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上联:“事能知足心常惬”,7岁神童一下联,经典至极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言语艺术瑰宝,它诞生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讲究的是对偶、平仄、意境,从北宋开始,历经多朝,均受到了世人的器重,不管是居庙堂之高的达官显贵,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无不对对联有着特殊的情感,将其视为茶余饭后一道丰盛的佐餐。

明朝成化年间,湖南郴州有一小孩,名为何孟春,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纪便善于吟诗作对,可谓是信手拈来,在当地被人们誉为“神童”,孟父更是夸其为“千里驹”,将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平日里对他的教育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何孟春的父亲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读书人,平日里他常和一些文人墨客对酒当歌,吟诗作赋,而每每总是喜欢将何孟春带在身边,聪慧的何孟春在这样浓厚的文学气息的熏陶下,逐渐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和技巧,乃至到了后来,那些读书人出对联,何孟春总能随口应对,令他们大为钦佩,纷纷夸其“孺子可教也”。

在何孟春7岁的一天,孟父与几个好友相约,在家中饮酒叙旧,几杯酒下肚后,孟父提议对对子,以解无趣,朋友听后,欣然同意,孟父沉思了片刻,想起了这些年自己的生活,吃喝不愁,妻贤子慧,此刻,心中已然很满足,不敢再奢望其他的恩赐了。当即,吟出了一上联上联:事能知足心常惬

孟父将自己的一切融入联中,也表达了满足的心思,有种现代人的小确幸之感,意思是说,所有的事情都顺顺当当,自己此刻心里感到很满足,也唯有心怀感恩,才能时刻感到轻松,惬意。此上联一出,那朋友听后久久不能应对,气氛显得有些尴尬,这时候,一旁的小孟春却眼疾手快,随口接上了一下联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

小孟春这下联,堪称应对经典,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无欲无求,到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境界时,那么,这个人的品行一定是非常的高,古人所说的“无欲则刚”,意思便是如此。此言一出,顿时令孟父的朋友惊奇不已,将其抱置膝上,不停的称赞道:“小小年纪,才思不凡,真乃神童也”。

何孟春长大后,也没有辜负父亲和众人的期望,他在弘治六年中得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先后担任了员外郎、郎中、河南参政、太仆少卿、都察院副都御史、云南巡抚、兵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他在任期间,为人正派公正、为官廉洁奉公,一生勤勤恳恳,为朝廷和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