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师道尊严
重振师道尊严
作者:李广生
“重振师道尊严”的呼吁是教育部部长发出的,这让一些教师激动不已,似乎看到了希望,但也有人对此并不乐观。教师是用生命工作的人,他们干的是良心活,所以他们更需要尊重,有尊严的站在讲台上,体面的行走在教育人生中。
“师道尊严”这个词公认的出自《礼记.学记》,原文是这样的: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严”并非严格、严厉,而是尊重、尊敬的意思;“严师”不是严厉的老师,而是尊敬老师;“师严”也不是老师严厉,而是老师受到尊重。它建立的基本逻辑是: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敬学。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全民敬学?答案还在这篇典籍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通俗的解释为: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由此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教育是作为统治工具的教育,是“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手段。师道尊严曾受到批评、被视为糟粕,恐怕与此有关。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在《师说》用这句话阐明自己选择教师的标准——无论年龄长幼、身份贵贱,谁掌握真理,谁就是我的老师。但是,在我看来,他道出了“师道”的真谛。“师道”是“师”与“道”的统一,师因道的存在而存在,师因道尊而尊,道之不尊,师何以尊?这是我对师道的理解。我一直强调:教师既是教育的缔造者,也是被教育塑造的人,有好老师才有好教育,有好教育才有好老师。因此,“重振师道尊严”的前提是重振教育的尊严。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今天,人们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大多并不是在谈论教育。知识改变命运被篡改为教育改变命运后,更多的人把教育视为投资、甚至赌注,所以他们更为看重文凭和分数,而并不在乎教育真正使他们获得了什么。从步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家长、教师、社会就异口同声的告诉孩子争取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在功利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功利的教育造就了功利的教师,功利的教师又助长功利的教育。教育追求分数,教师追逐名利,在当今教育界形成一股暗流。教育之道若是沦陷的话,教师之道又如何坚守?师德失范、校园伤害等各种负面新闻频频爆出,个别教师让整个群体斯文扫地。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任老师,口诛笔伐、恶意中伤,甚至妖魔化教师。教师怎么啦?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教育怎么啦?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是重振教育尊严的根本途径。真的需要认真思考教育是什么和教育为什么的问题了,立足人的发展反思教育,把人写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让教育走上正道。教育需要做一些减法,卸下教育所不能承受之重,把教育做的轻松一些、纯粹一些。教育有没有培养人才的任务,当然有,但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人;教育有没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当然有,但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需不需要面子工程,当然需要,但教育最核心的做好里子工程;教育需不需要高水平人才,当然需要,但教育更需要高素养的普通教师;教师能不能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当然能,但前提是教育要成为让人尊重的行业。
“重振师道尊严”虽然是部长说的,但我认为恰恰不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教师自己的责任,“重振教育尊严”才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给教育松绑,办有尊严的教育,教师洁身自爱,做有尊严的教师,师道尊严才能发扬光大。
忙了一整天,下班后又来了一堆事情,“教育人生”更新迟了些,向各位朋友致歉。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