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的镇江婚宴

今天是赛珍珠诞辰128年纪念日,和大家一起纪念这位杰出的“镇江女儿”。

赛珍珠婚纱照

1917年5月13日,25岁的赛珍珠,和一位叫约翰 · 洛辛 · 布克的美国青年在镇江登云山顶的一座东印度式二层楼房内结婚了。

约翰 · 洛辛 · 布克不仅长得帅,而且很有才华,他不仅是传教士,还是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农业经济学家,在中国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后来还创办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被看作当时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

赛珍珠遇到他后,很快被他的谈吐和学识所吸引。

其实赛珍珠在镇江也被称为奇女子,有很多爱慕她的年轻人,其中不乏青年才俊。她四个月婴儿的时候,就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了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直至进入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讲得一口流利的镇江话。

她接受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后来攻读过心理学,获过文学学士学位,看上去是一位美国人,却有颗中国心。她从美国完成学业回镇江后,接替母亲的教会工作,兼职润州中学和崇实女中的英文课。

但这样的履历,让赛珍珠一直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环境里。由于她的父亲赛兆祥不愿意在租界居住,与他的同族以及富人住在一起,他坚持要同穷人共同生活。因此,赛珍珠是在中国人圈子里长大的,她虽然也随休假的父母游历过欧洲,在瑞士上过学,在美国弗吉利亚读过大学,但和跑过不少码头、开过很多眼界的约翰 · 洛辛 · 布克一聊,很快就被他折服了。

一见布克误终身的赛珍珠,将约翰 · 洛辛 · 布克带回家,介绍给父母,并告诉他们两人有结婚的打算。但赛珍珠的父母并不看好、也不同意他们俩的结合。

不过最后赛珍珠的父母还是尊重了赛珍珠的选择,为他们筹办了婚礼。

赛珍珠的婚宴,带着浓浓的镇江风情。

01

赛珍珠是在镇江人的宠溺下长大的。

她家经过了几次搬家,最后搬到镇江城外山上,一所长老会的房产里,家里雇佣了不少当地的仆人们。

赛珍珠的父母对中国人很和善,这些仆人们看到家里这个粉雕玉琢的洋娃娃,几乎溺爱得不得了,遇事也总是袒护她。

那时,如果母亲给赛珍珠一项任务作为必要的惩罚,赛珍珠只需要面露沮丧之色,她的保姆王妈妈就会悄悄替她完成。

假如事情要到户外去办,那么,园丁或是厨师的帮手就会去处理,而厨师自己在紧要关头,也会帮她一把。母亲发现这一切后责备他们阻碍赛珍珠学会自我约束时,他们的回答却只是嘟嘟囔囔,说她只是个孩子,不能期望她一下子明了所有的事情。

无可奈何的母亲,就在赛珍珠犯错后罚她做一些仆人们不能代劳的事情,譬如查些英语单词,写下它们的意思。那些焦虑不安的仆人们,却总是煞费苦心地去帮助和安慰她:偷偷塞给她糖果,或是匆忙跑到市场,给她买来一个玩具——一个穿着五彩纸袍的陶制玩偶,或是一块黑桥烧饼,再不就是一个粘在棒端的糖老虎。

她家里的饮食习惯还是美式的,因为父母都忙于教会的事务,中晚饭都比较简单。赛珍珠常跑去仆人那里吃饭,仆人的饭菜极普通,但味道很美,镇江一带人们早饭都吃大米粥。菜是几碟咸鱼、咸萝卜、腌芥菜,有时还有一个切成八瓣的咸鸭蛋;午餐通常是一碗干米饭,一碗汤,一碗清蒸白菜豆腐,还有一碗荤菜,里边有少许猪肉或禽肉。

有时候吃晚饭前,赛珍珠还常和王妈妈一起,偷着吃中午的剩菜剩饭,喝着锅巴熬的米粥。

幼年赛珍珠(左一)、父亲赛兆祥、妹妹格蕾丝、母亲卡洛琳和保姆王妈妈。

赛珍珠八岁那年,顽皮中弄断了园丁老刘的锄把,却没敢承认,但这个事情是她父亲亲眼看到的,听到女儿说了谎话,做父亲的发了脾气要用鞭子来教训她。

老刘心疼坏了,他站在父亲赛兆祥的书房门口老泪纵横,不时地用他的蓝色棉夹克擦着眼泪,跑进书房想要阻止父亲,但赛兆祥觉得不能娇惯小孩,坚决要继续行使他的责任。老刘为让她免受皮肉之苦,发誓说锄把是自己弄断的。

