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患者缓圈调治 ,注重脾胃如何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畴。该病病因未明,预后较差,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系世界性疑难病。该病涉及中医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气血津液,病变化多端,整个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处理非常棘手,而正确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故在临床工作中务必审证求因,冀以图安,重视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根据临床观察,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除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外,寒冷刺激、过食寒凉生冷、情绪不稳、心境抑郁、过度劳累、房室不节、女子行经、药物滥用等均为诱因,有可能使患者内环境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新的不平衡。针对上述变化,利用中药持久和缓的药理作用,逐渐改普患者内环境,以保护残存的神经细胞功能。临证务必缓缓图治,力戒急于求成。
缓圈调治 ,注重脾胃
痿证起病缓慢 ,病程迁延,患者体质虚弱,病之始末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脾虚症状,故治应从中焦着手,且应据寒热虚实之不同随症加减 ,谨防长期用药损伤脾胃,以致邪气未去,脾胃先衰。调理脾胃是痿证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正如李东垣所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普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痿证患者体质极度衰退,脾胃虚弱,中州健运不展,纳谷不馨,可谓多虚不受补。根据大量临床资料分析,痿证患者中、晚期多见肺、胃、肝、肾亏虚,往往是寒热错杂,热、湿、瘀、虚、滞并存,一味大剂滋补,予益肾补气之品易塞塞气机,予养阴生精之药易滋腻碍胃,使脾胃呆滞,不仅水谷难进,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吸收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疗效,温阳朴益又易化燥化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暖则阳和敷布,健运不停;胃为阳土,喜滋润及通畅,畅则饮食可受,脾气鼓动而化精微,生精液,浊降清升,枢机自利,故治宜先健脾胃。在此基础上,再选用一些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益肾药物,借脾运化敷布功能,充分发挥药效。用药旨在温阳,但配以滋阴药以求补阳而不伤阴,使阳气温复,阴气自生,水湿浊瘀得化,机体趋于阴阳平衡,体现刚柔并济、温润并施的制方特点。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到精、少、轻。虽似平淡,但补而不腻 ,下不伤正,用之得法,愈病于无形之间,正符合痿证慢性病久缠绵之特性。长期服用健脾益气之药亦无碍胃之弊,这亦是缓凰调治在用药方面的具体体现。
病案举例
患者唐某,女,56岁,因“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半年余”于2016年8月3日就诊。患者自觉咽喉部不适1年,出现言语含糊说话费力半年余,伴饮水呛咳,吞咽尚无梗阻,同时伴左侧肢体无力,上肢尤甚,症状进行性加重,左上肢肌肉萎缩,以左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舌肌轻度萎缩,伴肌肉跳动,言语含糊,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肌电图检查:双手第一骨间肌,胸锁乳突肌纤颤(++),可见巨大电位,多相波增多,胫前肌纤颤(+),正相波(++),多相波增多,考虑运动神经元病。
头颅MRI: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少量缺血灶。
诊断:
中医:痱(肾虚痰浊上泛);西医: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
治拟: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15g,山茱萸12g,肉苁蓉15g,巴戟天12g,肉桂(后下)5g,淡附子6g,全蝎6g,蕲蛇6g,砂仁(后下)6g,川石斛12g,姜半夏12g,石菖蒲12g,配合炙马钱子胶囊1粒,每日3次,逐渐加量至2粒,每日3次维持。西药:复合维生素B,叶酸等。药后自觉言语较前清晰,咽部不适感减轻,守原方继服,饮水呛咳好转,肢体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肉跳感明显减少。随症加减连续服用3个月,症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