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社工记》连载小说·第三章
这是原创专栏『社工说』
发布的第 20 篇文章
(往期精彩内容见文末)
出品 | 社工客
(ID:shegongke)
作者 | 李勇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李勇,社会工作师,浙江嘉兴市美学学会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民族团结社会工作,公益原理。原创专栏主要分享民族社会工作方面实务及理论内容。
作者已发布文章:
接着上一章继续
1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是西方谚语。在克孜尔镇,这句话的功用被粱民修改了。
孩子们总是很早就把梁民吵醒。他推开门,给在门前玩耍的两个维吾尔族小女孩一人一只苹果,她们很高兴的跑开了。
入乡随俗,粱民经常去校内外的清真餐厅吃饭。对于梁民来说,适应南疆维乡的生活,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他适应起来也快,尤其是适应和维吾尔族干部群众一起工作和生活。
这天上午,从克孜尔镇去市里拉衣服,社会各界捐助的东西到了。团场领导找了一些农民来卸货,粱民看见他们在一边抬包裹,一边偷偷翻看那里面的衣服,粱民看他们一眼,他们就把头一低,继续干活。有个别胆大的,就拉出来一件,揣在自己怀里。被统战民政科领导看见了,一顿子训,他就看看梁民,“嘿嘿嘿”地直笑,把怀里的衣服再塞回包裹袋子里。
回到住所,有十几个小孩跑到这里玩,虽然他们在玩,但都会不时用眼睛往门口瞟,梁民估计,他们的小心思是在找那个送苹果的身影。梁民总结了一下,驻校社工兜里面应该多揣苹果。
这些小孩和援疆志愿者们多少还是有点距离的,不像想象的那么“融洽”。可能上一届援疆工作组的组长特别喜欢孩子,经常给孩子们做饭。这一批工作组刚来时,一下子有点儿蒙圈,这是什么情况啊,一到下课或放学,一群孩子就来了,有来玩电脑的、有来找吃的、还有要找你合影拍照的、还有要留下来吃午饭的。孩子们的心思很简单,工作组应该都是一样的。
除了发苹果,粱社工还要负责发鸡蛋。鸡蛋都是当天煮当天发的,如果一次性发下去,就会被家长拿走做饭用了。即便这样,还是会有小朋友将鸡蛋放书包里带回家的,因为他们家里还有更小的小朋友或者小小朋友。祖克拉校长说,通常,拿鸡蛋回家的多是女孩。
粱民给老婆在QQ上留言道,生女孩真是挺好的,有机会赶紧生个二胎吧,至少有个妹妹每天会给大宝留一个鸡蛋。粱民还说,学生们帮忙采了很多蒲公英,晒干了可以寄回家去,用它泡水喝,不仅味道好,同时还能清热解毒,甚至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2
喇叭里说要上课了,小朋友们还在追着跑,像撒了一把豌豆在盘子里滚得到处都是,有个在篮球场打球的体育老师就一个个把他们抓回来,有个小巴郎子还想跑,被她抓住书包带子,直接给拎了回来,然后集中起来,像赶一群小羊一样,把他们赶到教室里。梁民心想,这么野的孩子,真不好调教。
梁民有了想给他们拍合影的冲动。其实,这个想法,前几天就有了。当时,梁民在翻一个基层连队的基本情况资料,发现连队里虽然说有540多户人家,但有很多都是直系亲属分家分出去的。按照四世同堂来分,每户能有30-40口人,这非常适合拍一张大大的全家福。梁民当时就想给他们每户都拍一张,请专业的摄影师,然后装裱出来,挂在他们家墙上。现在,还可以给教学点所有的班级也拍一个合影。
这一天下午,来了一个农民,给女儿办户口迁移,为女儿请假。这个人梁民认识,他在清真寺门前的小巴扎上卖烤羊杂,粱民在那里吃过。他们的家当和大学门口卖鸡蛋灌饼的差不多,所有东西都堆在一个三轮车上。他在烤东西,他老婆就在车上串串儿,他家的小姑娘就在旁边玩。
3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南疆义务教育发展得比较好。这些年有援疆教师不断输入内陆的教育理念,陶行知的话被当做标语被刷在墙上很多年了。粱民心想,其实不如刷一些阿凡提的小故事。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社会工作服务却可以是请客吃饭。梁民所在的援疆工作组被百姓叫做“抓饭组”。吃抓饭,是这里过年才有的待遇。
去年,在5月份的一天,工作组所有人自己掏钱,请克孜尔镇一中附属小学251个小学生中午吃了一次抓饭。虽然粱民没有亲历那个场面,但他能想象出那天是怎样的热闹。
那天,在学校的空地上,早早的架起了大锅,长长的桌子上摆好了胡萝卜、碎羊肉、葡萄干,每一个路过的小朋友都会看上半天,下课了又围来一大群。那一大锅米饭好像不是被煮熟的,是被一群孩子看熟的。就像树上的一只苹果,本来还是青的,但每天都会有一群孩子仰着脖子、盯着它看,看着看着,它一害羞、脸一红,就熟了,正好落在一个孩子的手里。
4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垦区教育局办师训班,库尔班局长让梁民去讲课。梁民就边在黑板上写,边说,学习就是改变。课堂上,梁民重点讲的 “改变”这个词,就是社会工作的精神实质,就是社工师的公益使命。
其实,这是他的老师曹教授上课对他们常说的,学习就是改变,曹教授的意思是向前看,让自己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这是新时代话语。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这是说学习就是遵循,是向后看。返古开新,要有扎实的古典知识,又要能够解决当前问题,并且面向未来。
“在学校里,天天讲好好学习,到了社会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如今的社会,日益学习化。”梁民的课,汉族老师觉得挺受用,维吾尔族老师没什么反应。
于是,问萨吾提老师听课感受怎么样?
