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名人托起一座城
名人托起一座城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介绍高邮的旅游,说现在高邮的旅游非常火,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散文。
十几年前,读了一篇散文 ——《受戒》,从此,知道了散文家汪曾祺。
那时候就预感,高邮县早晚会火的。
因为,《受戒》那篇文章,把高邮的风土人情描写的惟妙惟肖,比画家笔下的画更有韵味。
果不其然,这两年,随着汪曾祺纪念馆的落成,高邮市的旅游火了,许多游客,前去高邮,寻找《受戒》里面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朦胧爱情的场地,寻找汪曾祺笔下的风土人情,寻找当年汪曾祺吃过的美食……
说实话,我也跃跃欲试,想去探寻一番了。
高邮,苏北的一个水乡,大运河穿城而过,高邮湖风景秀美,就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地方,比起长江南的苏南,高邮太贫穷落后了。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伴随着汪曾祺的大名,高邮由旅游而火,终于名扬天下了。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汪曾祺的大名,高邮的旅游想火起来,的确有点难度,这就是名人效应。
一座城,因一个名人而火,在中国多的是。
中国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苏州的火,是大诗人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杭州的火,是西湖断桥白蛇遇许仙。
扬州的火,是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了李白的这首诗,才有了现在的“烟花三月旅游节”。
提起河南周口的淮阳,知者甚少,而说起老包(包拯)去陈州放粮,戏曲爱好者无人不知,因为淮阳古称陈州,淮阳如今的火,不只是伏羲墓的功劳,包丞相也是主要推手。
没有张飞,谁知道阆中?没有诸葛亮,谁知道南阳卧龙岗?没有袁世凯,谁又知道豫东的项城?
……
因此,依靠名人出了名的城市,善待这些名人及后人理所应当,就是供起来也不为过。
可惜,我的老家,安徽太和县,咋没有名人把太和与故宫的太和殿联系在一起,要不,太和的旅游早就该火起来了。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