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

14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条阐述了病在阴证和阳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和治疗方式。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数”,说明这个病人的津液在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在大量的耗散。我们说过在《伤寒》里区分阴证和阳证就是津液的多少。这个病人“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恶寒”是脉微怕冷;“脚挛急”是筋失养了。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液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发汗攻表,因为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候,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是误治了。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阴证了。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个像是热证,为什么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行和生成,于是产生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就是津虚而有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干”。还会“烦躁”,我们称之为虚烦。虚烦也可理解为大脑通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受纳了。这时候要“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阳就是津液。我们以前说过,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也有恶寒表证,为什么只用温里的药呢?这又牵系到另一个法则:三阳病是先表后里,三阴病是先里后表的。这里表证并不严重,所以治里就可以了,里阳温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后世医家碰到这种“咽中干、烦躁”的虚火虚烦的反应,处理方法一般都是滋阴清热去烦,用药通常是生地麦冬栀子芩连辈。这是不推求人体原理不辨阴阳的结果。如果是阴证的虚火,仲景的处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来增加胃的生化能力,因为津液是不能用滋阴药直接补的,而是要靠脾胃运化来吸收生成,这个原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谓甘温除热说的就是这个。有个前提,要在阴证或胃弱的情况下才可用此法。实热证当然要下热以存津。脉细数或虚大的阴虚阳亢证则要用滋阴之法,也就是用麦冬生地了。这种阳气不虚反亢的阴虚证,实质是脾胃不缺生化能力,甚至还有热,所以可以滋阴以制阳。

甘草干姜汤甘草 四两(炙)干姜 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温热了,这时脚却还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过,《伤寒》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的运化来生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即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阴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芍药甘草汤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寒》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然生成机能。甘草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车轴,汽车的发动机,后世之所以滥用滋阴寒凉药就是忽略了中轴脾胃的作用。

在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这种情况是阳明证。阳明证一般是里热证,也就是是肠胃中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前提还是津液虚了,人体要亢奋起来,一来是促进津液生成,二来是要靠这种亢奋将津液送到大脑和五脏,以保证重要部位的供应。这时候肠胃中若有积滞,这些积滞也要消耗津液来传化,里外都争夺津液,于是津液不够分配了。谵语反应说明大脑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肠胃的热结反应说明肠胃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这就是阳明里热证了。

阳明里热证之所以还在阳证范畴,没有因为津液虚转为阴证,本质上不是津液不够的问题,而是津液分配不来的问题。这也是阳明里热证和阴证的区别,也是阳明里热证的发病机理。这就意味着只要将肠胃的积滞下了,津液就够分配了,人体也就协调过来了,病也就好了。

(0)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三讲(27.28.29)

    第三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27.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里多了一个 ...

  • 《伤寒论》030条:全面取证,才能提高治愈率

    0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方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 ...

  •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第十二方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一剂处方,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芍药甘 ...

  • 伤寒论演义:09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7-30 话说小虎子跟着仲景先生学习伤寒,学习中医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孩子是聪明颖慧,一点就透,一学就会,深得仲景欢喜,仲景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咱们前面讲 ...

  • 《伤寒论》029条: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

    0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 ...

  • 评书版《伤寒论》腿疼、腿抽筋?就用芍药甘草汤,促进血液微循环

    评书版《伤寒论》腿疼、腿抽筋?就用芍药甘草汤,促进血液微循环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芍药甘草汤

    伤寒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此方当: 阴血不足筋挛急.咽干心烦服之康. 组成:芍药.炙甘草. 功效:酸甘化阴,解痉止挛. 主治:阴血不足筋急症.症见咽中干,心烦,脚挛急,舌红少津,脉细略数. 临床运用:本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温中寒,健脾化饮祛痰涎: 肺胃虚寒手足冷,中虚吐血一并蠲. 组成:炙甘草.干姜. 功效:振奋中阳,温肺益气. 主治:肺胃虚寒证.症见恶寒,自汗,肢冷,小便数,胃脘冷痛,吐涎沫,咳嗽喘息,痰色稀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

    太阳七十三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烦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 ...

  • 【我对芍药甘草汤的理解】伤寒论的经方,只...

    [我对芍药甘草汤的理解] 伤寒论的经方,只要活用,任何一方都会有不同的收货.在用方的基础上,一定是对基础理论有着扎实的功底. <辅行诀>有云,肝徳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 ...