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中的特定穴……原穴、络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可分为十类,即主要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在背腰和胸腹部的背腧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原穴、络穴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的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腧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的原穴位于五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原穴共12个,即五脏输穴和膏、肓的原穴。具体指双侧的太渊穴2个(肺脏之原穴)、大陵穴2个(心脏之原穴→实指心包之原穴)、太冲穴2个(肝脏之原穴)、太白穴2个(脾脏之原穴)、太溪穴2个(肾脏之原穴)、鸠尾穴1个(膏之原穴)和脖胦穴(即气海穴)1个(肓之原穴)。
络穴是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之处的穴位。十五络脉各有一穴,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十五络穴: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手少阴心经络穴通里;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手太阳小肠经络穴支正;手阳明大肠经络穴偏历;手少阳三焦络穴外关;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足少阳胆经络穴光明;足阳明胃经络穴丰隆;足太阴脾络穴公孙,足少阴肾经络穴大钟;足厥阴肝经络穴蠡沟;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脾大络穴大包。十二经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鸠尾、长强、大包三穴,均为十二经脉与任,督脉,脾之大络相别区部位之穴,所以“一络通二经”。
原穴、络穴所主治的病候多是所属经脉的病候及该络脉本身循行所过之处的病,临床常用的“原络配穴”,即取络穴能通本经及相互为表里之另一经的作用。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的顺序,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又有“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之说,络穴常在治疗各脏腑慢性疾病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