知道这不是真相的赛兆祥,还是用鞭子抽了她一顿。老刘站在走廊上流泪,满满一口袋花生糖都快掉出来了。赛兆祥见状,只有停止了打赛珍珠。

父母是禁止赛珍珠吃花生糖的,他们觉得那里面含有热病细菌。但赛珍珠可能是肠胃适应了这些镇江的食物,对这些美食从不拒绝。

在赛珍珠眼里,当时镇江的商店和户外市场比美国超市还丰富得多,镇江美食更多彩好味。
小小年纪就是个吃货的她,后来回忆:“我的家乡——镇江……以它独特加工的火腿闻名各地。”
这种特制的火腿,就是后来被称作“镇江肴肉”的“水晶肴蹄”,晚清和民国时已经是镇江的名特产品。
新年要吃“米粉糕”、端午节要吃芦苇叶包的粽子和咸鸭蛋,咸鸭蛋要切成片吃,粽子还可以蘸点红糖吃。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是镇江江蟹上市的季节,赛珍珠总要饱餐一顿螃蟹。
镇江的炒花生、麦芽糖,就是她最喜欢的零食。每当听到沿着山间小路叫卖的货郎拨浪鼓的声音,她马上就会带着铜板冲出去,买来放到嘴里嚼好长时间。
赛珍珠有很多镇江朋友,她决定在招待镇江客人的婚宴上,一定要用镇江菜来招待。
02
赛珍珠对新郎约翰 · 洛辛 · 布克介绍,一道好的宴席,必须要按照“先凉后热、先小后大、先重后淡、先咸后甜、先软后脆 ”的顺序。
“先凉后热”的一道开胃菜后,赛珍珠让仆人们端上“翡翠浮玉羮”,她告诉新郎:“中国人喜欢喝汤,而且往往一餐中要喝几道汤。”
这道菜啊,和中国的一位皇帝——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在镇江无意中品尝到一道豆腐汤,觉得这道汤食很过瘾,于是赐名“翡翠白玉羹”。由于当时镇江的金、焦二山都位于长江之中,被称为“浮玉”,后来的镇江文人给这道菜起了个更优雅的名字,叫“翡翠浮玉羮”。
约翰 · 洛辛 · 布克大感兴趣,忍不住拿了汤勺多喝了几口,感到味道特别鲜美。
随后端上桌的是酸酸甜甜醋溜虾,和一小竹匾的黑桥烧饼。赛珍珠拿起一块烧饼,说:这是中国热狗。
约翰 · 洛辛 · 布克看着烧饼,一头雾水。赛珍珠笑着解释:原来她的家、和她上学、任教的崇实女中附近有座黑桥,镇江人就称那一带的烧饼叫黑桥烧饼。赛珍珠爱吃烧饼,平时她是将这种黑桥烧饼当做热狗来享用的。
在镇江,一道好的宴席,必须要用江鲜来做头菜,赛珍珠的婚宴时值春天的镇江,正是被称为“白吉鱼”的鮰鱼最美味的时候。赛珍珠打小喜欢吃鱼,每逢赴宴,灵巧的主人必备鱼肴以示欢迎。为此,赛珍珠还寻找出规律:“中国的正规宴席上,鱼是一定要整条供应的。”
所以,赛珍珠准备的是“清蒸鮰鱼”, 清蒸保持鮰鱼原汁味道,锁住最佳的营养成份。这道菜不需要过分的烹调,鱼肉滑嫩,口感鲜香。

镇江名菜“狮子头”是婚宴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赛珍珠家的狮子头有独特之处,食材很简单:“2根葱,3片生姜,1磅切碎的肉,1只打好的鸡蛋……”

然后,“将调和物分成12份,并做成小球,在一个平底锅中将油烧热,将肉丸在面糊中蘸一下,在油中炸4分钟,直至金黄……。”赛珍珠一边招呼亲朋好友,一边告诉大家,这道狮子头肥嫩不腻,味道极其鲜美,所以放在众菜品的最后,才能不夺走其他菜品的风味。

婚宴里还有一些面食小点,比如回卤干、粽子、汤包,这些都是赛珍珠非常喜欢的食品。

在一旁的约翰 · 洛辛 · 布克英俊的脸庞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新娘这么精通烹饪,婚后的生活一定是美满的。

婚宴上的赛珍珠,笑得就像个中国小媳妇一般。

多年之后,镇江人为了纪念赛珍珠,推出了一道“赛珍珠中国故乡风味宴”,菜单也是从这些赛珍珠喜爱的镇江美食上得到了启发:

故乡美食:“先凉后热”开胃菜、 “第一好菜”浮玉羹、酸酸甜甜醋溜虾、异邦热狗黑桥饼;

故乡风味:吉祥如意回卤干、端午红糖绿叶粽、大地风情鸭血汤、国宴名点蟹黄包;

故乡家珍:混江之龙蒸鱼回鱼、精工细作煮干丝、气吞山河狮子头、南山珍宝草鸡汤;

尾声:“绿色价值”千年蔬、赛式营养杂粮粥、常来常往锅盖面、群芳亭集水果盘

赛珍珠镇江故居,卧室墙上挂着她少女时期的照片

03

婚后,这对新婚小夫妻搬到安徽宿州,一住5年。赛珍珠婚后随夫改姓“Buck”,“Pearl Buck”是她婚后的英文名字。五年里,她常陪同丈夫布克下乡调查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布克中文没有赛珍珠好,有时在交谈中赛珍珠帮丈夫翻译。他们夫妇逐渐成了农夫农妇们的朋友,可以从农活到生活,世事身世家事无话不谈,农民们亲切的称她为“布师母”。

