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四味药,治“上火型口腔溃疡”!

治疗“上火型口腔溃疡”的小方子。

这个小方子,源于大家的临床经验,实用性很强。

黄柏、黄连、竹叶各40克,升麻30克。把这些药材研成细末,搅拌均匀。

餐后,取4克来开水冲化,等温度稍微合适了,将药液含在口中。过两三分钟以后咽下。每日3次。

这个办法源于源于余瀛鳌老先生。余瀛鳌先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余瀛鳌1955年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

1958年以优异成绩结业,分配在中医研究院工作迄今。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

兼任国务院古籍小组成员、当代中医药技术中心顾问、文献分会副主委等,是我国中医临床文献学科带头人。

这个小方子,对于上火所致的口腔溃疡,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给大家说一下这四味药特性。

黄柏,性味苦寒,入肾经和膀胱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性味苦寒,入心经、脾胃经、大肠经和肝胆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它的专长是,清心火、去胃火。

升麻这,性味辛而微寒,入肺经、脾经、大肠经和胃经,能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它善于解阳明热毒,对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治疗意义。

竹叶,性味辛、甘、淡、寒,入心经、胃经、小肠经。它善于,清热泻火,利尿生津。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的口腔溃疡和疼痛。中成药“导赤散”就用竹叶、生地、木通的搭配。

所以,这四味药配合在一起,既能清心火、去胃火,还能解热毒、去湿毒。所以,无论对于心火、胃火,还是湿热阻滞引起的口疮都能治。

如果,将四味药研成细粉,在口中含漱,可以使药性直接对口疮表面起到作用,也可以在内服之后起到治本之效。

所以说,这个小方子的确是比较实用。

心火、胃火、湿热引起的所谓“上火型口腔溃疡”,表现是什么呢?

胃火上炎。这个症状,脉数有力,舌红,苔黄,舌苔干燥,小便黄赤,大便干,口臭口苦、比较能吃,胃里可能伴随嘈杂不适感,口渴,喜欢喝冷饮。口腔溃疡面也是呈黄白色,周围颜色鲜红,肿痛十分明显。

心火上炎,这个症状,脉数有力,舌红,舌苔黄而少津,大便干,小便黄赤,心烦,睡卧不宁,口渴口苦,有的甚至会全身发热。溃疡面黄白色,周围颜色鲜红,疼痛特别明显,甚至有烧灼的疼痛感。

湿热蕴于脾胃所致的口腔溃疡,这个症状,往往脉滑数,舌苔厚腻或者黄厚,舌红,大便往往不成形且臭味很大,小便短赤,平时腹胀、胃脘胀满、身体乏力、食欲不振。溃疡表面可能呈现灰黄色。

还有属于阴虚火旺。这个症状,脉细数,苔少,舌边尖红,大便干,小便短赤,伴随五心烦热、耳鸣、盗汗、口舌干燥、腰膝酸软等现象。

我感觉,上头这些症状,用黄连、竹叶、黄柏、升麻的搭配都可以治疗。其中,对阴虚火旺者,可能无法治本,但是,缓解症状应该是没有问题。

当然,有上火型口腔溃疡,就有非上火型口腔溃疡。后者可能是属于,肝郁气滞引起,也有可能气血虚弱引起,还有可能脾胃虚寒引起,再有可能脾肾阳虚引起。对于这些情况,黄连、黄柏、竹叶和升麻的搭配,就不见得多合适。

当然,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很多。之所以介绍这个,就是源于它用药少,适合居家使用,制作起来较为方便。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