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我也不愿当“搬运工”
这些年玩书画,心气大不如前,“玩”心大减,“利”心猛炽,那种闲庭信步云淡风轻的好感觉快跑没了。
昨天读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对外国夫妇,名字叫赫伯特、多萝西,工薪阶层玩出“收藏神话”,令人叹服。
我叹服他们,不在收藏成功,而在玩的心态、层次和归宿:为喜欢收藏,不兜售藏品,全部捐给收藏机构!
他们要为50年所藏5000多件藏品找去处,不是卖掉,而是捐给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50个州的州立博物馆。
帖子下面我跟一句:和他们比,我们所谓收藏家有多少只配称是“艺术品的搬运工”?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感叹归感叹,没必要亦步亦趋学他们,实在讲也学不来。工薪收藏,还不以藏养藏,在当下中国,没门儿!
对这不行那不允等约束限制,有时我想提点建议,可否拿台天平先称一称分量再做规定,生活能都像海瑞?
做官可拿海瑞作榜样,生活绝对不能象海瑞那样一贫如洗,至少房子车子票子该有得有吧?可来路在哪里?
这几天我一直反思,收藏咋会变得累了?对清贫的不接受,让“收藏家”变成了“搬运工”,苦力能不累?
把本该清爽、雅致、慢节奏、小夜曲的艺术欣赏与收藏也弄成“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是进步?
健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有紧张工作,也有惬意生活,心不能老绷着。这需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
问题是,一些领域的就业者被严格限定了收益行为,可正常的、和公权力没瓜葛的经营活动为什么就不行?
假如受到限制的那些领域的就业者有足够的可以保证中等以上生活水准的工资待遇,那些限制限定才应该。
没有牢骚的意思,只是觉得该有人讲这些建议,让社会运转更趋和谐健康不好吗?我也不愿当“搬运工”。
2021-01-04 23:40:38 于镂月裁云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