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往事:苏东坡说,和尚不可怕,就怕和尚有文化!

苏东坡在遇到佛印之前,一直是纵横段子界无敌的状态,直到他和金山寺住持佛印成了好友,才发现,谈到段子,这位和尚才是老司机!

可能民间就比较喜欢记录名人的段子,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是宋元以来通俗文学的一个热门。从南宋开始,坊间就出了不少笔记、文集之类的书刊,把他们俩的故事当内涵段子分享。

看过《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五灯会元》、《东坡禅喜集》等里面这些段子,你就能感受到苏东坡太难了,真的就怕和尚有文化啊。

这些段子,大部分发生在镇江的金山寺。。。

镇江金山公园里的苏东坡和佛印长老像

01

佛印和尚,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稍长后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话说佛印和苏东坡都是性情中人,两个人一见面就互相调戏:

……后东坡宴而戏之曰:“向常与公谈及昔人诗云:‘时闻啄木鸟,疑是扣门僧。’又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未尝不叹息前辈以僧对鸟,不无薄僧之意,岂谓公今日公亲犯之。”佛印曰:“所以老僧今日得对学士。”东诚愈喜其辨捷。

——《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

苏东坡在一次聚会中,看到佛印,就调戏起来:“过去读“时闻啄木鸟,疑是扣门僧”,用“鸟”对仗“僧”,常常感叹前辈写诗过于轻薄,没想到今天让您给撞上了。”

苏大学士直接开车,张口就把和尚与鸟结合起来,这话接得不好就翻车了。没想到佛印却说:“所以我今天与学士您对上了。”

没让苏东坡占一点便宜,有文化的和尚真可怕。

02

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大牛屎也。”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随从人呵呵大笑。

—《东坡禅喜集·佛印问答第九》最后一节《马上谈》

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玩。佛印对苏东坡坡拍马屁:“你端坐在马背上啊,像一尊佛一样。”苏东坡却说:“你穿着一件玉袈裟,颜色就像在马上的一堆大牛屎。”佛印立即反击:“我出口成佛,你出口成屎。”随从人呵呵大笑。随从们能怎么办?只能呵呵啊。

03

师(佛印)一日与学徒入室次,适东坡居士到面前。师曰:“此间无坐榻,居士来此作甚么?”士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榻。”师曰:“山僧有一问,居士若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腰下玉带子。”士欣然曰:“便请。”师曰:“居士适来道,暂借山僧四大为坐榻。只如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居士向甚么处坐?”士不能答,遂留玉带。师却赠以云山衲衣。

——《五灯会元》

这一问难住了苏东坡,喜欢禅宗的人不妨跟着参一参。佛印知道苏东坡常着僧服,所以才以云山衲衣相赠。苏东坡作诗相答,今收在他的集子里。据说他送佛印的玉带还在金山寺里,为镇寺之宝,我曾经见过,但上面很破烂,感觉不是原版的玉带。

04

东坡一日携宅眷游西湖,因往灵隐,适见佛印临渊掬水,怡然忘机。坡诘之,答曰:“闻此中有花纹小蚌可爱,欲得数枚,置之盆池,间以供闲玩,尤恨未获。”东坡戏之曰:“佛印水边寻蚌吃。”佛印应声答云:“子瞻船上带家来。”“蚌”与“家”二字借意也。坡颇恨之,各分散而去。

——《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

解释一下,苏东坡说的是“佛印水边寻棒吃”,禅门有棒喝启悟之说;佛印说的是“子瞻船上戴枷来”,暗讽他乌台获罪遭谪之事,这便戳到了苏东坡的痛处,让他有点不开心。

05

东坡得杭州倅,一日过天竺,与佛印遇于九里松。握手纵步,坡见一峰峭拔稍可爱,因问何山。佛印曰:“此飞来峰也。”坡曰:“何不‘飞去’?”印曰:“一动不如一静。”坡曰:“若欲静来作么?”答曰:“既来之,则安之。

不得不说禅宗极擅长机锋,佛印很有辩才。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再说任何一动,坏的成分四之三种,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种,所以中国人的老话,一动不如一静。

佛印给苏东坡写过一封信。《宋人轶事汇编》载,东坡在惠州(今广东),佛印在江浙,以地远无人送信。有一个叫卓契的僧人慨然道∶“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因请书以行。

佛印在信中写道: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鸾驾鹤,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子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苦心相劝,精诚感人,这才是苏东坡将佛印当做好朋友的原因。

苏轼和和尚佛印用段子相互斗智的故事很多,有趣的是到最后,苏轼往往落于下风。不过苏轼从不恼羞成怒,本来段子就是用来笑一笑的,暂且忘却仕途的失意,人生的烦恼,这就够了。哪里用得着官场上的处心积虑和勾心斗角呢?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