正是在镇江、宿州地区对当地农民生活的细微了解和记忆,为她日后声名遐迩的小说《大地》和《儿女》提供了原始素材。

两年后,27岁的赛珍珠在南京生下了第一个小孩,由于产后并发症,她远赴美国诊治,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1921年她母亲病故,安葬于镇江牛皮坡西方公墓,她劝说父亲迁居南京。

1921年底,赛珍珠随丈夫布克离开宿州来到南京,布克创办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等书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赛珍珠则受聘于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后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外文系教师。

任教期间,她与当时中国新文化时期诸多名人(包括林语堂、徐志摩、老舍、梅兰芳)都有来往,在他们的鼓励下,她尝试写作赚稿费补贴家用。1923年,赛珍珠在《大西洋》杂志上发表文章,讲述她在中国的生活。1924年,《论坛》杂志发表她的论文“中国之美”。她的第一本小说《一位中国女子之说》登在《亚洲》杂志上。

中国的青山绿水、珍馐佳肴和五千年文化的绚烂瑰丽,在她的笔下,化作一团浓浓的乡愁。

她将亲眼所见当时苦难的中国描绘出来。

在她笔下的中国农民王龙勤劳朴实,每天忙前忙后,烧水插秧,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努力着。

王龙虽然穷,却很有原则,有一次在知道饿得不行的孩子偷拿了地主家的肉以后,把孩子打了一顿,逼着孩子把肉还回去。

在她笔下的中国女人阿兰,原先是地主家的奴婢,身上有着中华女性全部的美德。她干活麻利,任劳任怨,对贫穷的丈夫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料着孩子们。虽处于底层,但贤妻良母的光辉令人动容。

图片来源于影片《大地》

中国美丽而贫瘠的乡村,饱受贫穷侵袭与日寇侵略的磨难,也在小说中呈现,美国读者就是通过她的小说,了解了那片遥远东方大地上发生的故事。

在1938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评委会就以“对中国人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述”一言,对她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瑞典国王为赛珍珠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1934年,42岁的赛珍珠带着患病的女儿,离开了她的中国故乡赴美。只是这一去,她竟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她的作品中,因为反映了中国人的穷、愚昧,乡村的落后……给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大失面子,过分选题工人农民的内容,又怀疑她有“无产”倾向。因此,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时,中华民国驻瑞典大使得到指令,拒绝出席;而当赛珍珠的作品被翻拍成影片、前往中国取景时,摄制组还遭到歹徒往胶片倾倒硫酸,数日心血毁于一旦。

后来民国政府索性以“辱华”为由,下令封杀赛珍珠的作品及其同名影片。

“赛妈妈”与国际收养机构“欢迎之家”被遗弃的美亚混血儿童。

正在写作中的赛珍珠。

赛珍珠在美国属于大V级的作家,拥有数百万读者粉丝

她笔头子特别勤,每天从上午8点,写到下午1点。每年向读者推出两册书。从1930年至1972年80岁生日时,赛珍珠总共出版了100部作品,其中包括85部小说。

1962年4月29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为西半球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晚宴。赛珍珠与肯尼迪总统交谈。

80高龄时,她还出版了一本东方烹饪书,录下她喜爱的许多亚洲美食,其中有不少带有浓郁的镇江口味。

上世纪70年代初,“乒乓外交”突破性地将中美关系带进了新阶段,接着便是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表示美国准备与北京对话,中美邦交正常化有望推进。

年迈的赛珍珠激动之余,给尼克松总统写了一封信,提出如果确定了访华的行程,她希望一同前往。她的来信引起了总统的重视,尼克松甚至亲自向中国大使馆转达了这份心愿。

她兴奋的对媒体说,“也许我很快就能吃上镇江黑桥的烧饼了”。

她最终等来了一封“拒信”:“亲爱的赛珍珠女士,来信收悉。考虑到长期以来您在著作里采取歪曲、攻击、谩骂中国及其人民的事实,我被授权告诉您,我们无法答应您访问中国的请求。”

这封来自新中国驻加拿大领事馆、署名“二秘H. L. 袁”的来信,一下子使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

次年,赛珍珠便郁郁而终。

中国驻加拿大领事馆拒绝发给赛珍珠访华签证信函的原件。

她在弥留之际穿着一件丝质的中国旗袍,还亲自书写了三个娟秀的纂文小字——“赛珍珠”。

仅刻三个篆体汉字的赛珍珠墓碑。

这三个汉字,也是她墓碑上仅存的文字。

它们无言地诉说着一位美国女性对中国诚挚的深情。

很多年后,布什总统访华,中国国家邮政局特发行一套中英文对照的《赛珍珠》邮资明信片,并在赛珍珠的中国故乡镇江市的邮政局举办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中美共同培养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文豪。虽然晚了点,但她当之无愧。

人们想起她曾经反复真挚的表白:

“除了金发碧眼,我就是一个中国镇江人”。

分享:

老镇江

镇江的味道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