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岐仰韩村七星庵
仰韩村七星庵
仰韩村七星庵位于仰韩村下畈田野中,具体位置为东经119°07′10″北纬29度53′38″。海拔133米。
七星庵,由印山和尚开荒初创,搭建茅庵,但未具规模,不足以供香火住僧侣。明崇祯十六年,了凡和尚募捐建造庵堂,崇祯十七年落成。之后由海量和尚主持。《民国仰韩童氏宗谱、卷十七》有《七星庵碑记》,详细记载了建庙始末,史料详实可信。
七星庵自明朝建成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经过数次修缮。有文字记载的修缮年份是清嘉庆五年,《民国仰韩童氏宗谱》载有《重建七星庵记》一文。
根据走访仰韩村民获知,仰韩村村下田畈中原有七个沙丘土墩,其中六个较小,面积不超过一亩,最南面的一个土墩最大,面积有数亩,七星庵就建在这个最大的土墩上。七星庵背依后溪,面临前溪,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三进两天井,前进为山门,供奉弥勒佛和四大金刚;中间为大殿,供奉如来佛祖;后进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庙门正对仰韩村。庙左侧为大路,临岐到瑶山的古道从此经过。路旁有一个关帝殿,面朝大溪,供奉关圣帝君。七星庵向南100米处是石家殿,殿门正对仰韩村,前为过路凉亭,后为菩萨殿,两进一天井。前殿供奉童氏始祖恢公、方仙翁等三个坛主;后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七星庵毁于解放后,其承载庵堂地基的土墩,连同其它六个小土墩,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仰韩村民改造成粮田。从此,七星庵遗址无存。
由于七星庵位于临岐通往瑶山的主干道上,距南面的鲁村二华里,离北面的仰韩村二华里,七星庵刚好位于两个村的中间,过往客旅一般都会再次停留歇息。因此,历代的庵堂主持僧,均向路人免费提供茶水,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茶庵”。
现存文物有《重建七星庵记》朱径石清代石碑一通,高150厘米,宽80厘米,楷书阴刻碑文,记载重建经过和捐款人名录。该石碑被古董收藏者收藏于安徽黟县。
附录1:
七星庵碑记
余读天文志,见北宿七,而天枢为之始。其摇光所次,则以验民物之康阜,徵时运之亨否。验云“署次摇光,势敌扶桑”,盖谓是也。余里左绕碧流,右缠飞阵,前临旷亩,后背霄峰,而其下有扶,焉而伏断,焉而联峩,然以矗突,然以端者七,状大类斗云,俗以七星呼之。乃其最下一端,尤为奇胜,宽旷数亩,尾蟠荒陬,首注大溪。逆眺有清净峰,日月屏,罗绾绣错,一巨观也。望气者谓为灵气所钟,当构禅院。故曩时,僧印山度阴阳而阻以势面,爰诛茅芟棘,遂以庵焉。然栋宇未具,四壁潇疏,不足以供香火而住阇黎。缁素辈号了凡者,嗜僻耽幽,乐为主持。明年,而维新庙貌,又明年而大兴工役,庄严佛殿,堂门庑牗,黝堊丹漆,黎然毕举。积力所致,获田若干亩,膳食赖以给。其绍往开来,周且远也。今功告成,虑基宇田产悉善信所捐,为经久勒石,以垂不朽,因索文于余。余思汉唐以来,詆佛者非一,佛事吾儒所不道。虽然,先儒言,有儒而浮屠者,貌儒而行浮屠也,有浮屠而儒者,貌浮屠而行儒也。了凡积行善事,深通文义,恂恂有儒品。是庵有济世利民者三,灵足以御水旱,锡纯祜时,则幽人逸士寄迹其间,且道路维均劳人憩息。嗟夫!维皇建极,辰居星拱,生民永赖,故璇玑齐乎七政,分野象乎九州。兹庵地临斗枢,位拱帝座,而能居阴赞阳,宣承德意,七星之义,良以是欤?考地舆志,睦肆禅院三百有九。若此庵者,庇国佑民,固自不朽,请斯以志以旌首事之绩,且产资勒石,示后之不可变易云。
明崇祯十七年冬月
廪生童启圣撰
主持僧海量立
附录2:
重建七星庵记
吾仰韩东里许,有庵名七星,由来旧矣。形家者言,吾里平原旷阔,南东其亩,夏秋水光潋滟,碧连天色,其中大小突兀,参差沉浮,如星者七处,疑无所收拾然,宜建庵于第一大堆处,作水口关键,则收拾乃尽,而斯土必昌。其始荒度之者,僧印山也;增式廓之者,了凡也;终主持润色之者,海量也;记其形胜与其事迹者,又前明廪生启圣先生也。是后,国朝康熙、雍正、乾隆间,补葺修造者三。噫!胡为如是其汲汲惓惓而不忘哉?抑余读启圣先生文,谨按先生所引天文志,北宿七而天枢为始之义,有会焉。夫天二十八宿为之经,五星二曜为之纬,箕、南斗、北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魁居斗一为天枢,枢所以旋斗杓,而经纬周天者也。天道下济,地道上应,故天自北极以距南轴,地自阳谷以入太濛,莫非枢之运而不息,七星之所以取象于庵。庵为枢、为魁、为斗、为璇玑,而吾里之族属,数千年烟火,数百年星居罗布,为经,为纬,为杓,为玉衡,有影必随,有响必应,动而多连,与庵煞有关系,以古准今,无不验者。吾童姓自晋历唐及宋,固所称江南望族也。一经腊寇抄逼,几为灰烬,若晨星之希微者六七世矣。安知非此庵之废失其枢耶?迨嘉靖后渐次修举,而吾里日益昌炽,今庵又圯颓,而祸灾立见,此尤其明验者也。盖七星之命名也大,其取义也深,有仰韩不可一日无庵,天无枢而天柱折,地无枢而地维阙,仰韩无枢而仰韩族败,此自然之理也。呜呼!若欲重新功德,除非大作规模。虽然脚藏北斗,未能口吸西江,不靠诸善信士挥金指廪,固难摩挲庑下丰碑,问讯菩提,有等口念弥陀,心怀盗跖者,又不足以任事。兹子达、必名等率先捐义,诸同人又洗心涤虑,戮力同谋,即故绛作新田,填砌其基趾,尊严其佛殿,敞作三门堂,高五尺,周广三十六步。殿之左,地藏庙、谈经所、僧房楼舍毕具,旁列香积厨,沿溪则古关帝庙在焉。又将横列五间小庇与香积厨接,以供诸神。盖实经始于嘉庆之元年,三年而启造,今年又攻木攻石,勤乃朴斫,虽未底积,然已有其具矣。莲无状,何敢言文,辱随诸君子后,不过告其成事。即启圣先生所谓天枢者而畅明之,知此庵实仰韩一大关键,枢机所发,响应神速,毋徒作形家言,后不可不世世整饬也。用为之记。
清嘉庆五年五月
董事首:永周 茂瑾 士擢 士模
士华 兆昇 兆玉 可教
可光 邦宁 青莲 国智
时进
青莲 撰
重建七星庵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