心愿,必有行!言必行,行必果!信愿行正是修行的次第,也是我们做事的次第!
自注:端午节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较早时期说是纪念伍子胥的;后来又说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人们一般在这个时候写文字,都会拿这两个被纪念的人物说事。但作者这篇文字却只字未提纪念的主体人物,只是简单点了一下端午节的标志性、象征性的艾蒿和粽子,便把话题转入“耕读文化”。用遐想把对重拾“耕读文化”的构想渲染出来,思考的是乡村振兴,是生于斯长于斯而又未能服务于斯的家乡农耕文化的再现。是效学古人耕读和慈孝精神之思考,有一定的探讨价值和意义。
二、 端午节找“雄黄”的缺憾
2013年端午节
我们老家随县的习惯,在端午节当天,早上在门前插艾蒿,中午吃粽子,喝雄黄酒。今年的端午节,我家老爷子是在襄阳过的。一大早,老爷子嘱咐我,把艾蒿插在门上,再去搞点雄黄,泡在酒里,中午喝点,再用这酒涂抹耳鼻等处,起败毒作用。
吃过早点,择好中午要用的菜和作料,我就到附近的街道去买“雄黄”。从新城湾出发,问过药店,走访过中药铺,荆州街、鼓楼巷、北街、新街转了一个圈,没有买到老爷子要的“雄黄”。细究,“雄黄”被列为有毒药物,襄阳所有的药店都禁止出售。带着缺憾,我回到老爷子在新城湾的住处,把这缺憾告诉他,老爷子淡淡地说:“没有算了。”然后向我讲了他过去时的一个见闻。
昔时的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一个买药的在上街的路上见到一条“土巴带”(蛇名)缠着一个癞蛤蟆。这可谓难得!据说这是中药上乘。这个端午节,对这个买药的可是送了一个大礼!
端午节没有找到“雄黄”,虽然有些缺憾,但也不影响过节。中午,我和夫人陪老爷子在襄阳的古城(襄城的新城湾)过了这个节。儿子媳妇和孙子他们三人去荆州孙子外婆家里过的端午节,我们一家六人,兵分两路,在襄阳、荆州两处,各自感受着端午节的风俗。
自注:这篇短文题目中有“遗憾”二字,后来不久成了终生遗憾。因为老爷子那天吃了粽子之后,身体不适,引起肠胃消化不良,吃东西不及从前,渐渐消廋下去。他老人家感到自己上线即到,坚持要回到随县老家去,挨到中秋节后,酒离开了人世。这个有“遗憾”的端午节,就成了与他老人家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成了永久的纪念。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小文,对于重拾记忆或许有着些许作用。
三、2014年端午节有感
去年端午父亲在
为买雄黄他安排
襄阳药店寻过遍
空手回去实无奈
留着遗憾成千古
清明时节奉土代
今岁厉山过端午
晨起细数年轮载
岳父岳母迈八旬
邀我祖孙三代人
世间血浓贵于水
杯盏碗筷蒙恩情
自注:短短三节诗句的通俗表达,浓郁着慈孝文化的意蕴。前两节蕴含着“遍插茱萸少一人”,“子欲养亲不待”的朴实情愫;第三节是本诗的重点,前两节过渡之后,特意点出在岳父岳母家过端午节的意义,血浓于水,用杯盏碗筷这些生活必用品无情物,蒙受感恩之情,表达作者的心境。令人感怀之深!
四、2017年端午前后的连环诗作
端午怀想一一
端午纪念为那般?
子胥在前后屈原。
古之楚人多梦想,
问鼎周室逐中原。
今岁再圆强国梦,
一带一路走在前。
建立支点中部起,
华夏文明楚为先。
注:是年,《伍子胥传》完稿,故有第一节的问答。第二节盛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湖北战略,联想到古之楚国“筚路蓝缕”“问鼎中原”敢为人先的精神,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
去内弟家做客一一
粽子一提加红桃,
艾蒿六把与辣椒。
二十一路公交车,
自东往西马上到。
注:岳父母到襄阳来,今天去内弟家来过端午节。夫人先陪同去了,我在家处理了一些文字事物,便拿着自己种的辣椒等小“礼品”乘公交去内弟家。车上见微信问,便用四句作答。
到了内弟家一一
岳父岳母亲人见,
老少四代乐开颜。
弟媳忙着做晚餐,
内弟赶快摆桌面。
注:好一个四代同堂的场面,主人见客人来,马上铺排桌子,摆设碗筷,端上美味菜肴。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鹿门端午宴——
鹿门端午宴,
一家旅馆请。
酒是自留瓶,
菜就盘盘清。
老少同一桌,
米汤受欢迎。
为啥这般理?
四代同堂人。
注:一家老小十九人,在游玩了鹿门寺后,就在附近的饭庄吃午饭。因为是自家人,点菜适量盘盘清,不浪费。自带的酒喝完了把酒瓶带回去。山庄饭店的大锅灶,柴火锅巴饭,米汤最受欢迎。用细小事情显出特点,不失为一种细节的描写。
【作者简介】
吴仕钊,湖北随县人。文学硕士,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湖北作家词典》介绍作家,曾任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外国文学学会会员,襄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襄阳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近年主要从事国学研究,在春秋战国文化研究、诗经和佛学方向着力。公开出版《外国文学自学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慈悲大洪山》《缅怀》等书。平时喜欢写作叙事诗篇、杂文、随笔和散文。
《保康风采》编辑:邓龙金 / 审核:李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