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愤怒、忧愁......这些负面情绪,中医会怎么调节?
人都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7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
人的精神状态多受到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不同反应,属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正如《灵枢·本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若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不解的情志异常波动超过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就会影响脏腑经络功能,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调或不足,给体质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体质。如长期精神抑郁、情志不畅,则脏腑失调、气血阻滞,易形成气郁体质或瘀血体质。经常愤怒者,易化火伤阴灼血,形成阳热体质或阴虚体质。情志异常变化导致体质改变,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特定的关系,如郁怒不解、情绪急躁的“木火质”,易患中风、眩晕等病证;忧愁日久、郁闷寡欢的“肝郁质”,易诱发癌症。
调养情志方法
(1)五志相胜疗法:《黄帝内经》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而五脏又与五行相对,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因此、这5个体系可归结为,喜归心属火,怒归肝属木,思归脾属土,忧归肺属金,恐归肾属水。五志相胜是以中医五行相克理论为依据而使用的一类情志疗法。
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即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中医情志相胜疗法便是根据这种情志之间的相胜关系来调节人的情绪,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总之,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就是利用情志之间以及情志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调节情志来达到治疗情志与躯体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2)阴阳情志疗法;是依据中医阴阳理论而产生的一类情志疗法。它利用情志活动在阴阳属性上的对立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制情方法治疗患者因情志过盛所致疾病。中医根据情志的性质卫的脏腑气机变化特点,认为情志活动也有阴阳属性之分。当情志活动出与之相对的情志之偏,即可矫正。并不拘泥于五行相胜理论。这种情志疗法不再只起单向循环作用。
在运用上述方法治疗时,运用言语开导影响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假借针灸或药物配合言语诱导,消除其致病的心理因素。
(本文仅作为科普分享之用,不具有任何的诊疗价值,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大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后台私信我,我会尽力为大家答疑解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肿瘤中医知识,也可关注我的账号 “中山一院教授张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