“昨天,跟在局长勾子后头,我把连队转了个遍。”萨吾提老师讲话时的表情总是很调皮。这样的回答让梁民有点儿遗憾,心想,是不是自己的话说得太快,维族老师没听懂、思路跟不上?
5
做学校社会工作就得上课,动不动还要代课——如果有老师请假的话。好在梁民这个文学爱好者,也能当半个语文老师使唤。
梁民在语文课上,难免夹带私或,给同学们介绍了自己以前做的经典诵读项目。
代课一天,累了,粱民就读诗,读了聂鲁达的爱情诗一首,好久没读他的诗了。读着读着,想起了远在广东的老婆和儿子。诗和远方,虽然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可是它们确实是可以化解当下苟且的一种力量!梁民更喜欢中国诗歌。从中国诗歌中,梁民能够感受到天人合一。“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直接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得诗兴。杨万里有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诗人主张融身心于大自然中,物我两忘,以一种审美态度对待自然,在自然生活中呈献诗的思想。
6
一天,镇一中门口小店老板娘看到梁民手里的拿着本《学校社会工作》的书,问,什么是社会工作?老师?她知道律师和教师,不知道社工师。其实,南疆居民中,很多人都和她一样无知。这次,一定要帮助垦区的两三个人报考助理社工师,梁民暗下决心。
克孜尔镇一中图书室虽小,一个人在阅览室里看书的感觉,让梁民心里嘀咕:忙里偷闲也不错。在学校做个“闲人”确实很好。什么时候打算去垦区图书馆看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粱民打开手机百度地图,搜了垦区图书馆。没有找到公交车站,梁民就搭家长的顺风车去了市里,在垦区图书馆下了车,它是上海浦东图书馆对口援助单位。报刊阅览室里,有《上海文学》《读书》《收获》《英语世界》《十月》,品位不错。梁民用新办的读者证借《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最受读者喜爱的诗歌》《赵修义文集》三本书。现在,赵修义老师退休了,梁民以前听过他给社工师讲哲学课,有水平。在华南师大梁民也听过他的讲座,赵老师的爸爸是鲁迅先生的朋友赵家壁。《十月》里的韩少功的文章读了,觉得还可以。王蒙的文章提到了新疆。
7
梁民的社工师网络日志点击量飙升。网友听了克孜尔镇一中维吾尔族学生朗读杨万里的诗,居然一片好评。有点儿意外。
古人说,诗言志。中国好人网社工师日志里有的是“志”——
太忙了,快节奏不是好事。在图书室看书,书里面说到社会病,其中之一,就是快速变化造成的传统文化断裂。古代就是慢生活。记得以前在大学里有一句话,第一流的科研是闲出来的。很有道理。我以前去上海考过社会学的博士生,读了一些研究家的故事,总结一下,就是热爱科研,觉得好玩,就算是被人误解,也坚持到底,于是成为研究家、学问家、发明家。爱因斯坦、爱迪生就是一个例子。
助人自助,是社工师的口头禅。援疆志愿者能不能给受援单位带来项目,是最受看重的。大家对找项目都有些烦恼,真金白银不好找。
下午,指挥长把所有散住在挂职单位里的志愿者都召集到了一起,在援疆指挥中心在市中心的垦区宾馆开会。粱民以为是克孜尔镇撤镇建市、师部要搬迁的事。
赶到垦区宾馆,原来,指挥长说的“很重要”的议题是——找项目,于是开到很晚。分组讨论的时候,梁民说,春天到了,夏天还会远吗?应该做一个防溺水教育进校园方案。南疆多水渠和水库,雪山上的冰雪融化,“那水,冷得嘞,要塔西浪。”维吾尔族家长都这么说。维吾尔语“塔西浪”——完蛋的意思。
兵团第三师辖区平均一年淹死十名未成年人,人命关天,防胜于救,援疆志愿者们要配合教育局、体育局、民政局这些部门,做好全垦区学校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们平安度过夏天。在体育局挂职的副指挥长对这个项目格外感兴趣。
“防溺水教育进校园,很重要,很好。还有减灾教育,一定做好它,看小梁的啦!”指挥长把大背头扬起来,目光炯炯,显得挺重视。这属于自己给自己找事。梁民心想,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行动研究,只好先放一放。过了这个夏天,准备去五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看看,上上课。
完 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社工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