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你只需要知道这四句话
最近一两天,关于核心素养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的核心素养终于面世了,虽然是个征求意见稿。
一位中年朋友跟我探讨核心素养,她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笑言道:“干卿何事?”朋友不解。我更加直白的对她讲:“你跟着闹腾啥!”朋友更加不解。
刚刚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在9大素养之下还有25条表现。用下面这个表能够更加清晰的说明:
素养 |
表现 |
一、社会责任 |
1.诚信友善 |
2.合作担当 |
|
3.法治信仰 |
|
4.生态意识 |
|
二、国家认同 |
5.国家意识 |
6.政治认同 |
|
7.文化自信 |
|
三、国际理解 |
8.全球视野 |
9.尊重差异 |
|
四、人文底蕴 |
10.人文积淀 |
11.人文情怀 |
|
五、科学精神 |
12.崇尚真知 |
13.理性思维 |
|
14.勇于探究 |
|
六、审美情趣 |
15.感悟鉴赏 |
16.创意表达 |
|
七、学会学习 |
17.乐学善学 |
18.勤于反思 |
|
19.数字学习 |
|
八、身心健康 |
20.珍爱生命 |
21.健全人格 |
|
22.适性发展 |
|
九、实践创新 |
23.热爱劳动 |
24.批判质疑 |
|
25.问题解决 |
暂且不论9大素养和25条表现的丰富内涵,仅仅记住这些名词术语,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把它们与学科教学整合落实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们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段核心素养,我们将处于一个巨大的由术语构成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包围中。所以,我们关注核心素养主要的是关注它的适切性和可行性。一是因为我们天天跟孩子打交道,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二是因为核心素养最终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来培养,是否可行我们最具发言权。去年九月份,我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审慎的热爱》,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我不希望一线教师沉迷于术语和概念之中,张口理念、闭口思想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在我看来这非常危险。仰望星空是必要的,但也别忘了脚踏实地。关于核心素养,我觉得一线教师没必要跟着专家“咬文嚼字”,只要明白下面这四点,您就明白了核心素养。
一是人本性。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框架的建构和内容的遴选无不指向人的发展,以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和让每个人获得幸福为旨归。人是真正的核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尊严必将获得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是整体性。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类课程将伴随着整体育人的思想而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校园。这并非是简单的淡化学科,而是让学科回归到它的本位,为提升人的素养而服务。
三是实践性。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收获,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创新性。创新越来越成为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力量,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种子,信息技术则是创新的手段和工具,对创新的追求和培养将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